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中的兴趣教学

时间:2022-10-18 12:23:33

浅谈地理课中的兴趣教学

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的表现,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教师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炬。近几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始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结我的经验,有以下的几点心得。

一、加强德育教学,提高心理素质

德育素有“五育之首”之称,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它却丧失了应有的地位,以致出现了学生缺乏崇高理想,吃苦精神下降,互助精神欠缺,厌学情绪增长等问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激发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具有“报国之志”,才能有“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是学生继续上进的巨大动力,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证。

二、运用直观地理教具,提高学习实效

地理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可分为两大类:有声直观教具和无声直观教具。教学实践说明,充分利用这些教具,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大面积提高质量。对教师来说,直观教具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如果只靠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则会给学生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有声语言没有具体事物的体积、大小、色彩和运动等特性,而直观教具的运用则能弥补有声语言的这些缺陷,从而利用教学内容的表述,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使知识更富趣味性。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的活动受到较大限制,潜能没能充分发挥。要摆脱这种束缚,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体现“理论知识生活化,感性认识理论化”的原则。教学目标上不但要解决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书本知识问题,而且要注意向“怎么做”和“怎样获取知识”方面倾斜。以理论知识生活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月星辰每天都绕地球东升西落”,“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等。以平常的感性认识理性化来促使学生将感知欲望转化为有目标的欲望。

四、讲究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教学不仅应讲究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而且也需要讲究语言的表达艺术。可以说,教学语言的优劣,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讲究语言的表达艺术。

1.生动形象

教学要把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恰当的比喻,加以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有较全面的认识。

2.具有感染力

充满感彩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情绪饱满,富有感情,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能讲解得引人入胜。

3.具有幽默感

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师适当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对缩短师生情感距离,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增强亲切感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第二初级中学)

上一篇: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几点拙见 下一篇:情境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