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9-14 11:57:32

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思考

[摘 要]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尝试,是法院行使审判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实现刑法最终目的的重要策略,有利于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有利于实现刑事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刑法修正案(八)》虽已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但由于立法层面并未明确法院如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另外,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对适当扩大非监禁刑罚的适用存在诸多顾忌,继而导致社区矫正制度的存在的人员基础比较薄弱。人民法院如何打破目前的制度以及实务方面的藩篱,积极延伸司法触角,改变以往的以判代管甚至只判不管的模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成为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刑事政策 司法触角

“刑罚如两刃之剑,用之不得其当,则国家和个人两受其害。”

——耶林(德)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历史沿革

社区矫正(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s),也被称为社区处遇,是相对于传统的机关矫治模式(Institutional Treatment)而言的一种新兴的刑罚执行方式。

发轫于西方国家的社区矫正制度,是一种以惩教相结合的刑罚轻缓化、差异化现代刑罚制度,由于所体现的教育、感化的人道主义刑罚理念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为了适应国际刑事司法发展,我国于2003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作出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如何开展指明了方向,并在同年7月份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六省市试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1

二、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制约因素

(1)立法层面,没有明确法院的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角色。

有关社区矫正的规定见于《刑法修正案(八)》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近日联合制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刑法修正案(八)》“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是对于矫正工作的主体以及可适用社区矫正的罪行范围并没有予以明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决定。《办法》的第三条明确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同时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刑、管制刑、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执行机关都是公安机关。因此,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体制基本确立了“两个主体”的试点方针,即根据现行法律,公安机关是“执法主体”,由司法行政部门担当社区矫正的日常“工作主体”。至于人民法院的职能定位只是限定于审判工作部分,能否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至少目前法律并没有明确。

(2)审判环节,法官适用非监禁刑以及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我国是一个具有浓厚重刑主义思想的国家,自古以来“血债血偿、报应轮回”的观念根深蒂固,通过法律的途径实现受害人同态复仇的心理成为了推动几千年的中国重刑主义法治理念的基础。作为舶来的社区矫正制度,通过将罪犯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下进行教育改造的模式,在法律移植的过程中,难免在中国会引起“水土不服”。另外,目前各地在适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时(以下简称最高院责任追究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责任追究办法。责任追究办法中目前各地出台的责任追究办法中,增加了案件舆论测评考察条款,明确了案件引发负面舆论的,将对承办法官进行惩处。舆论的错误导向以及公众对适用非监禁刑的质疑态度,无疑影响法官办案的自主性,法官往往在是否适用非监禁刑或者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裁定上产生畏难情绪。

(3)行刑阶段,社区矫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多部门共同参与机制存在的弊端。目前的社区矫正工作涉及的部门有:公安机关负责执行非监禁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并由社区矫正组织协助工作;人民检察院则负责监督执行情况以及社区矫正情况、人民法院根据被执行人表现情况决定是否变更或撤销执行。

其一、公安机关由于自身案多人少矛盾严重以及法律专业知识、心理辅导知识欠缺无法也不能做好执行工作。其二、基层司法所在具体负责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人员配备不够(一般的基层司法所配置的人员为2-4人)以及法律权威性不强等问题也制约了具体矫正工作的开展落实。其三、我国没有发育完全的社区组织。通过依靠社区组织为主体开展矫正工作会最终会导致没有组织者,没有参与人。其四、人民检察院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主体,但法律对于其如何行使监督权的问题,没有予以明确,导致监督工作只停留于纸面上,缺乏了实际的可操作性。其五、由于执行监督的缺失,法院无法做出是否变更或者撤销执行的裁定。

三、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途径

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如何由以往的想判不能判,只判不原管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延伸司法触角,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来?笔者认为可以从法治理念的培育、法律制度的完善和部门联动方面来做。

(1)在思想上,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公众的轻型化刑事司法理念。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的能动作用,一般来说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一种是促进事物发展,一种是阻碍事物发展。2我国社会矫正工作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就是几千年的重刑思想的影响。在定罪量刑过程中,监禁刑罚既能满足受害人及公众根深蒂固的因果报应,等额复仇的心理,同时也能免去如非监禁刑的执行难等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感到比较紧迫的事情就是如何尽快在全社会树立起轻型化、去监所化的先进的刑事司法思想。

