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马斯洛需要论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13 07:40:29

应用马斯洛需要论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马斯洛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全人类所共有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缺乏它引起疾病,有了它免于疾病,恢复它治愈疾病[1]。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危重的疾病之一,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恢复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以抢救缺血心肌,减少梗死范围,心肌梗死本身有急、危、重的特点,患者急性期心前区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有濒死感,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孤独、悲观,都影响着疾病的进展,因此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很重要,现将应用马斯洛需要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本科室2005年4月~2005年8月20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马斯洛需要论的护理,男12例,女8例,年龄45~83岁,平均68.52岁。

2 护理

2.1 生理的需要

是维持人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缺乏它人便无法生存,包括氧气、避免疼痛、食物、排泄、休息和活动等。

2.1.1 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4~6L/min氧气单鼻管吸氧,遵医嘱给予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1~2h后再注射1次。

2.1.2 饮食

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下降,胃肠道蠕动减弱,消化功能差,且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或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流不足有关,所以急性期应禁食,经静脉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和能量。

2.1.3 排泄

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必须保持大便通畅,指导锻炼在床上排便,反复强调便秘的危害,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做低压灌肠。

2.1.4 休息与活动

心肌梗死患者,需要休息也需要活动制度,现代康复模式认为,早期适量活动不仅不会使病情恶化,反而有利于心脏康复[2]。具体活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CCU病房监护,一切日常生活起居由护士协助,健康服务员每日帮助患者床上翻身、被动活动、按摩下肢及旋转伸展足部。本组20例患者平均2天自诉症状减轻、精神状态好转,无静脉血栓及便秘等并发症。

2.2 安全的需要

充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交流方式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内心动向,多陪伴于患者身边,做任何检查操作前应解释到位,且操作时态度和蔼,动作轻柔迅速,有条不紊,技术娴熟,给患者一种信任感,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同时保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抢救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功能良好备用状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给予患者身体上的保障。

2.3 爱与归属的需要

患者由于病情重、精神脆弱,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因限制探陪远离家人,孤独感同时滋生,因此对爱的需要更多、更强烈,应通过触摸、抚慰等肢体语言,耐心与他们交流,每次进病房时主动问好,关心患者的饮食起居、病情变化,安慰及鼓励患者,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产生被爱与归属感[3]。

2.4 自尊的需要

患者担心不能再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尤其自己在家中和社会的地位受影响,笔者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摸清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充分重视并加以满足,让家属定时探望,主动与其单位联系,请领导予以关爱照顾,产生受重视感,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不要直接呼其姓名或床号,尽量少暴露患者,尊重患者自尊。

2.5 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尽快能自理活动,在患者活动范围内,鼓励患者从事部分生活自理和运动,以增加患者的自我价值感,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预后的确切信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进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

3 总结

马斯洛需要论实质就是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成正比,护理就是满足和维护患者各种需要,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需要能否满足,对于心肌梗死的病程进展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我们发现患者某些潜在的易被忽略的心理问题,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做好需要式护理,避免和减少了心肌梗死后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将马斯洛需要论与整体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相结合,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

【参考文献】

1 徐淑秀.护理学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2.

2 李玉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体会.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2):2755-2756.

3 李爱军.知识型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51-52.

上一篇:作业计划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汽车车载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