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柯:画坛巨擘的山水情结

时间:2022-10-18 09:08:38

龚柯:画坛巨擘的山水情结

• 年已90多岁的著名画家龚柯先生,至今仍然活跃在中国画坛。龚柯擅长画山水画,被誉为继黄宾虹、汪采白之后中国又一山水画大家。

在刚刚举行的“情系灾区大爱无疆”慈善捐助活动新闻会现场,数家媒体都在向组委会打听一个书画大师,那就是画坛巨擘龚柯。

龚柯原名龚祥礼,1916年生于开封,与他同时代的山水画家时至今日已经屈指可数。龚柯一生躬耕于国画山水田园,他的作品反映着几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而呈现的时代精神风貌。

大凡与龚柯谋面者,皆以“龚老”相称,一曰资历高,二曰年岁大。已90多岁高龄的龚柯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顾问,门下高徒纷纭,名作如星汉灿烂。

“龚氏山水”墨中藏味

龚柯的作品极见中国画的传统功力,勾、皴、染、点驾驭精熟,风格典雅清新。其笔墨精到,老笔纷披,气度恢弘,观之水墨深融,变幻起伏,既得山水之雄势,又备云雾之苍茫,意境深远,因而形成了清新灵秀,雄浑博大的风格,达到了超然象外,物我两忘的境地。

外界更是评论说他的山水画既有黄宾虹的“山川浑厚,草木华滋”“黑、密、厚、重”的艺术风格,又有自己空灵洒脱,雄强秀逸的自家风貌。他的山水画以墨彩为主,朴实厚重,紫中有亮,密而不堵,坚而不板,厚而不僵,苍中有润,非常整体,又非常丰富,给人以深沉、刚毅厚重、稳定的感觉。作品重神韵,求意境,透灵气脱俗见骨,颇有内在的品味。在格调上,冲和淡远,清真高华,从笔墨上讲,非常讲究运笔和墨法,所用积墨和宿墨,苍厚古朴,刚柔相济,润而不媚。他的山水取舍得当,构图完整实处求虚,虚中有实,既不脱离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法则,又能师法自然,高于自然,传统笔墨的干湿、苍润、虚实、隐显、聚散、呼应以及渲染的变化却自然的融汇在他的作品里。

“情系灾区大爱无疆”慈善捐助活动组委会用8个字对龚柯的山水作出了评价,称其为“雄奇、秀丽、刚劲、简洁”。组委会认为,“龚氏山水”构图丰富、多变、恢弘。既有奇峰耸立也有苍茫浩荡,既具清新灵秀,又具博大雄浑。

翻看龚柯老先生的画作,就是一次荡气回肠的享受和灵魂的涤荡过程:山峰突兀,似倚天之剑,云烟缥渺,宛凌霄仙境,凝神遐想,不由得心也高了,境也高了,志也高了。

龚柯说:“他受到古都文化滋润,从儿时临摹家族人物画像及担任过开封道台的爷爷的藏画开始,便开启了他的艺术人生。”深厚的国画根底加上学贯中西的名师影响,龚柯的山水画以传统笔墨为主,兼有西画的功底表现,隐迹立形,墨中藏味,别有新意。

书画造诣与民族大爱

龚柯积极投身民族大爱事业中,他从爱国主义的角度认识理解传统绘画艺术教化社会的功能,将宋代绘画守意于“反映生活”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儒学艺术观“表意性”的理念融会颖悟,形成“龚氏山水”内涵和形式格调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元素和精神魂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平艺专在战乱中辗转迁至四川庐山。龚柯随校南下途中,将艺术生命的青春融入生活的大炼炉中,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与同学、现代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等作画于墙垣,演戏于街头。

1939年,龚柯从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并后的昆明国立艺专毕业,被中法中学聘为美术教员,并受聘傅作义为其兼职家庭美术教师。但不久之后龚柯毅然放弃月入100块大洋的高薪,辗转陕甘宁青等地宣传抗日。

1944年,国画大师、国立艺专校长潘天寿聘请龚柯任艺专讲师。任教期间,龚柯与李可染、群、赵无极等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怀抱一腔艺术报国的热血与激情,热情洋溢地挥洒自己的青春。

1950年10月,龚柯出任郑州日报社美术组组长。在此期间,他除配合抗美援朝、经济建设时期及时配发了大量的写实美术作品,并创作出建设中的人物组画,《人民日报》等媒体竞相刊发,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建设热情。

书画界评龚柯“在鱼龙混杂中为龙,在泥沙俱下中为金”。其中一层意思就是龚柯把民族大义融入作品,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大气魄,和君子喻于义的人文精神。

虚怀若谷,大器晚成

中原山水画大家龚柯先生之所以能享誉海内外,靠的不是先天禀赋,而是靠自强不息,刻苦耕耘的终身奋斗。龚柯先生懂得作为一个山水画家,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不讲究笔墨技法,是不行的,但到了一定的年龄,艺术修养是主要的。中国画作为一门艺术科学,蕴含着渊博的学问,需要多方面的修养,他不仅是一点艺术技巧的摆弄。否则,就会变成画奴或工匠,龚柯先生深明此理,他十分重视“画外功”的修炼。“搜尽奇峰打草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年龄已古稀,以满腔的热情走遍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以寻找广泛的艺术修养。古人云:“作诗功力在诗外”。作画也是如此,许多东西要到画外去找。历史上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令人百读不厌,尤能启发画家的联想和构思,使其脑海中浮现出许许多多动人画面,激发起画家的灵感和表现愿望。全面提高艺术修养,才能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才能出奇制胜,不落俗套。一个画家,如果没有较深的艺术修养,其作品就会流入浅薄,也不可能具有高雅的格调。

龚柯先生几十年来如一日,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师造化,从不人云亦云,从不盲目赶“潮流”、“追时髦”,这一点难能可贵。为师法自然,他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风餐露宿历尽艰辛。黄宾虹说过“五岳储心胸,峥嵘出笔底”,这里的“五岳”不是单指自然中的五岳,而是泛指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个艺术家只有具备宽广的胸怀,渊博的学识和全面的修养,高尚的人格,顽强的意志和不倦的追求,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我们衷心祝愿龚柯先生在山水创作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上一篇:丰收之年粮价为何大涨? 下一篇: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