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15 05:48:42

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摘 要]本文采用数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规模经济 管理创新 性价比

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洪涝、风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类的生命不断受到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家园,各国政府纷纷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上日程,我国也不例外。在刚闭幕不久的“十七大”上,我国明确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近期,随着全球石油等能价格的不断飙升,节能减排已变得刻不容缓。而汽车是石油的主要消耗者,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我国的汽车产业该如何应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吴秋(2007)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空心化现象,吴晟、龚国平、吴茜(2006)就我国民营企业的困境进行了研究,杜蕾(2006)深入研究了中国的轿车工业,郝义国(2005)指出了我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等等。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市场,采用大量的数据并通过比较来研究我国当前汽车产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汽车的未来趋势――环保节能型汽车,最后为我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

自1956年7月13日,我国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汽车以来,我国的汽车业发展史就正式拉开了序幕。经过了几十年特别是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由过去机械工业中的一个小行业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行业之一,汽车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而且汽车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据估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影响力系数为1.16,对制造业的波及效果直接消耗系数为4.58,间接消耗系数为9.92,汽车产业每创造一个但为了增加值,可为GDP带来4.5倍的增加值,汽车产量每增加1万辆,GDP增加277.38亿元。因此,汽车产业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技术进步和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志。它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产业仍保持着迅猛增长的势头。2004年,制造业分行业比较,按产值排名,汽车制造业位居

第三,按增加值排名位居第四,按产品销售总和利润排名居第三。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70.77万辆和575.82万辆仅次于美日德,已列世界第四位。2005年我国汽车制造业产值接近1200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2%,汽车制造业增加值2500亿元,占GDP比重的1.8%,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了730万辆,其中出口的汽车超过了34万辆,中国因此成为了继日本、韩国和泰国之后的亚洲第四大汽车出口国。2005年汽车产业对制造业的波及系数为3.4,对GDP的波及系数为9.4。预计今后10年,每年GDP的增量有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由汽车产业提供,因此,汽车产业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在我国目前的汽车市场中,合资企业的产品占据大部分份额,拥有强大的实力,而本国企业的自主品牌产品却很少。虽然按照国家的政策,合资企业中中方股权比例不少于50%,但实际上真正掌握企业话语权,掌握产品开发技术的关键环节的是外方股东,即跨国公司。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创新意识薄弱。行业研发费用不到收入的3%,多数企业不到1%,我国的汽车产业基本处于“核心技术空白”的局面,以“市场换技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出于技术控制还是为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获得最大利益的目的,跨国公司采用了拖延向中国市场投放换代车型的策略,中国汽车产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有资料表明,我国的汽车工业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0%,而品牌的对外依存度更高,因此,我国被称为“依附型汽车生产国”。

2.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

汽车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明显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当的规模和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改进技术、提高质量、进行创新,并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如果以年产20万辆作为轿车厂的最低经济规模,2003年中资企业无一家达到。而从品种来看,中资企业的产品和竞争优势主要在低中端产品,比如奇瑞QQ、奇瑞风云、吉利豪情等。二在生产技术要求高、附加值和利润高的高档甚至中档轿车领域,尚未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3.模仿成风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竞相模仿国际著名汽车公司的一些车型。其中几家主要的汽车企业已经进入了模仿怪圈。一味地抄袭模仿,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则很难形成自己的风格,仅仅是别人的“翻版”而已。由于严重抄袭模仿,一些国外著名汽车企业相继将我国的模仿大户告上了法庭,这不仅在我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且更影响了我国汽车在国际上的声誉。

4.国民对自主品牌的认同度偏低

目前,人们对外国品牌比较认同,竞相购买美系、欧系、日系车。而我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在国内和国际的认同度都偏低,因而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偏低、出口价格偏低。如与韩国相比,2006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额32亿美元,按34万辆计算,每辆汽车平均价格为9400美元。而韩国2006年共出口270万辆,出口总额330亿美元,每辆汽车平均价格为12000美元。因此,无论是出口数量还是出口质量,我国汽车与韩国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更无法与欧系、美系、日系车相比。

三、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的绿色制造正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和资源的逐渐减少,寻找高效率和低能源、低排放新的动力源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1.国外电动车研究与发展的状况

