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资源建设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13 02:50:27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资源建设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教育技术;农村中小学生;资源建设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要使教育技术得到最优化、最大化的应用,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技术资源的建设问题,没有资源谈何应用。

一.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走过了近二十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国家启动的多项重大计划与工程,包括《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教育技术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资源建设的种类很多、形式多样,涉及到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案例、教学示范、等各种资源并以纯电子文本、课件、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但农村中小学教育术资源建设不均衡。

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软硬件的建设不成比例,重硬件轻软件的现状较普遍。除了硬软件资源建设外,教育技术资源环境建设也有相当大的改观。据不完全统计,三个区的学校生机比平均为18.38:1,师机比为3.25:1,建有校园网的学校占37.7%,ADSL专线上网的学校占67.5%,通过拨号上网的占18.8%,还有部分学校无法上网,已建立学校网站的学校占37.7%,而通过教育网站备案的只占21.3%,建有校本教育资源库的学校只占22.9%。平均每所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2.8间;课件制作室0.48间;电子阅览室0.26间;电脑室约1.4间;班级数与配平台班级数的比例为3.85:1。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农村学校具备上网条件,但网络环境不够理想,教育技术资源建设与城区学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也不是很理想。教师对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认识程度86.12%的老师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态度也是制约着资源建设发展的瓶颈。

二. 教技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不足,硬件资源建设滞后

教育技术设备不足,老化现象严重。政府对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投入有限,各个学校的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经费主要靠学校优先的资金投入。经费投资比例失调,教育技术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育技术设备数量明显的不足,尤其是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教室等高档设备数量更少,条件较好的能有几个计算机教室和几台视频展示台,有的仅有一个多媒体教室。

(二)重视不够,软件资源建设匮乏

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都属软件系统,课件资源是一个封闭的软件系统,课件资源的个性化特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它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由课件设计者固定下来。课件资源的通用性不强,更加难以产业化。学科教师作为教育技术资源软件建设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教学软件资源开发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很多原因,许多教师不注重软件资源的建设,以及没有能力开发新的软件或者说只关注教学软件而不积极参与学习软件资源的建设。

(三)观念落后,资源建设不受重视

许多学校对教育技术课的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教育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配备很随意,老化的设备得不到及时地更换,教师的配备也比较随意。有的学校未能真正理解资源建设的基本内涵,只注重对硬件的添置,忽视对人员的深度培训,导致设备不会用、用不好;有的学校盲目攀比,看到其他学校有什么设备,认为自己学校不能落后也应该购置,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以及这些设备对学校是否真的需要。最主要的是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达到教学的优化,忽略了教育技术资源的建设,没有资源谈何应用。

三.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对策

(一)筹集资金,确保硬件资源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中的硬件是基础,在硬件建设过程中,应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因此,应该通过必要的政策,靠教育有关部门,社会上的民企单位等多方面力量增强对教育技术资源的投资。可采取“引资修建”等办法购进设备,保证教育技术资源的建设;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点,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站,配备电视,VCD,放映机和计算机必要的设备以及教学资源光盘,来接收优秀的教学课程和教学资源,通过定期向学校收取服务费来实现营收。将教育技术的相关资源引进企业,对企业增加企业的利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使企业对学校的教育技术资源投资。

(二)采取激励,注重软件资源建设

采取激励政策,积极吸纳具有高水平教育技术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中小学,增加对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支持。不仅如此,必须增强教师自身对教育技术资源的认识和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使教师在使用教育技术资源的过程中不断的开发建设新的资源。课件资源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要从别人的课件中摘取自己感到有用的部分,集合成一个课件。积件资源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教学。但是积件资源不是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工具的叠加,必须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

(三)实地调研,开发符合农村课程改革需求的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课程门类、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农村地区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在新教材的把握上存在一定难度。网络教育资源应成为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的推动力。首先,应及时将课程改革的相关信息送到农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手中,使他们能领会课程改革的主旨,积极改善自身教学方式、方法。其次,网络教育资源应以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理念、新方法为依据进行整合,教师在使用这些整合后的资源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慢慢领会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的落后,师资匮乏导致某些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很难开设,如英语、艺术类课程。在短时间内难以补充师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直接将城市学校的优质课堂教学实况送到农村中小学,代替教师的教学。

(四)抓好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管理

建立专门的资源建设之外的队伍,一是决定资源建设的计划和方向,既是资源建设的管理者又是资源建设的负责人,二是直接使用者对于资源质量的好坏、装备的建设最具有发言权,教育技术资源建设需要他们的参与研究与评价。三是教育技术资源配套产品的企业队伍,引导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为学校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采购的渠道需要规范、公正性、公开性,以保证资源质量。

四.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是极其广泛的。我们一定要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提高优质中小学教育技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促进教育信息化在农村中小学的深入发展,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龚婷.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3]刘飞.《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群文天地.2011(8).

[4]刘飞.《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9(11).

[5]胡小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陕南某山区县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YYJ2011-1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霍栋,男,陕西西安人,1993年5月生,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102班学生。

刘飞,男,陕西汉中人,1982年11月生,硕士,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上一篇:拜城县妇幼保健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 下一篇:鄂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