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跨文化思想意识研究

时间:2022-09-14 06:27:10

高中英语跨文化思想意识研究

一、伦理学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问题较为严重

目前,经过对部分高中的访谈和数据调查表明,高中英语教学课堂形式主义特别明显。学生都是抱着学期结束时教师勾画重点的心态应付考试,能否顺利及格,获得学分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行为的确需要检讨与反思,然而作为教师———学生的引领者同样也需要思考。很多学校类似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课都是集体授课,教师根本没有认真、透彻地备课,对于作业的要求能低则低,学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借助网络誊抄而已,没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思想主张。这些现象,其实都是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

(二)实施个性化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不够

受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观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更多,形式上表现为“填鸭式教学”。而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甚至有些根本没有接受,教师则做了无用功。在高中群体中,高中学生代表着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有思想的有为青年一代,努力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的主体,既符合伦理学理论的基本指向,又有利于高中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样也顺应了时下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基本原则。及时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工作者身上反馈到他们的接受知识和领悟思想的程度,并以此而调整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工作者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其间,个别学生的差异性思维是特别需要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工作者关注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过程不应是死板的传递,更不是扼杀每个学生的场所。

二、伦理学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面临问题原因分析

(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不够

“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指向与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伦理学理论就是为其服务的理论体系。现有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出现的状况之一就是课堂的形式主义严重,学校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理论灌输没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没有真正坚持运用伦理学的伦理理论。如果考虑学生现有时间段的学习效果,考虑他们将来就业的能力,考虑祖国的未来等等,根本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坚持科学施教不够

高中英语教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目标对象,怎样有效的实现,是我们最应该关心和研究的基本问题。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中,一个小型班级容量一般是在三十到六十之间,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多样的学生个体,因此无法适应和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也许这样的教学方法适合他而不适合她,对于教师来说只能尽力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因此,高中只有通过坚持科学施教,才能真正实现伦理思想推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的主体性地位,这是贯彻伦理学理论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努力促进高中学生充分享受政治民利所在。

三、伦理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工作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要注重塑造高中学生的理想人格

贯彻了伦理学理论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更多的也是提供一种方法论指导。理想人格是融合了高尚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的完美典型。显而易见,我们承担的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高中学生群体如何成为国家的栋梁,使自己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使命。如果高中英语教师没有端正态度,没有认清这样的基本重点,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进行错误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严重者则走入违法犯罪道路危害社会。可见,某种程度上态度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一点必须提醒英语教师十分注意。在此背景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也是一种法制观教育,法制教育主要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观念,学会自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它是要通过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课堂告诫青年一代,在正确行使和享受民利的同时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强化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的主体意识,注重教育的间接渗透性

部分学生依然存有等待教师理论灌输、接受单一方法指导的旧有意识,自然压抑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要重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精神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刚毅坚卓、奋发图强的昂扬斗志和拼搏精神。当高中学生身上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和奋斗的精神,他自身也会有一种责任感,这样的责任感正是强化他们主体意识的源泉。直接的、显性教育方式则不及隐性的、渗透性的教育方式更加容易使之有所感悟,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以指导实践活动。

作者:朱艳艳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木井中学

上一篇:大众化高等教育数学教学改革分析 下一篇: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