日本汽车公司燃料电池的研发技术先进,混合动力汽车日趋成熟;欧洲很崇尚纯电池驱动电动汽车,各大汽车厂商争先恐后地推出了本公司研制的混合动力汽车;美国寄希望予燃料电池汽车,同时也加大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研究力度,早在1964年,通用汽车公司就进行了第一个燃料电池试验,并于1968年生产出第一辆可使用的燃料电池汽车。美国能源部与3大汽车公司相继签订了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合同,其中通用汽车公司投入1.48亿元,克莱斯勒投入8480万美元,进行为期5年的研制开发工作。2002年1月,美国政府支持的《自由合作汽车研究计划》(FREE-DOMCAR)出台,该计划目标是开发具有商业前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氢气供应基础设施,以极大地改善环境,目标是加快汽车燃料电池商品化。

2.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状况

我国在“八五”、“九五”期间开始的电动汽车开发研究工作,经过近20年开发,我国汽车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专门设立863计划,拨款8.8亿元发展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同时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配套投入大量资金,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及电机、电池和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上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国家在产业政策上有明确的政策导向。2004年6月1日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别指出: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国家在科技研究、技术改造、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

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依据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不断发展壮大,但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国在2004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已经提出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要优化与升级,要选择一种注重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持续发展的清洁生产之路。尤其是近几年,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汽车产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2.提升汽车产业的研发能力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国外制造技术,仿制国外同类产品的层次,而应当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这就要求加大汽车产业的科技投入。目前,我国国内各企业的科研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1%~2%,而国际知名企业大多为3%~10%或者更多。因此,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要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尽快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3.发展自主品牌,走出模仿困境

模仿本没有错,全世界的汽车工业也是在模仿中走过来的。从汽车工业的发展史来看,每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也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美国模仿欧洲,日本模仿欧美,韩国模仿日本。但每个汽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先进的研发技术,而非华丽的外表。外形的借鉴也许不失为一条“捷径”,但是汽车产业的精髓更在于无法“借鉴”的“内核”。经过几十年的合资,加上技术基础和政策支持,中国的企业已经有条件也有能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品牌汽车了。只有建立自主品牌,掌握自主发展的控制权,我国的汽车产业才能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生存和发展下去。

4.实现国内汽车产业的重组与兼并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汽车产业重组体现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结构优化和结构升级的过程与趋势。我国的汽车产业应借鉴西方的经验,尽快实施重组与兼并。同时,石油短缺、钢材等原材料涨价与产成品降价,使大批中小企业亏损,这进一步加剧了产业整合的进程,促进了产业集约化发展。汽车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有效的重组与兼并有利于优化汽车产业的结构布局,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5.重视管理创新

提升汽车产业的竞争能力,仅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创新,即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汽车产业诞生于欧洲,20世纪上半叶,美国超过了欧洲,成为实际汽车产业的霸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的福特公司发明了以流水线生产为代表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后来日本又取代了美国的地位,其原因也是由于日本汽车企业开发了精益的生产方式。纵观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管理创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真正崛起,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管理创新,需要形成一套可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的管理模式。

6.提高汽车的性价比,鼓励百姓购买国产车

在当今的韩国,大街上基本都是韩国自己的国产车:现代、起亚、双龙等,极少数的富人开德国、英国、美国的进口车,多数韩国人喜欢买国产车。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小,国内几个汽车企业生产的汽车已经完全满足国内狭小市场的需求;二是韩国车物美价廉,符合韩国大众的要求。与韩国相比,我国的国产车的产量是相当大的,包括奇瑞、红旗、夏利、吉利等。只要我国的汽车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售后服务水平,适当降低成本,提高自主品牌的性价比,同时积极鼓励百姓购买国产车,支持我国的汽车产业,那么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就会得到逐步提升。

五、结束语

虽然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的汽车产业竞争优势不强,但是,只要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积极主动地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一一克服,我国的汽车产业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郝涛:由博弈论的思想看中国的汽车市场[ J].商场现代化,2007,08

[2] 吴秋:我国汽车产业空心化现象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7,04.

[3] 郝义国:论中国汽车产业色制造系统能力提升的方向与路径[J],特区经济,2005,08.

[4] 徐景波 余红梅:面对全球化的中国汽车业[ J].经济论坛,2002,12.

[5] 吴晟 龚国平 吴茜:我国民营汽车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J ].特区经济,2006,08.

[6] 陈建国 张宇贤: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2

[7] 王珊:中国汽车工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04.

[8] 王保林: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政策体系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7,11.

[9] 杜蕾: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研究[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05

[10]刘平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上一篇:肇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 下一篇:实施企业文化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