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研究综述及最新进展

时间:2022-09-12 02:57:57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研究综述及最新进展

摘要:文章按照分析的层级和对MNC概念化两个维度,回顾评析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研究所经历的4个阶段。回顾研究发现,随着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不断成熟,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将研究焦点从关注跨国公司整体转移到其海外子公司层面,一些海外子公司在公司网络申的战略性作用不断增强。此外,对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它们的演化和融合趋势日渐明显。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外子公司研究的最新进展,即下属单位角色发展、下属单位创业和逆向护佑研究。

关键词:海外子公司;角色发展;下属单位创业;逆向护佑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5-0026-05 收稿日期:2008-11-11

以西方跨国公司成长扩张为考察对象的跨国公司研究,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而且,随着近年来外部环境动荡复杂性的增加,跨国公司的理论也出现了重大新进展。所以,对这一理论的既有及未来研究进行评述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一、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研究脉络

按照现有研究对MNc分析的层级以及概念化特征,可以将现有的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研究分成以下4个比较明显的阶段。

(一)传统的结构――战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前,秉承Chandler(1962)提出的结构跟随战略的观点。关于多业务公司的研究主要强调战略和结构的适应,遵循着典型的“环境――战略一结构”范式,其主导思想在于为遵循某种战略的母子公司寻找合适的组织结构。根据Galunic&Eisenhardt(1996:256-257)的总结,这一时期的研究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强调公司层适合(Rumclt,1974)和强调战略经营单位层适合(Porter,1980)两种类型。这些研究的对象是跨国公司整体。并没有将下属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进行考察。出现这种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多元化而形成的公司中,母公司是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在这种市场寻求的快速复制式的公司扩张中,所利用的正是公司在母国所建立起来的非地域限制的企业特定优势(FSA)。因而,战略性的研发以及决策系统都保留在公司总部,在下属单位层面很少有战略决策的能力,也不允许有创业家活动。在这种层级控制之下,下属单位在公司普遍影响力有限,并被看作是同质化的战略“执行者”,或者简单的“分支机构”,其角色属于“运作”层面的,而非“战略性”的(Hedlund,1986)。

(二)第二阶段: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研究

在20世纪踟年代前后,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从跨国公司内部来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因而将管理研究的焦点转移到母子公司关系上。从图l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研究已经将分析的层级推进到了下属单位的层面,这个流派已经意识到了下属单位有相当的影响力,母公司在某些情况下要根据不同的下属单位的关系性质制定计划,并且在决策时可能需要下属单位管理层的参与。而且这也是第一次将下属单位当作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进行研究。

Hedlund(1980)对6个瑞典的跨国公司进行考察后发现,现代跨国公司必须在思想规范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对下属单位的控制和整合,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依靠层级命令或者是所谓的无形的手的内部竞争。Gates&Egelhoff(1986)则通过大样本调查欧美跨国公司发现,母公司对下属单位采用集权方式来管理受到外部环境、母公司和下属单位层面环境的影响,其中,母公司层面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要大于下属单位层面的因素。

可以看出,尽管上述学者不同程度认识到下属单位的作用,但是仍然坚持的是层级概念,其在本质上考察的是母公司对于海外下属单位业务组合的控制,集中关注在决策过程的集权化和正式化。而Bartlett&Ghoshal(1986)将母子公司关系学派的缺陷归纳为“联合国模式假想”和“总部层级综合症”。

(三)第三阶段:MNC过程学派

Hedlund(1980)的研究中就已经开始对层级制观点提出了质疑,之后,他在另一篇文章中直接提出了异质化特征的跨国公司概念。Hedlund(1986)指出,这种跨国公司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异质化MNC有许多中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竞争优势的基础不再在任何一个国家,而是在许多国家。第二,下属单位的管理者同时也被给予了战略性的角色。不仅为了“自己的”公司,同时也为了MNC整体服务。第三,这些中心是不同类型的,异质性的。第四,跨国公司选择的监管方式应该具有弹性。这样,以Hedlund为代表以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为基地,形成了跨国公司研究过程学派的欧洲阵营。

过程学派的另一个研究阵营在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Bower(1970)。他采用更加管理学的方法。将分析的层级推进到公司内部,考查MNCs内部的管理层行为和战略性过程,形成了过程学派研究的美国阵营。之后,Burgelman(1983)在对一个跨国公司内部的6个内部创业项目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组织内部战略层面的选择机制对于公司内创业成功的过滤影响,进一步完善了Bower的过程框架,形成了著名的B-B战略管理过程模型(Noda&Bower,1996)。1990年Prahalad&Hamel发表在HBR上被广为引用的讨论核心竞争力的文章,被认为“对全球化竞争力基础的重新定义,不再是资源利用,而是转向了技能开发和利用”,都在强调“在过程中组织能力的重要性。”总体来说,过程学派的研究比较松散,但是“该理论前进的每一步都在尝试着挑战、扩展、丰富前进的阶梯。”

(四)第四个阶段:下属单位角色的研究

随着对跨国公司内部差异化网络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开始将研究的层级转移到下属单位层面,考察下属单位的角色差异。相对应的英文描述很多,比如Mandate、Charter、Mission,或者是下属单位Strategy,但是都可以将之归拢到下属单位角色(Role)的研究之下。相关的研究较早出现在加拿大,比如White&Poynter(1984)。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国内担心跨国公司在本国的扩张会控制本国的经济命脉,急于找出本国的子公司也能扮演战略性角色的证据。之后,不少学者都加入了这一研究中。

