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

时间:2022-09-13 09:52:04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

摘要: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传统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在积极投身课改的具体实践中,要充分认识、感受到这些变化,适应新形势,优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标;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356-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体育教师要将自己置身于新课程改革整体的大教育情景中,以自己的事业和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为出发点,从更宽广的社会、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时深刻地总结、研究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2.正确把握"淡化运动技能"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教学中,在保证学生健康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竞技运动技术的难度和强度,即"淡化运动技能",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一些运动项目教学时,过于注重运动参与,而对运动技术、技能只是简单的介绍、学习,学生根本不能完全掌握。更有甚者,给学生一定的器材后,让学生在指定的场地内自由活动,自己则做起"牧羊人"。如有些教师在进行篮球、足球和排球课教学时,发给学生球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既没有相关的技能练习,也不进行必要的规则学习;而学生就象进入大海的鱼儿、天空的鸟儿,欢快无比。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背道而弛。

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三大特征之一实践性明确指出:通过身体练习来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健康水平,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离开运动技术、技能的情况下,学生的运动水平势必不高,其运动的生命力无疑不会长久,终身体育的教育也只能以失败而结束。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正确理解、掌握运用"淡化运动技能"这一教学新理念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参与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拥有终身体育意识!

3.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

3.1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3.2要清晰。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

3.3要贴近生活、社会、学生。枯燥乏味,难于理解的教学是课堂大忌,以致学生对课堂失望,老师对学生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当我们俯下身来,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从中取材,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这将大大有益于教学。

3.4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我们体育老师带的班都很多,若每班的教学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讲到最后,自己都会感到味同嚼蜡。对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都是谈不上有所促进。但是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花哨过头。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交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4.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会。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从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技术和学生出勤两方面来进行。这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按分数考核的方法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带来一定的负作用。其典型的例子是:先天性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有较好的成绩,而差的学生似乎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理想的成绩。久而久之,容易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原有的兴趣和信心,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厌倦和恐惧心理!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评价体系以人为本,在传统评价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自我控制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即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老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情况,更为合理!新的评价方法更为客观,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个性塑造,发展内在浅能。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现代教师要共同面对这新的挑战,要求我们教师本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课程改革作为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把课改研究最为丰富自己的土壤,把教学实践作为检验自己的课堂,把教学反思作为终身学习的习惯,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总结.重组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借鉴他人的知识与经验,以不断适应课程改革新的变革。

上一篇:世界末日女朋友的混乱仙境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