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外贸函电》教材改革方向

时间:2022-09-14 06:57:06

工学结合背景下《外贸函电》教材改革方向

[摘 要]工学结合是《外贸函电》培养技能型外贸人才必须实施的教学模式。教材的跟进是教学改革的先导与载体。为配合并促进工学结合,函电教材改革必须坚持“实践性”这一基本方向,对教材编写主体、教材结构、内容、语言等角度深入探讨和提出函电教材改革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工学结合 《外贸函电》教材 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33-02

一、前言

工学结合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并充分利用有利于教学的社会岗位资源,将学习与岗位训练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更深刻地领悟理论,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1]工学结合因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大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所极力推行的教学模式。

《外贸函电》以培养学生外贸信函写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涵盖外贸知识、外贸流程操作、外贸信函写作技巧等三大知识模块。课程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在《外贸函电》课程中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学生能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并运用外贸知识及函电写作技巧,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外贸函电》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然而,当前各类《外贸函电》教材却与实际教学需要严重相悖。当前市面上的教材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材内容陈旧,从理论知识到信函例文,再到单据,都是一二十年前的资料;第二,教材缺乏实践性,教材偏向理论及语言教学,忽视了操作模块;第三,教材语言难度大,句子结构复杂,学生不容易掌握,也不符合外贸岗位的实际需要。

教材的跟进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先导,是开展教学的物质载体。要实现《外贸函电》教学的工学结合,必须加快函电教材改革的步伐,编写出符合教学需要,适合职业特点的,具有科学性及先进性的教材。

二、改革的方向

教材的改革方向必须与工学结合教学思路保持一致,配合并促进教学,必须能折射出一线行业的发展情况并符合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及当前《外贸函电》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外贸函电》教材最大的不足是与实践脱钩,教材的改革应坚定不移地沿着“实践性”方向大刀阔斧地开展下去。下文从教材编写主体、教材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具体分析改革的方案。

(一)校企共同开发教材[2]

函电教材的改革,除了要求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岗位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之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是教材突破课堂局限,实现与外贸工作实践无缝对接的最佳出路。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即是一线外贸工作人员参加教材的编写。笔者自身编写的《外贸英语函电》,得益于深圳新莱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协助,才能确保教材与时俱进。因而笔者对校企合作编写教材的好处也深有体会。首先,企业能为教材的编写提供公司真实案例及行业资料,如信函、单据等,使教材内容反映最前沿的工作实际情况。其次,企业能为教材提供与公司业务员工作内容完全一致的实训题材。如建立业务关系的实训方案,可以是学生以合作公司的名义,在阿里巴巴上产品信息,并通过GOOGLE、YAHOO等国际搜索引擎寻找相关产品的国际买家,然后给买家写开发信。因为企业支持教材,学生能在真实的公司名义下开展实训,更能感受实际岗位的情况,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同时,在真实环境中实训会不断遇到问题。例如学生在试探着以新莱尔公司名义给客户写开发信的时候会发现,首封开发信如带有链接或大的拒件,往往会因有携带病毒之嫌被对方邮箱屏蔽或自动绝收。在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变得更加机智,而不是一味遵照陈旧教材里所陈述的理论来操作。

(二)淡化理论,突出实践

教材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教材结构上“适度淡化理论教学,”[3]偏重模拟实践。一方面,教材的编写应严格控制理论知识讲解在教材中的比例,“突出核心概念”[3]及实用理论,削除过时的知识或浅显易懂的陈述。例如,诸多教材都会用整段话介绍建立业务关系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些道理对大学生来说是无师自通的,而实践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客户。所以,一本符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材,应是直奔主题,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客户。另一方面,模拟实训应在教材中占一定比例。教材的编写应遵从课程“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包含足够的实训素材。目前很多函电教材的实训目标不明确,虽然挂着实训的名义,但是内容却是翻译、写作等题目。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外贸语言能力,但却不能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函电教材实训的内容,应设置仿真情景,学生针对情景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例如设置一个交易会现场情景,要求学生以业务员身份面对“客户”促销产品;再例如,设置一个谈判背景,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利用电子邮件进行报盘、还盘、再还盘。只有在互动的实践中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商品进出易的情形,达到提高外贸职业能力的实训目的。

