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9-13 03:06:04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比率,就是增加有效的教学时间。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今天,更有必要强调教师应尽量提高教学效率来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真正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来张扬他们的个性,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本人就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谈点体会。

1课堂教学思维情境的调控

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由于提倡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改变由老师包办代替,学生处处依赖的传统教学方式,凡是学生能做的,或在老师引导下能够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做,尽可能为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机会,这样能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一节:我先让学生举出常见的属于四边形的实物,加以比较,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字面意义”自己得出定义,我又画了一个梯形的图形强化定义。在讲其性质时,我只画了一个 ABCD让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去证明平行四边形的边与角的关系,大家都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效果也较好。

当好每节课的导演,做好“引路人”。课堂上我能够不露痕迹地控制整个课堂,达到“活而不乱”。当问题提出后,我没有急于喋喋不休地提示,而是给出2~3分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对带有共性的难点此时给予适当的点拨,略加暗示。当学生经过讨论对问题有一些认识之后,找学生回答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学生在位上讲自己的思路方法;也可上讲台像老师一样讲解;或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辩答;或者我有意讲错让学生辨析等。无论哪种方法,我都注意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到答得对与错没什么,贵在参与,这样上课时学生都非常希望老师提问。经常如此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许多原来基础差不爱学数学的学生也乐于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态度亲切、语言幽默。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初一代数中应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有的学生常忘了假设未知数,我戏称他们"马失前蹄(题)"。又如,讲直线公理前,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可以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而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时,可以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于是,我边操作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通过实验及点拨得到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意境。就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把握情感导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法国一位教育学家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看了这句话,我掩卷沉思。是啊!老师如果没有热情的关怀、殷切的期望,怎么能唤醒“沉睡”的学生。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因素来表达丰富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扣击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对本学科的老师特别喜欢。相反的,本学科学习差的学生对本学科的老师便敬而远之,甚至讨厌。造成这一根源的关键在于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在与其交谈时,绝大多数老师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语言、眼神、笑貌表现出对他们的表扬、鼓励,学生从中得到喜悦,感到自信。因此,他们便愿意主动接近老师,自然产生我要学好的欲望。因此,他们上课时,心情特别轻松,情绪活跃,思维敏捷,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相反,对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在情感上并不那么接近,结果他们上课时“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呆坐着不思考,不回答问题,思维呆滞,潜在的智慧便渐渐消逝。所以,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要给予同样的爱,通过热情的关怀,殷切的期待,去鼓励、唤醒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这样,学生便从老师的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变得聪明起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因此,情感作为一种无形的教学工具,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活跃思维,刺激探索欲望。只要能把握好情感的导向,便可达到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助教,在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即质量和时间、精力的双重标准,即一看效果,二看效率(即时间消耗率),它认为在基本相同的教学效果下,如果师生实际所用的教学时间tT,则教学效率就低。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学科教学的经验使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了特殊的功能。计算机不是简单的表述数学知识,利用它可以揭示数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而且表述的方式很灵活,可以以文字、图形、动画、图表等多种方式多窗口呈现,如果说使用印刷技术呈现的信息是线性的,那么利用超文本技术就能够以网络状数形结构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呈现信息。这些特别适合于表达数学。与录音机和录像机不同,计算机能提供可交互的实验环境,于是学生可以利用它做数学。如:在概念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赋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够使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具有弹性,能灵活自如地进行"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因此,中学数学教育需要计算机辅助,让计算机的运用给中学数学教育增添新的活力,使数学教育如虎添翼。更好地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

5讲究信息质量,加快信息反馈

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就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及时取得反馈信息,在实行教学信息及时反馈时应注意:

5.1全面性。加强课堂巡视,观察学生动态,通过必要的问答、练习、板演等获取反馈信息,注意反馈面要广,尤其要照顾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情况,当面指导,当堂解决。

5.2及时性。取得信息一定要迅速及时,做到及时获取,及时调控,以期教学效果最佳。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觉得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效率,重视教学改革。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上一篇:课堂讨论教学法在政治课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英语新课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