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方式在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2 05:06:53

叙事方式在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摘 要】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以动人故事、精湛技术和温暖风格在动漫界独树一帜,其成功与其各符号元素设定、叙事主线及策略密不可分。本文从符号学和叙事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宫崎骏系列动画进行归总对比,探析其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动画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宫崎骏 动画 叙事 符号 跨文化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组织或群体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动画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已日益成为各国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力军。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无疑是全球动画界的一面旗帜,由他执导的《千与千寻》、《风之谷》等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收官之作《起风了》也已于今年夏季推出。宫氏电影画面唯美,主题深刻,极具个人风格,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意识。纵观其近十年来的作品,题材极为丰富,在保留个人风格的同时不乏对自然、生命、成长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一、个性化:宫崎骏动画作品中各符号元素的呈现

1、画面:清新明快的铺展

色彩符号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突出影片个性、烘托气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宫崎骏在画面色彩和构图营造上独具匠心,蓝色和绿色是其动画电影中最常呈现的两种颜色,暗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命希望的期待。《天空之城》的浓绿大树,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唤起观众爱护自然,追求和平的诉求。①此外,宫崎骏善于运用生活化的场景获得观众共鸣。从《龙猫》开篇中两姐妹的田间嬉闹,到《借东西的小人阿丽埃蒂》系着围裙唠叨的妈妈,都充满浓烈的生活气息。

2、角色:独特鲜活的塑造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宫崎骏坚持手绘。采用传统二维构图方式勾勒形象,并采用3D技术背景增强角色立体感。宫崎骏动画角色的塑造包括单纯善良的主角,富有人性的反面角色以及隐含深意的配角。②这三类角色形象的有机结合,共同促使影片丰富和饱满。主角单纯可爱,富有正义,且多数取材本土化,给观众亲切感;反面角色的塑造另辟蹊径,不是一恶终恶,而是本性淳良;古灵精怪的配角形象随处可见,不仅增添了影片的轻松感,也为动画作品后续衍生品的开发创造市场。

3、镜头:灵活多样的安排

当前国内多数动画影片一味突出主题内涵,将注意力放在整体效果的渲染上,对细节突出关注不够,难以触动观众内心。宫崎骏善于运用各种景别进行叙事,传达相应情感。他常以远景为影片定调、抒感;用近景对人物神情姿态进一步刻画;以特写景别展示影片角色的内心变化,增加影片真实感。宫氏还常从侧面角度反映人物的沮丧及孤单,与影片结尾主角战胜困难、实现自我突破形成对比。

4、音乐:悦耳动听的衬托

音乐也是电影的重要元素之一,宫崎骏每部动画影片中都有一首极具音乐表现力的主题音乐,在令人陶醉之余升华主题,推动情节发展。他在多部作品中选择让这些音乐在恰当时刻反复出现,深化主题,保持了整部影片在氛围上的和谐与完整。《风之谷》里当主人公娜乌西卡在王虫触角的包围中、感受王虫营造出的美好家园幻象时,清新空灵的背景乐让人记忆深刻;《龙猫》中以敲击乐作为龙猫出场的前奏,营造了幽默感,将其古怪和可爱表现得立体生动。

二、宫崎骏动画作品的独特叙事策略

宫崎骏作品叙事风格上多为怀旧感伤的基调,这与其本人对远古时代及工业文明初期的怀念密不可分;在叙事策略上则突破好莱坞单纯的因果线性模式,为影片增加趣味及可看性。其动画作品可根据主题分为两类:一是自我成长主题,关注主人公个体成长,讲述他们在经历磨难后重新认识和完善自我的故事;二是人与自然主题,着力探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

1、自我成长主题:分离——挑战——归来,多闭合性单线叙述

基于这一层面展开的影片多围绕主人公克服困难、改正缺点并最终实现自我理想展开。分离阶段,影片主角离开亲人到陌生环境工作和生活;挑战阶段,主人公独自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在挑战中成长,最终获得大家认同;归来阶段,主角历经种种考验后回归自己原本熟悉的世界,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宫崎骏成长题材动画影片几乎都采用了这一叙述结构,这一方面与他受神话原型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该叙事结构也与成人仪式原型相对应,寄托了宫崎骏对于儿童发展的良好期望。

虽然自我成长题材作品多为普通的线性叙事,即作品中存在一条贯穿始终的情节线,包含一个明确的开端以及合目的结尾。③但与一般动画作品相比,宫崎骏摆脱单纯说教色彩,在散文式叙事结构下,将贯穿始终的激烈矛盾融入一次次小的闭合性叙事情节内。从叙述者角度出发,通过动画人物的亲身历程,以提问的方式将年幼主人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贯穿于成长过程中。随着故事展开不断提问,自我回答,再次提问和再次解答的过程。由此形成多个小闭合结构组成的故事主线,丰富了无悬念式的单线叙述,使影片主题内涵得到丰富,启发观众深思。④

