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症结何在?

时间:2022-09-13 09:55:55

动漫产业症结何在?

中国坐拥全世界最庞大的动漫消费群体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动漫市场,动漫产业也是公认的朝阳产业。虽然政策倾斜和扶持的力度很大,但国产动漫的实际发展现状却远非如此。国产动漫为何迟迟寻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走出属于自己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呢?

高端人才匮乏 后续发展乏力

目前我国从事动漫生产的从业人员达20余万,全国已有数百家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数千家高校开设了设计动漫专业;专门的动漫职业学校也是遍地开花,在校学生总数超过50万人,远超目美等动漫发达国家。然而,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还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忽略了对创意、策划、配音、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培养。师资奇缺、教材老套的现状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再加上很多优秀的动漫专业学生选择了广告设计、游戏设计等行业,导致动漫产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高端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了国产动漫的发展之痛。

《哪吒传奇》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制作的一部国产优秀动画片,2003年在央视上映时反响上佳,但该动画的总导演陈家奇却仍然有所遗憾。《哪吒传奇》的三个编剧竟然都从未接触过动漫!在陈家奇看来,这着实是无奈之举,“在我国,专业的动画编剧目前是一个弱项,怎么让对动画有热情的人,从普通的文学编剧变成真正的动画故事编剧,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2003年至今已经过去了10年,让陈家奇烦恼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家动漫制作机构负责人表示,尽管他们已经开出了足够丰厚的报价,但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结构不合理 水平不够高

我国现有动漫生产机构1.6万家,但总体处于小、弱、散的初级发展阶段;盈利水平不足,龙头企业少,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急功近利,盲目跟风,题材重复、类型单一、创意雷同,缺乏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精品力作,缺少在国际国内立得住、叫得响的动漫品牌形象,动漫产品的质量、动画专业人员的原创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反,看看邻国日本,其动漫产业可谓是国家“支柱产业”。以著名动画导演,人称“动漫界的黑泽明”宫崎骏创造的吉卜力工作室为例,自1985年创立至今,其制作的动画片不过30余部,但是却拥有如《龙猫》、《天空之城》、《红猪》、《千与干寻》、《幽灵公主》、《风之谷》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也让整个日本的动漫产业为全世界瞩目。退回到国内来说,以动漫精品佳作闻名海内外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其建厂数十年以来的动画总产量换算为动画时间,不过几万分钟,但仅仅2012年全国动画产业,总产量换算为时间就已超过了22万分钟,比排位第二的日本的9万分钟高了一倍还多。

对比日本的高端动漫产业团队,和曾经的动漫产业先辈,现在的我国动漫产业高产量背后难掩的是低质量的本质。大量国产动画片根本无法达到播放的要求,甚至被直接送进库房,而播出的只是少数,能够回收成本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情况,动漫产业自身立足都有问题,更不要谈出精品了。

产业链不完善 盈利能力不强

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生产制作、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的播放、动画片的衍生产品开发经营五个部分组成,涉及策划、动画制作、出版业、游戏业、玩具业、服装业等20多个行业。

2012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已达到了759.94亿元,较2011年增长22.23%,但这个产值与日本动漫产业的年产值相差不仅很大,甚至与美国迪斯尼一家公司400亿美元的年产值相比也相形见绌。

以日本动漫产业链为例,从漫画销售到动画放映,从剧场版电影到玩具手办,从游戏到日产消费品,动漫拉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遍布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经济效益。相比之下国内动漫产业对产业链衍生环节的开发远远不够完整,还存在模式单一、总量偏小、知识产权不明晰等问题。

根据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利润的七成来自于图书、服装、玩具、文具、游戏等衍生品。以迪斯尼动画片《狮子王》为例,电影票房78亿美元,但衍生品收入却达到了惊人的20亿美元。而中国动漫产业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衍生品市场开发力度不足、产品内容质量低等问题,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极少数动画,绝大部分动漫企业都只能对广阔的衍生品市场“望洋兴叹”。

要解决人才、产业结构和产业链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就目前来看,国产动漫要做出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老百姓的文化盛会家门口的五洲风情 下一篇: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