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5 06:25:39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新课改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如何培养高素质并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成了竞争的重要方向。近几年学校如火如荼地实施素质教育,并把创新教育摆在了核心地位。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重要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丰富学生知识,为培养创造力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不可能脱离各学科教学而单一、独立地完成,没有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学生创造力和发展也无从谈起。中小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材料和工具。正如人们常说:盖大楼没有砖瓦沙石不行,学生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已具有的经验作为创造思维的材料,就建不起创造力这座“高楼大厦”。学生作文难,是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事,究其根源,还是学生的观察积累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中学生是一个初学者。如果能指导学生多做知识积累,就有了一把打开难题的钥匙。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已设计了一套系列方法,化解了这个难题。我在每学期开学就要求每位同学建立一本“采蜜本”,组织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每天记下一个好词,一个优美的句子,每天进行成语背诵,好词佳句的训练等;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一定要认识到知识技能是创造力的基础。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开发创新潜能

夸美纽斯把注入式教学比喻为“才智的屠场”是很有道理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开放式教学”等教育新观念。怎样营造民主、温馨、求知气氛浓厚的教学环境可说是当务之急。

1.让学生自由地想象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让学生自由地想象,无疑是创新的基础。如读了《地球》后,我引导学生结合科学幻想故事或电影、电视中有关宇宙、星球的知识,想象自己遨游太空时看到的奇妙情景,如灿烂的星空,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激发学生热爱宇宙、保护地球的欲望,一颗向往探索宇宙奥秘的火热之心,也许从此就会跳动不息。

2.让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陶行知先生是提倡创造教育的,他主张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言论自由。比如我在教完《将相和》后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机智勇敢的蔺相如,也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勇于认错的廉颇,但有一位学生发言却与众不同,他喜欢赵王大胆任用人才。观点鲜明,记述清楚,有理有据,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另外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你很会思考,这是可贵的品质。”学生有新奇的见解,作为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并帮助说明新奇在何处,以“抛砖引玉”,引出更多新奇的见解,这其实就是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3.让学生大胆尝试

喜欢摆弄新奇的东西,是孩子的天性。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让他们有动手的机会。”在学习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制教具,根据文意绘图,对现行模型进行改造等,从小培养他们富有开拓进取,不懈探索真知的坚定意念。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学习的核心

1.教会学生质疑

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系统训练,积极引导,激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发挥创新的潜能。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始针对预习情况质疑问难;课中,鼓励学生对重点深思质疑;课尾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作反思,问得失。其次,要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恰当的评析,引导学生将疑设在点子上,设到要害处。最后要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解疑。设疑并非目的,解疑才是最终结果。学生在学习中所提的疑问,如果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解决的就自行解决,能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的就商讨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并教给方法。如,遇到意思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抓重点词或联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要给自然段分层,必须先给句子标上序号,再想想每句讲了什么,然后考虑每句话是怎么联系起来的,最后分层记号等。学生掌握了方法,各种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2.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让学生解答,逐渐拓展他们的思维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前面提到的让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就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3.丰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阅读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素材,我们可以针对教材的不同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敢于创造新的教学思维,大胆创设新教法,尝试新内容,才能让学生以新的角度去观察现象,以新的观念去理解事物,以新的方式去解释规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从小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多给他们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小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从小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跨世纪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初级中学)

上一篇:高考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下一篇:小议中专计算机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