(2)在制度上,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形成制度保障。

1.明确社区矫正的主体,并明晰各方职责。目前的公安机关为主体,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负责的“双主体”原则,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互相扯皮、监督虚置的现象。公安机关鉴于自身警力紧张以及专业知识欠缺,司法机关不具有刑罚执行职责,所谓的社区矫正大多流于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困难扶助。等原因,导致社区矫正工作出现由双方共同负责变成没有人负责的现状。因此,建议立法明确由法院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主导,适时还可以探讨建议独立的社区矫正部门行使该项工作。

2.适当增加非监禁刑的种类、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犯罪,建立种类丰富的非监禁刑制度是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

3.审判工作中,可以适当扩大社区矫正适用的情形。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根据“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精神,可以在充分考虑当事人的人身危害、当地社区矫正环境等因素下,适当对非监禁刑的适用以及适度放宽对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裁定。建议对初次犯罪且罪行较轻的;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过失犯罪的;犯罪时属老、弱、病、残、孕的;职务犯罪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经教育后,确已悔罪的;其他符合非监禁刑条件的人员,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人员,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适用非监禁刑。同时,放宽假释适用范围,对一些轻型犯罪且实际刑罚已经执行一半以上的,可以裁定假释。对于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以及年龄达一定年限的罪犯(男性年满60周岁及女性年满55周岁)且患有慢性疾病,经久不愈的可以裁定暂予监外执行。

(3)在工作联动方面,畅通与各机关之间的联动渠道。

“徒法不足以自行”,社区矫正工作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还须多家部门紧密配合。因此,须建立职责分明、衔接紧密、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1.建立人民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有效对接。

社区矫正制度的有效运行涉及到司法行政机关的审前调查工作,法律文书的送达协助等工作。人民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共同出台规定,明确法官在决定是否适用非监禁刑时,应当邀请司法行政机关参与庭前个人情况调查,制作《社区矫正调查意见函》对初次犯罪、过失犯罪、未成年人犯罪、职务犯罪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有自首或重大立功表现的、自愿认罪、确有悔改表现的等罪犯在量刑时首先考虑适用缓刑、管制、附加刑等非监禁刑,增强其接受改造的自觉性,减少犯罪分子交叉感染和重新犯罪的机率,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人民法院也可以利用覆盖大多数社区的司法协理员网络来决定是否适用非监禁刑罚。司法协理员具有丰富的基层群众工作经验,较高的声望以及对所在社区人员的了解较全面等优势,可以为人民法院在量刑过程中提供罪犯人身危险性、所在社区是否有利于开展矫正工作等信心。

2.加强对人民检察院的沟通协调

作为监督社区矫正工作的机关,人民检察院对非监禁刑适用以及社区矫正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能够有效预防不适当的非监禁刑判决以及行刑过程的动态监控及时监督、反馈违反矫正规定的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与人民检察院就非监禁刑的适用进行事前沟通协调,同时及时监督社区矫正对象的行为,将信息及时反馈人民法院,便于人民法院采取撤销或者变更措施。

3.在行刑阶段,加强与社区矫正机构的联动

在行刑过程中,法院应当建立与公安机关及监狱等相关部门的“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沟通、交流有关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以强化部门间的协作,堵塞工作漏洞,降低脱管率。比如通过执行通知书和判决书等法律文书交付社区矫正机构和居住地派出所盖章后,再交还法院备案并由案件承办法官进行追踪管理的办法就能够充分发挥司法监管的作用,避免出现脱管、漏管的现象3。

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人民法院能动司法服务社会稳定的一项重点工作,需要我们从创新社会管理的层面提高认识,积极作为。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中应该改变过去的以判代管,忽视对监管对象的教育改造的方式,积极强化与相关机构的协调联动,引入诉前审查、参与日常管理、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以及志愿者的业务培训、做好矫正对象的回访以及根据检察机关的监督情况决定是否变更或撤销执行方式等。

注解:

①司法部:我国31个省区市全面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50页.

③覃建斌:《蒙山法院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增强矫正合力》。 载于http://,梧州市蒙山法院网, 于2012年5月27日访问。蒙山法院,采取由罪犯亲自将执行通知书和判决书等法律

文书交给其居住地的派出所和社区矫正机构,由派出所和社区矫正机构在送达回证上签名盖章确认后,再由罪犯送回法院备案的措施,最后由案件的主办法官和书记员对罪犯及时追踪管理,确保罪犯和相关手续及时送达罪犯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及社区矫正机构。

上一篇: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 下一篇:碳酸饮料的质量监测与关键点控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