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不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和策略

时间:2022-07-27 01:46:58

幼儿入园不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和策略

摘要: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安全需要的缺失和分离焦虑以及幼儿心理能力有限所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由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及幼儿社会角色的转变造成的。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家长首先要带幼儿熟悉幼儿的环境,消除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入园指导;教师要为幼儿营造温暖、快乐的幼儿生活,运用教育技巧,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适应;依恋;焦虑;恐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407-02

由于幼儿身心稚嫩、适应能力差,绝大多数幼儿入园时都会不适应,通常表现为:哭闹、焦虑、不吃不喝、想家、发脾气等,种种不适应现象,不仅让教师、家长感到十分棘手,严重的还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1.造成孩子适应困难的原因

1.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幼儿入园适应难的原因。

1.1.1幼儿对父母的高度依恋是幼儿入园适应难的首要原因。幼儿从出生起,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对父母或其他直接养护者的依恋,依恋的对象成为幼儿安全的象征,是幼儿得以信任依赖的人。当依恋的对象突然不在幼儿的视线之中时,他会努力去寻找,找不到时便会不安地哭闹起来。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依恋对象是否在场或是否在幼儿的视线之内,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1.2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是幼儿入园适应难的最大障碍。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一旦离开家庭和亲人,孩子会因缺乏感情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焦虑。幼儿对亲人依恋程度越高,因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程度也就越严重。因为孩子在家中处于中心位置,处处受到成人保护,缺乏独立交往能力,所以对陌生环境和人产生了恐惧。

1.1.3陌生的环境是造成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是个集体的生活环境,集体对个人而言意味着某种约束,孩子不可能像在家里那么自由。一个刚三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有约束的新环境,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对幼儿园产生了逃避的心理。

1.2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幼儿入园适应难的原因。

1.2.1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入园前,幼儿是家庭生活的中心,独生子女更是如此,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和概念,对于集体生活感到陌生,这是幼儿不喜欢上幼儿园的重要因素。

1.2.2人际关系的变化。家庭中,幼儿所面对的是与家庭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的,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很高。幼儿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养育关系是不可取代的。而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交往对象发生了改变,无法延续家庭那样一对一的相对不变的关系。他们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

1.2.3社会角色的改变。入园后,教师对所有的小朋友一视同仁,幼儿失去了那种"集宠爱于一身"、和"备受瞩目"的感觉,一下从"小皇帝"的位置上掉下来,心理落差大,因此,入园后有很大的不适应。

2.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措施及对策

2.1家长方面的对策。

2.1.1心理准备,熟悉幼儿园。幼儿入园前,家长要带幼儿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让幼儿熟悉那里的环境。这个熟悉过程非常重要,作为家长,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去幼儿园陪孩子玩玩。有可能的话,可以请已入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另外,还要带孩子认识自己班级的老师,这样可以让孩子与老师建立一种初步的师生感情。最后,可以让孩子认识一下自己所在的班。看一看活动室里的玩具、图书、桌椅等;休息室里的小床;盥洗室里挂毛巾、放水杯的标记……这样可以激起孩子入园的欲望,使孩子入园前对幼儿园就有个美好的印象。要注意:家长平常不能说"再淘气就把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对之类的话,让孩子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惧怕心理,以为幼儿园就是惩罚人的地方。对幼儿要进行正面的入园教育。让孩子对幼儿园有好的印象,幼儿教师有很多本领,可以教他唱歌、跳舞画画、做游戏、做实验等等。

2.1.2生活自理能力准备。要求幼儿在入园前一个月或两个月里,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休息,使幼儿生活有规律,有节制,与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一致。特别是中午要午睡,有很多孩子在家没有午休的习惯,所以很多孩子入园后,最大最痛苦的就是中午睡觉。其他小朋友睡觉,他也不能讲话,只能躺床上,或者坐小凳子上等着小朋友睡醒。我就碰到我很多这样的孩子,中午睡觉成为他们入园最恐惧的事情。试想如果我们大人不愿意睡觉,不瞌睡,还必须睡,又不能说话,那是多痛苦的事情,更何况孩子。所以家庭要和幼儿园有一致的作息习惯,这样孩子适应起来就容易得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吃饭,不挑食,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洗手等。

2.2教师方面的对策。

2.2.1初步建立师生信任,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大部分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园)、见到陌生的人(教师)会有安全感,通常也不会产生分离焦虑。因此,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提前入园,使他们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把精力放在认识和探索新奇的事物上,产生兴趣并建立人物依恋。另外,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通过提前入园与教师在潜移默化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关系,等到正式入园时,幼儿有了新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告别就相对容易多了。

2.2.2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关心、爱护幼儿。教师要时刻在新入园幼儿的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自己身边有老师存在。教师要做到充满爱意地微笑,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关怀,这样幼儿会感到安全些。

2.2.3多进行户外活动。幼儿大都喜欢户外活动,而不喜欢关在房间里。户外环境适合开展较多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有较大的活动余地、自由和点等等。还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心理准备。

2.3家积极与幼儿园老师合作。坚持每天送孩子,按时接孩子,保障孩子正常的一日作息制度。是否携带小刀、石子等危险品,以保证孩子安全;针对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纠纷,家长应向教师及时反馈等等。尊敬和信赖老师,主动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做到因材施教。其次,父母应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家长活动,多和老师交换建议,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不要以为孩子送幼儿园了,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家长仍需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因为,家庭仍然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和生活场所,对孩子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孩子入园的适应,说到底是家园衔接的问题,家园过渡自然了,幼儿入园困难就容易克服,幼儿也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生活。

上一篇:特里莎·卡普梅尔:游客 下一篇:闫冰“爱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