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发展及教师职业素质培育

时间:2022-09-14 08:49:27

音乐教育发展及教师职业素质培育

我国高师的音乐基础教育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其目标是力求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专业的音乐教师,从而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带动下同高师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对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认识并展开学习,奠定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音乐专业能力基础,保障音乐教学的基本需要。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的音乐教育,其重要地位与音乐教师素质现状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迫切需要明确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其素质,探索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这乃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

一、高师音乐教育要使未来音乐教师具备的能力

1.歌唱能力要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很大的提高。高师的音乐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歌唱能力是音乐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演唱是一个优秀音乐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每个学生声乐的学习都是必修的课程。在现在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里,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两年的必修音乐课,还有的声乐专业的学生要完成四年的选修课,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心理,这样在他们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歌唱是我们最本能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我们表达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歌声来表达感情或者从音乐中获取情感的需要。大学的声乐教师要因材施教,无论什么条件的学生,都应该让他在学校学习期间有很大的进步,这样既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能让他体会到音乐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歌唱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应该多多提高在这方面的能力,以确保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充满激情地为学生上课,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情感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使他们逐步学会运用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以及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伴奏乐器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并帮助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地歌唱,这就要求我们高师的音乐课先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有音乐领悟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创造力的人才,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师的素质就会不断提高,以适应现代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2.各种乐器的演奏成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基本功。现代的高师音乐教育中,乐器的演奏技能逐渐地成为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就在几年以前,高师乐器的演奏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是可有可无的一项专业技能。笔者在上大学的时候还只有钢琴演奏的学习,每个学生都有钢琴课的设置,少有的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都要出去聘老师,大学里很少有这样的专业老师,而现在大多数的高师音乐院校都在开展此项专业技能,并且都有相应的专业院校毕业的专业教师,这些都给现在的高师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有各种乐器课程的设置,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这方面的演奏技能。钢琴是音乐教学的首选乐器,也是音乐课堂最重要的乐器。音乐教师更应该具备基本的弹奏能力,能够根据歌曲旋律、曲式风格与情绪要求,正确选择和编配伴奏,不断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师才能在这个方面更快地提高,如果音乐教师连伴奏都不会,这样无疑会影响我国的音乐素质教育的质量。另外这些乐器的学习也是学生参与实践、创造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就应该掌握一些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或者了解其性能,帮助学生学习乐器、了解乐器、使用乐器,以保障音乐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的需要,使学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从而培养他们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3.识谱能力的提高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识谱的技能是应该了解和掌握的,这也是对一个音乐教师最基本的要求。现在考大学的音乐加试都有视唱练耳的考试,这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检验一个学生是否能学习好音乐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学生会通过读谱技能的学习充实自己在音乐方面的领悟能力,从而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识谱、读谱的过程中也能使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也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艺术,这也是适应了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虽然音乐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对识谱作了新的规定,降低了识谱教学和音乐基本功技能的难度,但是这并不等于对音乐教师识谱技能要求的降低,相反,音乐新课程要求音乐教师不但要提高识谱水平,而且更要提高识谱教学的水平。

4.指挥能力的培养成为高师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合唱和合奏等这些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越来越普遍地成为现在的音乐教师应该掌握好的一项专业技能。现在的基础音乐教育对独唱的要求还没有那么高,对乐器的演奏也没有那么深,所以合唱合奏这样的演唱演奏形式就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基础音乐的教学中。这就要求高师的音乐教育要把指挥放到重要的学习当中去。指挥技能既是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也是音乐教学的一项内容。它包括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合唱是音乐中的常见形式,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很普遍。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各种乐队日益增多,并越来越受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不断提高指挥技能,以适应音乐教学和学校音乐团队活动的需要,已是音乐教师的努力方向之一。

二、未来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音乐教师还是非音乐教师,都应该有做教师最起码的职业修养,这是判断一名教师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也会关系到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后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回报社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除了在不断给予学生各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以外,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使学生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能有老师正确的指引。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做一名有素质的知识型现代音乐教师。

1.在音乐教师语言方面加强艺术修养。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是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可以为音乐课增色不少。现在的高校都有普通话考试这个科目,我想这个科目的设置,也是把语言这门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了。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语言应该是清楚、明确、运用恰当的,然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他课堂语言更应该是有感染力的,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准确诠释歌曲或者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也就达不到真正的音乐能带给人的素质教育的目的了。音乐实际上是一种艺术语言,虽然不是用说的,但是用音乐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对它的理解能力往往是有限的,更谈不上还能有什么再创造了。音乐课上音乐教师有责任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者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文学语言,使学生易于接受和便于理解,而且教师的言语要准确有分寸,让学生在正确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也是音乐教育最应该带给孩子们的。

2.具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需的各种知识。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的诸多学科的知识;不仅要有文化知识,还要有教学艺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也就和现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各门课程设置联系到了一起。一直以来,说到音乐教育,人们就很自然地与会不会唱歌、能不能识谱、会什么乐器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就是把音乐教育单纯地看做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片面和狭窄的,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也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只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的音乐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在这方面和音乐教育的充分衔接,突出了音乐不但是会唱歌,在内容上更注重加强了音乐与学生各个生活方面的联系,这也就符合了现在音乐教育下素质教育的提倡。音乐教育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的实践、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认清这种能力的建立是依托于高校的音乐教育的,只有把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搞好,才能把未来整体音乐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来,才能彻底改善音乐教育的现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音乐的改革,不然只是纸上谈兵,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难以得到彻底的改善。

3.与时俱进,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不断地吸取现代信息技术的元素,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步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现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也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音乐电脑制作、课件制作等相应的科目都已经成为必修的科目。在音乐教育领域,数字化的音乐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音乐课的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对传统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应用也不断丰富了音乐课上的音乐教学,使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元素,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兴趣,使抽象的音乐教学变得更加活泼生动,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课件已经成为常见的教学手段,这种手段必然给学生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知识,也必将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一两种课件的制作方法,同时尽量去掌握音乐MIDI制作、音乐录音的方法。

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音乐教育,就要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只有音乐教师的素质慢慢提高了,才能提高我国整体的音乐教育水平。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要依靠于高校的音乐教育。二者之间是互相扶持、不能分割的。现在的高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需求还有很多脱节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以后有很多还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我们相信通过广大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高师音乐教育定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一篇:以人为本护理对骨科护理影响 下一篇:职校英语教育模式革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