(三)内容新颖,重视口语

内容新颖要求摆脱陈旧的理论及素材。随着世界贸易的飞跃性发展,国际上使用的贸易规章或辅助工具在逐年改善。例如,UCP600已从2007年开始推行使用。UCP600取消了可撤销信用证,但目前很多教材依然把信用证分为可撤销及不可撤销两种类型,并且所提供的信用证诸多是按UCP500编写的。再如,国际网购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消费潮流,国际支付除了传统的T/T、托收、信用证等之外,Paypal、支付宝也成为各大国际零售网,如Ebay、敦煌、Aliexpress等支付工具。因而,函电教材支付方式一章的内容也应做相应调整。另外,内容的新颖还特别体现在例文以及相关单据的选取上。只有符合当前行业发展情况的教学素材才能确保教学满足实践需求。

国际商务交流主要使用电子邮件,因而信函写作一直是函电教材的核心内容。但是,现代信息沟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MSN、QQ、国际长途电话也是国际谈判经常采用的快捷方式。同时,接待外宾来访或与客户面对面谈判是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内容。因而,外贸口头表达能力是称职的外贸业务员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作为教授商务沟通能力的函电课程,必须涵盖口语内容。口语教学可从两方面落实。第一,教材中例文用“组信”[4]的方式编写。即下一篇例文是对上一篇例文的答复,同一单元中的例文是一组完整连续的交流信函。组信的好处在于能让学生了解谈判的过程及技巧,对外贸流程有更好的理解。另外,组信也是业务员之间的对话,更方便学生学习口语。第二,每一章实训部分包含口语训练内容。可以就单元内容设置情景对话,要求学生分组面对面、用电话,甚至利用MSN进行谈判。例如要求学生A打电话给学生B进行催促拖欠已久的货款;或者学生A代表买家,学生B代表卖家,学生C代表船方,三方就货物短缺问题面对面谈判,协商责任分摊问题。口语素材的添加,使得函电教材内容更加完善,更加贴近实际岗位需要。

(四)语言简单

语言简单不仅指教材语言通俗易懂,使学生容易掌握运用,也指对学生的语言要求适当降低。商务英语突出功能性,只要正确完整地传达商务信息就达到目的,对文采、文风等要求低。在对外贸易中使用的英语也非常简单,有时甚至是关键词到位了就足够传达意思,实现了交流的目的。因而,笔者认为,只要确保表达正确,商务英语不必太多拘泥于句子形式、语气等,能够使用简单的表达则尽量避免长句、结构复杂的句子。词汇的使用亦是如此,生僻词、套话如take the liberty of doing等只会增加理解难度,无助于沟通。语言简单遵循函电教材“实用”、“够用”的原则,也是教材实践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总结

工学结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工学结合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信函交流能力,而且需要了解外贸流程,掌握各个环节操作技能。因而函电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材的改革也应坚持“实践性”这一基本方向,编写方面联合企业开发教材,结构上淡化理论,突出实践,内容不断更新并重视口语,适当降低语言难度。教材只有与岗位实际操作无缝对接,才能更有效地配合教师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培养符合外贸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夏咏.基于工学结合的《外贸函电》实训教学初探[J].华章,2010(24).

[2] 孙攀.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初探[J].黑河学刊,2012(7):98-99.

[3] 矫萍.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探索,2009(11):30-31.

[4] 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材建设刍议.http:///blog/static/140208497201021852354515/,2010-03-18.

上一篇:浅析课堂与实践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 下一篇:基于多维立体化教学思路的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