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说课例 感悟体会心自得

时间:2022-09-12 09:56:59

阅读思考说课例 感悟体会心自得

摘 要: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小学语文课文数量众多,老师不可能带着学生去逐篇分析,深入解读,更需要一种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如果把语文课文看成是例子,那我们需要从中找出学习的一般规律来贯穿全书,让学生从阅读中进行自我思考感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以语文课文为例,进行有效拓展,将阅读融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以小见大,多角度进行有效学习。

关键词:阅读;思考;感悟;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21-01

小学语文的学习包括记叙文、一部分抒情散文、一部分议论文和古诗文,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我内心积累的多少与运用能力的高低。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从例子当中去进行课文的学习,以阅读的方式深入到学生思维当中去,采用阅读式学习提升自我能力。

一、一课一角度,一文一重点,以点带面――确定阅读思考中心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我们培养学生阅读学习课文的中心,就在于

抓住阅读每篇课文的重点,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1、阅读抓顺序,学习更轻松

以阅读的方式学习,就要抓文章的行文线索。以《观潮》为例,老师只需要教育让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潮前――潮来――潮后”的关键词,就可以去研究每个阶段“潮的样子”,学生只需要如此阅读,就可以自行去概括分析思考,“从平静、薄雾到沸腾的水墙再到恢复平静”,我们关心的就是这个重要的问题。

再例如丰子恺的《白鹅》一文,我们通过抓住总分的顺序阅读,学生就可以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角度去展开文章的阅读和查找。《鸟的天堂》我们通过作者两次在鸟的天堂的经历,去进行阅读分析思考。此外像事情发展、空间转换等顺序都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线索,而根据线索阅读可以获得需要的知识。

2、横向阅读找异同,相互比较共思考

我们可以尝试在不同的课文之间打破顺序,通过相互的结合与分析,找出相关的阅读学习思路,获得阅读后的答案。

例如《冬阳 童年 骆驼队》,学生阅读关注细节――“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粘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从而知道童年的儿童心理和乐趣,从这一点就可以通读全文,感悟其精神所在。《巨人的花园》中反复的出现冬季和春季的景色,从而衬托孩子们在花园中的重要性。

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快速阅读查找目标

详细阅读和简略阅读,都是不同的阅读学习方式,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在上述第一大条当中,我们做的就是详细阅读,通过不同的顺序或者学习重点,来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不同答案目标。此外,在我们需要的比较长的课文中,或者需要自读学习的课文中,速读能力成为我们考察的重点,特别是在以后的考试和课文学习中,做好快速准确的把握,是平常课文的学习训练重点。

1、速读抓住关键词,加强目标针对性

自读课文《电脑住宅》如果我们只需要了解其中之一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提纲的形式进行有效提问,例如我们提出“大门、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等处的电脑控制过程,我们可以迅速从每段的开头处找出关键词,然后在段后找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2、关键词语带动全文,分析只需相互比较

速读的一种思路是找出针对性的目标答案,另外一种是文章本质的快速阅读思考。例如在《杨氏之子》的课文中,其本质矛盾在于“杨梅”和“孔雀”的争论,我们文章的中心所在,只需要探究这两个词的差异就可以带动分析人物的性格角色和智慧,探讨杨氏之子的聪明。

三、阅读讨论共交流,相互思考多角度――阅读的交流分享提升

学习当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通过带动学生的学习,来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思考,阅读不是一个人的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可以获得更加多样化的收获。

例如我们可以针对课文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建议。我们还可以立足于课文之内,拓展于课文之外,形成课文内外相互比较阅读学习方式。例如老舍的《猫》的语言描写,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母鸡》等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分析思考,从而获取对于语言本质的分析,平易近人简洁而白话性的语言,提升阅读中对于文章的感悟。

综上所述,语文的学习的重点在于阅读,通过阅读的学习方式去积累知识材料,然后通过自我输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个阅读过程就是对文章重点的有效思考和分析。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不同的达成目标和效果,我们找到不同课文中最主要的学习点,通过精心的编排和思考,达到学习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明新 《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2-03

[2] 潘纪平《近20年语文教改理论与新课程标准》湖北教育2004-00

[3] 林 茅《阅读树・教师指导用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1

[4] 马中武《创新阅读 阅读版语文》朝华出版社 2006-01

[5] 张 磊 《新课程成功教师管理实用手册》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