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9-12 03:36:41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一、引言

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业务管理是银行的初级管理形式,而风险控制是银行高级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银行的各种风险管理活动中,内部控制是一种最重要的行为。根据美国COSO委员会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概念: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具体包括五个要素: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同样,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内部控制也是一种最重要的风险管理活动,其根据目的在于风险控制,因而在我国银行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4月公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指出: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是金融机构为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涵盖各项业务活动、涉及内部各级机构、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指引》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防范经营风险;第二层次是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记录的完整真实和经营环节的规范;第三层次是为实现经营目标和经营效益提供合理保证。

因此,内部控制在本质上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为保证管理有效、保障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准确、真实,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以及鼓励遵守既定的管理政策而采取的所有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内部控制有效地降低了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减缓了银行风险的损失,提高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具有全面的促进功能。

二、模型推演

(一)基础理论分析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很多控制要素,并且各控制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也随着控制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同样,风险控制能力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对各种风险的控制能力,并且风险控制的方向也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由于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因果效应,因此,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在微观传导路径上必然对风险控制能力的各个要素存在着一定的激励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可分为四个要素: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执行、内部控制反馈和内部控制环境(张同健,2008)。内部控制设计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内部控制执行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内部控制反馈是指国有商业银行根据内部控制执行的经验对内部控制设计进行的修正和优化,而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平台的建设和改造。

根据国际银行业的实践经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类,同时还有流动性风险等其它次要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基本上是针对三类主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是指信贷资金安全系数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企业或个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原意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致使银行贷款无法收回,形成呆账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各要素变化的不确定性而给银行资产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日常运作中主要由汇率、国际游资冲击、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等因素所引致。操作风险是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损失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该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体系可分为四个要素:操作风险控制能力、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和综合风险控制能力。其中,综合风险控制能力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风险具有控制功能的综合管理能力(张同健,2008)。

(二)研究假设提出设内部控制设计要素为ξ1、内部控制执行要素为ξ2、内部控制反馈要素为ξ3、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为ξ4,同时设操作风险控制能力为η1、信用风险控制能力为η2、市场风险控制能力为η3、综合风险控制能力为η4,则根据基础理论分析的内容,得研究假设如表1所示:

(三)测度体系分解内部控制设计要素(ξ1)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X1)内部控制的设计符合职责分离的原则;(X2)内部控制设计中存在健全的激励政策;(X3)独立的审计制度;(X4)管理层和业务层均有明确的内控措施。内部控制执行要素(ξ2)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X5)每个机构、部门、岗位均有明确的职责;(X6)内审部门具有高度的权威性;(X7)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具有高度的独立性;(X8)存在完备的应急制度。内部控制反馈要素(ξ3)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X9)存在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X10)存在有效的定期审查制度;(X11)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修正;(X12)内部控制的方向与潜在风险的演化方向相一致。内部控制环境要素(ξ4)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X13)完善的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机制;(X14)完善的信息系统;(X15)组织结构的适应性;(X16)完善的董事会监控制度(张同健,2008)。

操作风险控制要素(η1)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Y1)管理层自律意识逐渐增强;(Y2)操作风险的识别能力逐渐改善;(Y3)操作风险数据库建设逐渐规范;(Y4)专业操作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渐提高。信用风险控制要素(η2)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Y5)审贷程序逐渐健全;(Y6)客户信用调查制度逐渐完善;(Y7)贷款评估机制逐渐完善;(Y8)贷款稽核机制逐渐合理。市场风险控制要素(η3)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Y9)合理的资本充足率的维持;(Y10)市场预测能力的提高;(Y11)VAR技术的改进;(Y12)宏观经济趋势的识别与判断。综合风险控制要素(η4)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Y13)风险信息披露的公开性逐渐显著;(Y14)风险计量能力逐渐提高;(Y15)风险监督机制愈加完善;(Y16)信息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强(张同健,2008)。

(四)研究模型的确立 根据研究假设与测度体系的内容,确立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模型检验

(一)技术思路本研究已建立起包括4个内生潜变量(ξ1至ξ4)、16个内生指标(X1至X16)、4个外生潜变量(η1至η4)、16个外生指标(Y1至Y16)、 16条因果路径系数、6条相关路径系数的结构方程模型。因此,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全模型检验方法实施本研究的假设检验。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是统计方法中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所以也称为协方差结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是: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测量误差;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容许更大的弹性,即可以考虑高级因子,或者处理一个指标从属于多个因子;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

结构方程分析主要是一种证实行技术,而不是一种探索性技术。尽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也涉及到一些探索性的因素,但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确定一个特定模型是否合理,而不是将其用来寻找和发现一种合适的模型。能否证明模型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就已经可以达到模型检验的预期目标。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七点量表制对32个观察指标进行行业调查,在全国范围内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核算单位中选择样本300份,调查对象全部为各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与业务骨干。这些样本分布于京、津、沪、陕、豫、渝、皖、甘、新、滇、川、粤、苏、浙、湘、蒙等16个省市自治区,可以认定在地域上能够有效地代表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的分布情况;其中中国工商银行80份、中国建设银行80份、中国农业银行70份、中国银行70份,可以认定在结构上能够代表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分布情况。通过电子问卷、邮寄问卷、电话采访、面谈等形式,向300家调查对象寻求数据支持。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数据282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4%,满足调查研究中样本回收率不低于20%的要求。

(三)实证检验本研究采用LISREL8.7进行全模型检验,得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г)如表2所示(阴影部分为缺乏显著性的路径系数):

同时得拟合指数列表如表3(修正后):

所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无需继续进行模型修正(其它相关验证结果在此略去)。

四、研究结论

第一,根据拟合指数列表可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管理实践上对操作风险控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促进功能,直接增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控制能力。

第二,从效应矩阵列表可知,内部控制反馈要素对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存在着显著的促进功能。因此,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内部控制要素而言,内部控制反馈具有突出的管理优势。

第三,从效应矩阵列表可知,内部控制行为对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缺乏显著的促进功能,即内部控制行为目前没有在操作风险控制过程中产生实质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呈现的严重缺陷。

第四,综合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战略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功能拓展空间。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挖掘内部控制的潜力,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同健、张成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控制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张同健、胡亚会:《基于数据调查的国有银行内部控制测评模型经验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19期。

[3]张同健:《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测度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1期。

[4]张同健:《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模型实证研究》,《贵阳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7BJY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基于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合理性探析 下一篇: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封闭式基金价格波动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