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改革研究

时间:2022-09-14 01:58:06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改革研究

摘 要: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的运作形式以及资金周转均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结合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改善措施,以期能够增强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形成健全的财务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医院的稳定运转。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

医院是由政府投资举办的,以社会健康效益为服务目的的医疗卫生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财政投入逐渐萎缩,医院所需要的必需物资成本上涨,导致公立医院的投入与产出倒挂现象较为严重。我国很多公立医院的内部经济管理仍然局限在核算、绩效分配上,无法明确对医院的投资和盈利水平进行掌控,对医院的运营带来较大的影响。新医改背景下,要加强自身财务绩效管理,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传统财务理论的前提下,针对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 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目标

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现有的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整,控制公立医院中的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建设规模与贷款行为。公立医院应当以社会效益和公益性质为精元原则,以患者为核心,优化医疗服务的流程,规范医疗行为。探索新型的方式对以药补医机制进行改革。完善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以及对医院财务工作的监管与监督。改革医院的人事制度,做好奖惩激励机制,在公立医院中推行聘用制度与岗位管理制度,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作为考核的标准,调动医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落实政府的补助项目,逐渐加大投入,引进社会资本发展医疗事业。此外,还应当规范医疗活动收费标准,改革收费方式,鼓励引进社会组织进入医疗机构以及相关体系的监督。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现状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风险意识不高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市场带来了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方面的风险也逐渐提高。但是相关单位和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造成资金缺口现象的出现,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采取危机。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就目前来说,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其中有部分人员并不是财务专业出身,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均较差,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此外,医院也并不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没有为采取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和时间,不利于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医院资金应用成本管理不善

要提高公立医院资金的运转效率就必须加强医疗消费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但是基于目前的状况来看,公立医院的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普遍表现出重视创收,忽视对时间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医院中没有形成成本计划、分析与核算的全面管理体系,公立医院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盲目投资现象。

三、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改革措施

(一)制定财务绩效管理战略目标

在实施新医改政策之前,公立医院普遍不重视财务管理与绩效考核,这也是造成当前群众看病难的原因之一。实施新医改政策之后,政府明确提出加强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监督,推进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的改革,降低人员看病的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公立医院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目标应结合新医改的具体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设定,逐渐调整财务管理的理念、优化财务管理流程,以患者的健康为核心、扩宽资金的渠道来源,从促进公立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是改善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效果的前提,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应当遵循国家医疗卫生行业标准,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状况加强自身制度建设。这一过程应当符合一定的原则,例如体现出公立医院经营实用性的原则、便于财务指标管理与考核的原则、符合国家卫生法律规范的原则以及对管理环节及部门进行评价的整体性原则。与此同时,要求公立医院遵照财务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绩效管理水平。

(三) 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医院的预算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编制的财务收支形式,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应当逐步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即根据医院未来发展战略经营目标采用全面预算,合理安排预算范围内的经营活动。首先是预算指标的选择,公立医院根据国家政策编制收入与支出预算,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范畴中。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期间,不能够护士医院公益性的目的,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指标主要有一级指标如收支预算管理指标、执行预算管理指标和预算编制指标,二级指标如财政收支指标、业务收入指标、预算执行与管控的指标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收支预算管理、编制预算管理,合力将财务收支内容进行分解,促进预算管理的精细化。

(四) 完善财务绩效指标体系

在选取指标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尽量选择动态指标进行考核,扩大指标的考核范围。科学的财务绩效指标体系能够为政府监督医院的经营行为提供准确有效信息,还有助于提高医院资深的管理水平。新医改形式下的财务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应基于公平的原则,此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突出重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当以国家卫生政策为依据,如实地反映出公立医院的经营和运行效率;坚持客观和通用,绩效考评指标应当反映出医疗行业的管理原则,便于在财务报表和管理记录中收集;第三则是科学简便,容易操作,才能够在公立医院采取绩效管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五) 坚强医院的采取监督机制

首先应当加强医院内部审计,除了对医院正常财务收支指标进行考核之外,对于重要工程的审计也应严格注意,持续性审计有助于发现财务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短板,从而实现持续性的改进,提高公立医院的经营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对工作岗位的监督,制定财务岗位职责规范与标准,定期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与员工的工资、福利以及晋升等机制挂钩,建立与工作量及工作效果为基础的规范化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医疗服务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对传统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只有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才有可能完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体系,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绩效管理意识以及风险管理意识,降低各种消耗、提高医院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改善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与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1] 米建新,李艺婷.关于建立绩效型医院财会管理模式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326-326,318.

[2] 石瑛,姜贵婵,金萍等.一站式叫号服务及配套管理模式在医院财务中的管理和运用――以十堰市人民医院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87-89.

[3] 毛伟东,吴家木,毛炳林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工资制度和建立健全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3):226-228.

上一篇:父母因为什么事打过你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人事人才工作发展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