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灾难的生命敬重

时间:2022-05-07 10:02:50

穿越灾难的生命敬重

2010年8月15日,今天,我们一起为舟曲泥石流灾难中死难的同胞哀悼。这已经是近4个月来第二次全国哀悼,也是两年多来第三次。2008年5月19日至21日,我们为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者哀悼;今年4月21日,我们为玉树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哀悼。今天,从北国草原,到南方边陲,从一座座城市,到一个个乡村,人们以不同方式悼念遇难同胞。

国家对国民生命敬重

制度化的全民哀悼,体现着国家对国民生命的尊重。

汶川地震哀悼日,当中国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遇难者而降下的时候,人们还对此感到几分惊奇;而如今,国旗为群体性遇难者而降,人们已经感到理所当然。国旗降下,人性的旗帜高扬;国旗降下,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正在融入国民的血液。

国家为什么存在,国家最大的使命是什么,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这些问题,平时很抽象和模糊,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能够无比清晰地显现出来:国家最大的使命,是为了保障国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个作为个体的国民和他们的生命。

把人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从汶川到舟曲,全国哀悼制度化的进程,就是这个国家越来越尊重国民生命的进程。

哀悼是救灾的一部分,我们哀悼,是为了对遇难者表达哀悼,为了抚慰生者受伤的心灵,为了强化救灾的信心,更是为了凝聚和重申生命至上和以人为本的价值。

灾难无情,人有情,国有情,只有国家和社会高扬对生命的关怀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我们才能战胜、避免和远离灾难。活着的人仍将前进,中国仍将前行。我们的哀悼更是一种祈祷,祈求舟曲人能很快走出灾难的阴影,祈祷每个国民都能平平安安地生活。

心系舟曲:为逝者哀悼,为生者祈福

无论老幼,无论职业,每一位中国人都心系舟曲,为逝者哀悼,为生者祈福,举国上下传递着一个声音:我们和舟曲人民在一起,舟曲不屈,舟曲不哭!

8月15日清晨5点28分,天安门广场下半旗,向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熙熙攘攘的来往人群中,面对记者的话筒,谁都想对远方的舟曲人民表达一份最朴素的祝愿。来自唐山的一对母女告诉记者,她们经历过唐山大地震,所以特别能够体会此时此刻失去亲人的舟曲人民是何等的悲痛,正是因为经历过这种痛苦,这对母女才特别想通过电波告诉舟曲人民,大家都盼望着舟曲百姓能早一天过上平安、平静的日子。

上午10时,武警四川省森林总队在舟曲灾区救援的185名官兵停下手中的救援工作,面向舟曲县城集体肃立,在汽笛的长鸣声中向舟曲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哀悼仪式结束后,身在舟曲救灾的官兵纷纷向灾区捐款,他们表示,灾难无情人有情,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投入到抢险救灾任务中,争取帮助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共同重建美好家园。截至下午1时,该部队舟曲一线救灾官兵共捐款15000元。武警张掖市森林支队赴舟曲参加抢险救援的100余名官兵也捐款近万元,以表达哀思。

这支部队中,很多战士都是“90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们拥有了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出生于1992年3月的甘州大队一中队战士牛向平表示:“亲身参加舟曲救灾,特别是在现场低头默哀,使我深深感受到灾难的无情,是它夺去了无数同胞的生命。从这层意义上说,人是脆弱的;但有无数军人、群众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救援,灾区群众必定能战胜困难,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

我希望他们坚强一点,人民会支持他们,有八方支援他们一定要努力,坚强地活下去。觉得以后会越来越好吧。信阳师范学院的雷燕老师说,这些天,只有舟曲的灾情最让她揪心;正是舟曲抢险的官兵,最让她感动。

雷燕:经常要掉眼泪,特别是看到衣服都没有换,鞋都没有换,那么艰苦卓绝的情况下不抛弃、不放弃,哪怕有一点生命迹象就一个劲挖。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钟妍的家乡就在甘肃,舟曲点点滴滴的消息,都让她牵肠挂肚。

钟妍:舟曲离我们家也不是特别的远,那个时候看到的情景和现在在电视上和网络上面看到的照片真的是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心里特别的难受,希望舟曲人民能够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从此远离灾难和痛苦。

著名学者舒乙先生说,面对无法抗拒的天灾,他最希望舟曲人民能选择坚强。

舒乙:作为这次重大的自然灾害的受难者我觉得他们首先就是能够坚定信心,相信一定由比较快的从这种状况下走出来,然后再想第二步就是整体的改善我们的地球环境。

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她和大家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都能远离猝不及防的灾难,不要再让生命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于丹:救助他人并不是因为我们崇高,而是因为我们脆弱,因为每一个生命都会面临猝不及防的危险,希望我们能够尽量少付出一点代价。

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的话听来多了几分理性,身为科研人员,他在哀悼日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痛定思痛,做好未来的防灾减灾。

叶培建:科技工作者最大的贡献还不在于搬一块石头,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怎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我们的认识,为防止灾害做更多的贡献,减少这种损失。

上一篇:人口超限:“狼来了”的城市寓言 下一篇:灾难背后的环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