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 这么远,那么近

时间:2022-09-14 06:14:23

网络社交 这么远,那么近

小心你的通讯录

当李丽下载了正在流行的微信并注册点开时,还没有意识到开始设置界面中那个“是否同步你的通讯录”的选项意味着什么,她下意识地选择了“是”。在注册使用微信不到半天的时间里,李丽收到了几十个好友申请,而且都是自己认识的人。李丽感叹现在的软件太智能了,居然能找到自己认识的人来加自己。可是当收到几个她并不想联系的人的好友申请时,李丽终于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了。在上网搜索之后,她找到了答案:并不是微信有多智能,而是刚进设置画面的那个“是否同步你的通讯录”读取了李丽手机中的通讯录,并将李丽注册微信的信息发给她手机通讯录中已经注册了微信的人。微信这样设置的本意是能让李丽在微信中最快拥有她在现实中认识的人,增强她对这个软件的使用兴趣。可是软件无法分辨李丽手机通讯录中的人哪些是她想联系的,哪些是她不想联系的,而是直接把李丽注册微信的消息全部推送给了她通讯录中的人。“感觉好像自己被人一把推到了一个被很多人围观的舞台上,这种感觉太不好了。”

有这种感觉的不只是使用微信的李丽,QQ的朋友圈的使用者有着更大的恐慌。QQ刚推出朋友圈功能的时候,人们惊讶于它的强大。只要点击加入朋友圈,你发现它会向你推荐超过你QQ里好友十倍的人,而这些人都是与你或你的QQ好友有着这样或那样关系的使用真实姓名的人。更可怕的是,朋友圈会读取你对自己好友的分组、备注,然后根据强大的计算能力把推荐给你的与你有关的人精确地归为不同的类别:同事、同学、家人……腾讯对朋友圈的定位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把我们的生活圈子(包括过去的、当前的、正在进入的)直接在社交网络中列出来呢?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管理和识别我们多年来积攒的好友,有些也许已经淡忘,但是当把他们放回到他们所在的圈子中时,那些忘却的姓名将再度清晰。我们也可以利用圈子中人脉的力量,去寻找失散多年的好友。我们也可以跟旧时的玩伴分享现在的故事,他们也一定很渴望知道我们的近况。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只需要加几个QQ好友,圈子就能为我们展示更多的潜在好友,帮助我们快速地融入新的环境……是啊,为什么不呢?”

这样的想法很好,这样的数据归纳分析能力也很强大,这样的推荐也能扩大交际范围……但腾讯可算不出来,你不想让哪些人从朋友圈找到你。于是在初期的惊喜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退出朋友圈,因为实在无法控制由此延伸的社交脉络。

同样的商业行为放在国外,则是另一种结局。2010年谷歌推出的Buzz是一款有着和微信、朋友圈相似功能的社交网络。Buzz整合了谷歌海量的Gmail用户数据,能够迅速扩大你的交际范围。人们发现Buzz会读取你的邮件发送信息,然后默认你开放这些信息。结果就是,你可以轻易地知道一个Buzz用户最近和谁的邮件联络比较频繁。有一位外国网友留言评论:“谷歌忘记了社交中人才是主角,而社交图谱应该由人自己来画。”和国内用户对微信与朋友圈的抱怨然后去适应的方式不同,国外的网友选择了彻底离开Buzz。运营了不到两年,谷歌不得不宣布关闭Buzz。

我们可以关闭让软件使用我们的通讯录,也可以关闭里面的定位模式来避免这种骚扰。但是当我们为了安全和安静,把一个以扩大陌生交友范围的软件变成一个最传统的聊天软件后,我们还有必要下载使用这些带有新功能的软件吗?对社交软件的弊端愈了解,我们就会愈想放弃这些炫目纷扰的服务回归安静的社交。

社交的回归

论坛、MSN、QQ、微博……这些网络社交工具诞生的时候,都是以无限扩大我们的社交圈为卖点。可是当网络社交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之后,另一种模式——精确社交又悄然兴起。

人们曾经为拥有数量巨大的QQ好友、微博粉丝而兴奋,可是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却看到了网络社交浮华繁荣背后的空洞无力:“人们可以拥有1500名社交网站‘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大约150人的‘内部圈子’。社会圈子的数量增加,人脑的智力负担显然要呈现级数变化。”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你拥有的网络社交脉络越庞大,你的有效社交效率就越低下,甚至会因此患上网络孤独症。2012年年初,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491人中,60.9%的人表示,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变淡了。该统计报告还表明,“上网强迫症”与“网络孤独症”已经成为青年两大最常见症状:57.3%的人觉得整天泡在网上让人“更孤独”,34.4%的人坦言自己就有“网络孤独症”。

传统的网络社交让人疏离感倍增,开始在潜意识中产生希望回归接近现实的社交方式,于是精确社交成为新兴网络社交软件吸引人的法宝。美国社交软件新宠Path就主打简单精确社交,和海量扩大你的交际范围的传统社交软件不同,Path的好友上限只有150人。在这个符合人类社交上限的环境中,你会更为放松,没有微博满目的刷屏内容、没有微信、没有令人烦躁的陌生骚扰……Path宣称在这里你可以随意抱怨老板和同事而不用担心被发现、可以和闺蜜说些无聊而没有营养的废话而不用担心影响形象……它还有一个贴心功能就是状态只分为醒着和睡着,躺在床上完成了一天的表达欲望之后,点击月亮键,屏幕会暗下来,你的好友就会收到“某某在某地睡下了”的消息。如果你刚好睡不着又醒来打开Path,就会自动发出一条“某某在某地夜不能寐”的状态,这时如果有好友也正好醒着,就可以聊天而不用担心打扰对方。

这看上去真的很美,可是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网络社交折腾了十多年,似乎突然又回归到了我们最熟悉、最怀念的传统社交方式:少数密友、知根知底、不干扰对方生活……原来炫目纷乱之后,最传统的才是我们内心最想要的。不过Path这样的软件再符合人类传统社交方式,也缺失了重要的一环:一项由英国心理健康基金会发起的调查报告中显示,人们面对面接触时,脑下垂体后叶会分泌一种类似催产素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提高信任感,甚至激发爱的感觉。这,才是网络让人感到孤独的最根本的原因。

网络让人的社交由近变远,又由远变近。折腾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人类确实够无聊。只有学会把社交软件当成一个单纯的工具而不依赖沉迷,才不会被这种折腾扰得找不到北。

上一篇:志愿者立法障碍探析 下一篇:浅析橡胶产品质量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