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超限:“狼来了”的城市寓言

时间:2022-09-13 12:44:42

人口超限:“狼来了”的城市寓言

针对北京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建议对吸纳大量流动人口的小企业小门店实行强制退出机制。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其实,高端人才的生活幸福,离不开“低端劳动力”提供的社会服务。想制造“满城人才”的城市街景,实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象。与此同时,“人炸”的说法,就像“狼来了”的寓言,经常通过某些言论或者某项调查的,引起社会舆论的讨论和争议。京沪穗等一线城市,更不时面对人口超过极限、严重超载、能源告急等“警告”的困扰。不少人认为,流动人口、外来人员的“无序涌入”,会导致大城市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交通等环境的恶化,应该严加管制。

其实,仅仅强调人口绝对数的增加,并没有多大意义。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有多大的经济规模,就有多大的人口规模。以北京为例,1949年,北京人口420万人,GDP不过数亿元;目前北京人口1972万人,GDP达到11865亿元。生活成本增加、幸福指数降低,很多人选择逃离“北上广”;新的经济需求和工作机会,又不断吸引新的寻梦者――这就是市场配置的魅力所在。

大城市的“人满为患”,往往与城市功能设计不合理有关。“摊大饼”式的结构,行政区、商务区集中在市中心,无法形成“多中心”的功能配置,而交通的拥堵,则直接与交通意识落后有关。一位香港官员回忆,他在20年前就劝前去考察的北京交通官员“抓紧修地铁”,但得到了否定回答,原因是“要修环路,因为环路比地铁省钱”,因此错失了地铁优先于城市规划发展的大好时机。

城市越来越大,人口不断增加,这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但面对这一问题的焦虑和茫然,在中国的一线大城市,就成为户籍制度之下保持僵化思维的依据和借口。比如,一些城市在制定公租房等相关政策时,就将外地人排斥在外。实际上,面对日渐长大的城市,与其强化世界上少有的僵化户籍制度,为人才流动、社会均衡发展设置障碍,不如放宽限制,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据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透露,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户分离(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占到了50%以上,人口信息失真,户籍管制失效,为城市管理和公共决策带来隐患。比起伦敦、纽约、东京、首尔,京、沪作为世界超大型城市的后来者,从城市理念和管理水平而言,还处于粗放、初始阶段。

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在人口统计、交通配置、公房租赁、水电供应等公共政策安排上,需要形成国际视野和全新理念。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思维和落后观念,重新认识人口与城市的关系,在生态、环境、资源、消费等方面作出前瞻性安排,是大城市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上一篇:中国经济步入“软着陆”周期 下一篇:穿越灾难的生命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