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及前瞻

时间:2022-09-15 01:32:41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及前瞻

[摘要] 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是目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方向之一,此研究对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大学、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梳理相关文献,对其创新精神内涵及国内外创新精神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大学生创业精神研究仍较缺乏,以及存在相关概念的混淆的问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影响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而提出培养策略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 创新精神;创新理论;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56?02

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近些年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优秀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创新精神的研究,其意义无比重大。

一、研究现状

(一)创新、创造及其关系

研究创新精神之前,首先要对“创新”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在《现代汉语辞典》上,对创造的解释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而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就是说创造和创新都有‘新颖性’的特点[1]。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中,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方法的新组合”,强调更多的是商业利益或市场经济价值[2]。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德鲁克把创新引入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可见,创新和创造又有不同之处,创新强调结果的“新颖性”和“价值效应”,创造外延比创新要大,所有具有新颖性的活动都可称为创造。总之,两者的关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事物间的新关系,并按照事物间的新关系通过思维中的不断反思与操作去形成精神或物质的新作品或新产品[3]。

(二)国外创新精神研究现状

在国外,从古希腊数学家帕普斯(Pappus)的《解题术》、到后来学者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创造的进化》、奥斯本(A.F.Osborn)的《创造性想象》、吉尔福德(J. P. Guilford)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著作中都对创造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及解读,由于当时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到局限性,对于创新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哲学思辨状态。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在文章中提到要企业家要“创造性的破坏”来“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这一理论的提出构成了创新研究的基础。国外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在教育理念方面,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提出:“教育既有培养创新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力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创新扩展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领域。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也提到了:“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更重要”。在培养目标方面,世界各地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到重要位置,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开设了一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欧洲

成立了高等学校研究生院,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创造学的深造。

(三)国内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学者虽未有创新这一名词的专属解释,但是其创新的基本内涵却应用得很广泛。《周易》中讲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革’,去故也。《礼记》也说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庄子所倡导的“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也是指要提升创新精神。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就在《创造宣言》中提出教育目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评价依准。遗憾的是,在相当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广泛传播,直到改革开放后,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科技技术创新,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这才使得创新这一教育领域内。

当代国内学者将创新精神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创新精神指与创新相关的一切认知、情感、态度与意志等心理或意识范围都属于创新精神,狭义的创新精神指与创新活动有关的非智力性心理品质[4]。对于创新的研究角度主要有一下几点:一是意识说。认为创新精神等同于创新意识,如主体意识、求新意识、价值意识等[5]。二是要素说。将创新精神分为几个要素构成。如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质等[6];又或者将创新精神包括批判精神、开拓精神、科学精神、冒险精神等[7]。创新精神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意志以及自主创新人格[8]。三是特征说。敢为天下先的特征都可以称之为创新精神[9]。

国内学者对于创新精神的论述还是比较纷杂,未形成统一认识,这也是本课题需要研究以及突破的重要方面。

二、研究前瞻

从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国外研究侧重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及做法如何切实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如何将国外大学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其培养先进经验“移植”到国内高校大学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传统道德层面要求塑造的是保守、顺从不开放的人,同时偏重于人的精神生活,传统道德观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带来很大难度;国内研究者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不多,相关概念也有混淆,如将创新精神等同于创新意识或是创新能力等概念。

正是因为目前对创新精神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及空间性:一是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分析和归纳,为后续提出策略提供依据。这些研究内容都是以往学者不曾涉猎的,也是值得为之付出努力探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其形成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大学生自身层面和教师层面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有巨大影响。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上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10]。二是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基本策略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同时分析创新精神和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的培育关系到人的心理因素的参与,既包括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又包括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等。鉴于每个人的个体心理状况都不尽相同,在进行研究中也要考虑以上等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创造学、行为学等多学科,更需要研究者多学科背景多因素进行研究。只有把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新精神培养的策略,完善创新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庄寿强.普通创造学[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45-46.

[2] 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 王洪礼.促进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大脑智能开发与策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21(2):97-105.

[4] 石国兴.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4(3):72-75.

[5] 吴昊等.关于复兴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思考[J].华南师大学报,2000(3):115-119.

[6] 倪培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课题:创新精神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60-64.

[7] 颜晓峰.论创新精神[J].山西师大学报,2001,28(4):17-22.

[8] 郑永廷.论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及其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4):1-6.

[9] 陈德桑.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6):14-17.

[10] 陈敏,黄斌,肖美英.创新思维导向下会计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3):139.

[收稿日期] 2013-11-26;[修回日期] 2014-01-10

[作者简介] 高亚文(1985-),女,河南商丘人,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上一篇:试论高职高专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下一篇: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