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者应考虑到应答者思维的可能性

时间:2022-09-12 08:52:19

命题者应考虑到应答者思维的可能性

【摘要】高中化学命题时,往往只考虑如何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很少考虑学生可能的答题思维方式,造成无法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命题的效度不高,本文拟就在命题时出现的上述问题谈些做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命题思维 答题思维 有效性

在编制中学化学试题时,一般可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遵循下面的程序:立意――情境――设问。“立意”就是考什么,即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点,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要达到什么层次。“情境”就是将所考查的内容用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包装,尤其是要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材料导入,以激发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设问”是指设计问题考查学生时,方式、方法要求灵活、多样,多角度进行。通过这三个环节,一道化学试题就设计好了。那么这道题是否有效呢?一道试题是否有效通常是指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即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一道化学试题是否能有效区分出思维优劣的学生是该题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若命题者在命题时想考查学生用一般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却只列举验证就能轻易解决。则该题在效度上就大打折扣。

比如:(2012・福建卷,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NH4Cl溶液中含NH4+、Cl- 。只有前者才能产生气体,且其反应为NH4++OH- NH3+H2O显然选项中四种物质与水作用只有生成碱才能提供OH-,才会生成NH3。这是命题者想考查学生的这种较高的归纳思维能力。而实际答题中,有的学生采用验证法思考,把具体的物质代入验证仍然能得出正确答案。这就使该题在区分学生思维的优劣上没有达到目的。既该题效度不高。

再比如:(2011・广东理科综合A卷,33)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2)……(3)……(4)室温下, (填“能”或“不能”) 配制1.0 mol・L-1Ba(OH)2溶液。

其中的第(4)小题。命题者期望学生通过分析推理,抓住物质间的关系进行定量计算,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答题,想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计算的能力。而从实际了解的情况来看,有的学生采用猜测来确定答案,虽然只有一半的答对机会,但可节省大量时间。而真正去计算判断的学生则可能算错,答对率也不高。不难发现,有的学生答题思维属于低水平思维,有的学生按命题思维来答属高水平思维。故该题在选拔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方面明显不足,为无效试题。

因此命题者在命题时应解决好命题思维和答题思维这一对矛盾。命题者与学生答题其思维方式刚好是相反的。命题者往往是先有答案,即确定了要考什么,再去编制题目的。而学生答题则是先有题目,按照题意的指向去思考去找答案的。当命题者处理不好这对矛盾时,这同一问题上的正反两面就难以落在同一点上,使整个题目的考查目的难以实现,成为效度低下的试题。

还有一类题目,命题者未能按有关考试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命题,出现考生猜题的解答方式造成无法实现命题者的考试目标。

如:(2014・福州质检卷,10) 25℃时,0.1mol・L-1CH3COONa溶液pH=a,则( )

A. 该温度下,CH3COOH的Ka=1014-2a

B. 该温度下,上述溶液中水的电离度α=(1.8×10a-14)%

C. 升高温度,溶液中c(H+)增大,水解平衡常数K也增大

D. 加水稀释,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c(OH-)增大

命题者想考查学生对电离度、水的离子积、摩尔质量、密度预估、水解平衡等知识点理解和运用能力。试题前两个选项计算综合多个知识点,还要进行估算判断,颇有难度。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要通过计算解决本题,学生一般需要十来分钟,而对理综考试来说,一道选择题平均只有2分钟的时间,故很多学生只好猜一个答案。使该题的效度大大降低。考后试卷分析结果四个选项所占百分比与概率差不多也说明了这点。

命题思维与答题思维的反向是客观存在的,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命题者首先要提高命题水平。不让学生有钻空子的机会,如上述广东理科综合A卷在最后加上理由是什么,就可区别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还要加强对学生答题思维的研究。命题者若为一线教师,平时应做好习题(试题)解答情况的统计与分析。课堂提问学生时应及时把学生的解答思路进行收集整理,以便命题时能有针对性。若为高校教师命制高考试卷,则应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调研卷的命制,在充分了解本届学生的思维特点、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基础上来命制高考试卷,使试题能更加有效。

所以,命题者在命题时不应自认为想考查学生的何种思维能力。而应充分调查了解预测学生在答题时可能的思维方式方法,才能使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尽量相符合,使测试达到预期的目的,使考试具有较高的效度。真正考出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娄延果. 对中考理科纸笔测试命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年24期

[2] 杨梓生. 将应答思维引向命题者思维--例谈如何有效开展试卷讲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5期

上一篇:做一名学生喜爱的人民教师 下一篇:走进幼儿生活,放飞幼儿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