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学思想 提升干部学习力

时间:2022-09-14 06:52:07

弘扬国学思想 提升干部学习力

摘 要:国学经典是何等的灿若繁星,它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文明的思想精华。当今世界兴起“中国国学热”,除了政治、经济、军事持续强大之外,我们的心灵也需要成长。弘扬国学经典,提高干部的学习力,让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社会和谐。

关键词:国学;治学;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28-02

中华文化之内涵,则包罗于国学,所谓四部之书,其所讲求者固可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综其内容,则不外道与术、文与艺,而近世之科技,亦系其中之一,诚可谓之海纳渊藏矣。夫涵容广博者,则探测为难;积累深厚者,则负荷匪易。故孟子曰:“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然为学之道,固不在难易之深浅,而在贵有方法,繁者宜使之简,虚者宜导之实,散漫者使成系统,陈旧者更予更新。西人治学,有所谓方法论,而国学治学方法,则鲜有重视。

一、学习促人进步产生力量

《论语·阳货》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就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就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就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就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就是胆大妄为。对于我们的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仁”、“知”、“信”、“直”、“勇”、“刚”应是一种最基本的品质,如果不学习,确实会“愚”、“荡”、“贼”、“绞”、“乱”、“狂”。

二、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或者信息这种一般意义上,还应该包括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人类知识的开启,文化的累积,都是前人治学有成的结果。吾人承继以往的文化和学术遗产,注意现代的需要,展望将来的发展,使文化与知识薪火相传,前人的慧命不致中绝,更以不断的治学活动,使其进而发扬光大,实系后人应尽的责任。虽然学习是治学的开始,从师取友,家法师法,读书阅历,是不可缺的历程,但皆是依傍他人,不能卓尔树立,所谓“从人得者,俱非家珍”。因为治学的宝贵之处是在于创新。“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史通·自序》)充分说明了治学根基建立在师友教导讨论和读书阅历上,最为宝贵的是能够独立思考领悟出与众不同的心得。元好问诗云:“鸳鸯绣罢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意思是所能与人分享的只限于治学的成果,治学的深层内涵是无以言表的,这才是治学之方法。治学是非常讲究方法的,所以孔子云:“下学而上达。”钱穆认为“下学”指的是“术”,《中庸》云:“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钱氏又云:“行远、登高是目标,属于‘道’,自迩、自卑则是方法,属于‘术’。”钱氏对于“术”与“道”的理解,充分地展示出古人的想法。(见钱穆著《中国学术通论》)治学最讲究的是方法,因此,由“术”以达“道”,非有“术”不可。但是,找出好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原因在于: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条件和情况也千变万化,前提很难确定;而且每个人有各自的特点,事情的发展是有多样性的,都做一个定论,都靠单一方法是很难的;方法常常来自于经验,经验不同,个人接受的方法也不一样,实在是有金针不能相度的深层次的含义。所以,影响治学的方法的因素太多了,不是单靠统一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的,而应该先从端正基本思想意识入手,学习的态度决定学习的力度,学习的力度决定理解的深度,领导干部只有具有了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才能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达到以学习促建设以学习促发展的目的。

三、存疑:人类的智悟,往往由怀疑而起,存疑为破疑之本,故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形成,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无不起于存疑,朱子云:“若用功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朱子语类》)则怀疑亦非易事,理会不到,则不知有疑,存疑之法是不轻易信人从人,而以体会思辨的功夫,疑理之当否,大致事之真否,证之确否,则疑问自出。首由有疑处质疑、疑其理、疑其证,疑其过程与结果。再由无疑处质疑,盖非无疑,深入一层,而见其缺失偏误。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不番长进,更无别法也。即此便是科级,学者须循次而进,渐到至处耳。”(《明儒学案·白沙学案》)

唐太宗即位之初,魏征就从巩固唐帝国的全局出发,直陈时弊,写下了《谏太宗十思疏》,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主旨,规劝李世民: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惧满溢”,不懈怠;用人上要知人善任,简能择贤,远斥谗邪;生活上要崇尚节俭,爱惜民力,不好游乐,在道德修养上做表率。这些,都是总结历代王朝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而提出的。史学家之所以盛誉魏征为“三代遗直,旷世诤臣”,除了他的敢于进言以外,最关键的是魏征之言能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能言、善言、敢言,都立足于有所言,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有所言。领导干部也要像魏征那样善于发现问题,提高找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干部要敢于找问题,居安思危;要勤于找问题,防微杜渐;要善于找问题,追根溯源。

四、学习源于实践,实践是学习的过程和目的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反复实践,注重锻炼提升,通过实践得到成果收获,不就是很快乐的事吗?《论语》开篇论“学”重点突出了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学”并不仅仅包含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习”并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学习,温习之意,“习”只能使用古语来解释:繁体字的“习”为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表示鸟成长后用长了羽毛的翅膀才能飞翔。现一般译为,“学习而经常实践并养成习惯,不是很愉快吗?”实际上,这句话是说“把学到的东西加以应用,岂不令人愉悦吗?”是学以致用的意思。学以求用:古人以悲天悯人之心,确定治学的目的,再以匡时救弊,经世致用,何况学能致用,则所学不致落空,愈益显出了学术研究的功效。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习,而且要使学习完完全全地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融入人生的随时随地,成为“全时空学习”,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生存学习化。学习是快乐的活动,“习”比“学”更重要。

上一篇: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方向 下一篇:坚持“四抓” 重点突破力促尚志市非公经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