2、人与自然主题:破坏——灾难——救赎,多线叙述并行

真正奠定宫崎骏大师级地位的是其关于反思整个人类成长的动画,在此类宏大题材的影院动画中,宫崎骏不再单纯模仿好莱坞类型片采用单线行进的叙事策略,而是加入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辨,于是每部作品都出现了不止一条的叙事主线。⑤

首先,隐藏在这类主题影片中的核心主线结构极为类似。以《风之谷》为例,情节发展围绕人们为自身利益破坏自然展开,由破坏酿成巨大灾难,最终凭借主人公的善良与勇敢化解灾难,挽救了种族或人类。其次,此类题材影片同时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线控制整个故事的宏观走向,人与人的矛盾线则是在人与自然矛盾线的支配下发展变化:将人类分成两至三方力量,各方间都存在相互的矛盾和斗争,斗争根源则是对于自然资源的争夺。于是,出现了对几条矛盾线的并行叙述,即存在于人与自然斗争隐形主线下的几条显性主线叙述。最终,随着故事的发展,多条叙述线开始趋向共同终点,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宫崎骏这种多线并行叙述的方式增加了故事情节的可看性及情节发展的复杂性,有别于单纯说教式动画,更好地吸引多年龄层次的观影人群。

此外,宫氏电影还有一种开放式结局设置的情形。在传统戏剧中,故事结局往往以封闭性呈现,疑问得以解答。而宫崎骏的故事却常在结尾戛然而止,为观众留下悬念。如动画作品《风之谷》,影片结尾虽然看上去圆满结束,王虫撤回腐海,那乌西卡复活,风之谷人民得救。但在人最终能否战胜自然腐坏问题,影片并未给出明确答案。所有这些开放式的结局不仅增加了影片的悲剧色彩,更使观影者对人性和自然展开思考。

三、经验借鉴:国产动画作品跨文化发展的突破

1、制作前期:选好主题,塑好角色

一部作品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包含人类普适价值观念的程度。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当下,真正能反映人性与人情的影片才更能打动人心。创意是动画作品的灵魂,单纯追求娱乐难以取得质的突破。普世价值观的运用对于作品跨文化传播尤为重要,通过传达不同观众群体普遍认可的观念,满足相异年龄层次受众的心灵需求。宫崎骏的动画作品恰恰很好地践行了这一法则。

其次,角色塑造方面灵活生动。人物的塑造可借助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许多成功的动画作品都包含鲜明的民族风格,通过动画作品传播本国价值观念。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在动画形象的塑造方面大可不必局限于模仿甚至照搬早已反复出现过的形象。应赋予动画新的内涵,通过积极创新和改版,塑造令人喜爱的形象。

2、制作中期:多种叙事符号相互配合

影片跨文化传播的成功除了确定核心主题及关键角色外,制作过程中各种外在因素和叙事策略不可或缺。其中包括影片场景的选择、背景音乐的配合以及细节镜头的展示。我国动画作品在场景选择上较少添加异域背景。想要使作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可以适时添加具有独特风格的背景元素,为观众带来新鲜感。《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带着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以及《红猪》里对意大利风土人情的描绘,都为影片海外传播做出贡献。

影片音乐元素的配合同样十分关键。音乐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渲染了主题,也成就了乐曲本身的跨文化传播与推广。例如《天空之城》的主题曲已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类专题片甚至话题类广播节目的背景音乐。

最后,精心刻画细节,增加真实感。尽管动画作品里多数形象只是虚拟的存在,在特效运用的管控方面也相对宽松,但毕竟面临的主要群体对象是少年儿童,过多特效只会将其注意力转移到特效本身,而较少思考作品带来的反思。宫崎骏则在细节描绘方面极为用心,利用不同景别和拍摄角度,使影片细腻独特,打动人心。

3、后期推广:多方宣传,加强多平台合作

动画产品由于本身角色的生动性,后续产品拥有很好的开发市场。宫崎骏在动画作品中塑造了各种生动的角色,由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制成的玩具也广受青睐。此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市场,为影片的宣传和推广增加砝码。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大量兴起,这些平台不仅成本低廉,还能营造良好的声势,为我国动画作品的多渠道开发打下基础。在动画上映前期可针对影片内容制作出不同风格的宣传片,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后期根据观众对影片形象喜爱程度进行动画产品玩具开发和销售,从而打造出一整套多平备运行的营销机制。

我国动画产业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肩负对本土文化传播的重任。在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找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坚持原有文化特色,积极借鉴优秀动画作品成功的创作理念进行大胆创新;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增加动画作品的深度,拓宽收视群体市场。最终通过动画作品的多渠道宣传,共同为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打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李蓉,《宫崎骏动画片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解析》[J].《中国报业》,2013(1)

②赵明,《宫崎骏电影动画中的角色研究》[J].《美术大观》,2012(12)

③⑤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④尚华楠,《试论宫崎骏动画的叙事风格与人物塑造》[J].《电影文学》,2013(1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

责编:周蕾

上一篇: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探析 下一篇:1919—中国艺术摄影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