总体来看,关于下属单位角色的研究大致形成了这样几个框架。第一个,也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就是整合――回应(当地化)框架。在早期提出雏型的基础上,Prahalad&Doz(1987)正式的描述了整合一回应矩阵,后来这一矩阵在Roth&Morrison(1990)以及Johnson(1995)的实证分析中,得到了论证。Jadllo&Martinez(1990)按照整合一回应框架,就MNCs的下属单位在公司整体战略框架内所扮演的

差异化角色的特征提出了著名的I-R框架。后来,Taggart(1998)在二位学者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低整合度――低回应度类型的下属单位战略。但是他本人也承认,采用这种战略的下属单位只是临时采用之,一旦意识到这种战略的不利影响,它们会向其他战略演化。而且他也指出,是否一定能够观察到奉行这种战略的下属单位,也存在国家与国家的区别,比如Jarillo&Martinez(1990)在西班牙企业中就没有观察到,但是,他在英国企业中就观察到了。

另外一个影响力也比较大的是Porter(1986)提出的构型――协调框架,得到了Roth&Morrison(1992)的响应。而Birkinshaw&Morrison(1995)则在整合上述两个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类型的下属单位角色。Gupta&Govindarajan(1991,1994)突出强调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按照下属单位所采用的知识流动模式(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或者作为知识的提供者),二位学者将跨国公司中的下属单位扮演的角色分为4种类型。这是一个完全站在下属单位层面,立足其战略性资源而提出的一个框架。

国内一些学者则采用了与上述研究完全不同的角度,更多表现为对国外研究的综述和验证。薛求知等(2005)对海外子公司的定位演化进行文献综述发现,上述关于角色的研究,几乎都可以分成两个角度,即母公司视角的指派定位和下属单位角度的定位。而赵景华(2001)的实证调查研究也被看作是母公司视角的指派定位研究。这种简化性的划分尽管能够突出的区分开不同研究框架中的下属单位的作用差异,但是却忽视了下属单位角色实际上是母子公司之间互动的结果这一重要的事实,自然也难于从对国外已有研究的考察中发现新的方向。

二、海外子公司研究主要依据的理论

从海外子公司的研究脉络中不难看出,其跨越了跨国公司研究、国际商务研究和战略管理研究等多个研究领域,学者们所依据的理论也随着这些领域理论研究的演化而演化。总体上来说,这种演化按照其研究焦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母公司聚焦”型,这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委托理论以及资源依赖理论;后期则主要表现为“下属单位聚焦”特征,主要包括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当然,这种前后阶段的划分主要是反映了这些理论在跨国公司中开始应用的时间,实际上,从近年海外子公司的研究来看,理论自身以及相互之间的演化和融合趋势日趋明显。

(一)交易成本理论

早期的MNC研究中大量整合了交易成本方法,强调MNC的出现是为了跨国转移资源,并将国际化经营的成本最小化的经济有效的机制。应用到MNC背景下,交易成本理论在本质上关注MNC层面的分析,传统上假定企业专有优势来源于母国,并在全球范围内被利用,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采用这一理论的思想。

(二)委托理论

理论在MNC中的应用。本质上是从委托―人的框架来描述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Eisenhardt,1989)。而最近更常被用在研究多业务组织,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的研究中,用以作为监管机制和激励性薪酬模型的理论基础。当下属单位管理层因为自利或下属单位的目标与母公司不一致时。问题就出现了。为此,母公司可以有两种方法解决问题,一方面利用监管控制机制,包括人员外派和官僚制度,另一方面则利用薪酬激励。

尽管有学者认为理论是考察母子公司关系的一个有用的角度,但是O'Donnell(2000)的研究证明了理论“提出了仅仅是支离破碎的研究该方面问题的观点”。由于过于强调成本的存在而加强控制,恰恰压抑了下属单位的创新性和企业家精神,使得母公司很难充分利用下属单位独特的知识和竞争力获取最大的收益。它们主要仍然坚持着“母公司聚焦”的观点。因而,它一般被认为研究公司层面的控制最为合适,而对下属单位层面的分析应用价值有限。

(三)资源依赖理论(RDT)

另外一个传统的理论方法,最初被应用到MNC层级上的,就是资源依赖理论。这个模型的本质观点就是拥有或者控制着关键资源的团体能够让另一个团体形成对自己的依赖。最初的时候,资源依赖理论主要用来考察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比如供应链中供应商、顾客和企业之间的权力关系(cool&Henderson,1998);现在,资源依赖的逻辑被用来解释MNCs作为一个整体对海外市场环境中的稀缺资源的战略性相互依赖性(Yuchtman&Seashore,1967)。

(四)网络理论

网络理论继承了资源依赖理论中水平依赖关系的思想,但是更加活化了资源依赖的逻辑,并将之应用到考察公司系统内部建立的关系。它来自于社会资本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Barnes(1954)和Bott(1957),但是直到1970年代以来,社会网络学派才逐渐形成。在跨国公司研究中,网络的概念可以追溯到Pedmutter(1969)的全球观点、Hedlund(1986,1993)以及Bartlett&Ghoshal(1989)的差异化网络观点。

这样,MNC网络方法代表着一个清晰的从双向、层次的观点向更加异质化的观点转移。将MNC看作是一个由一组地域上分散的半自主性实体构成的集合。网络观点在本质上强调,下属单位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一个附属实体。MNC网络概念将MNC网络内部不同地理区域的资源和能力的开发以及内部转移提上了重要地位(Ghoshal&Bartlett,1990)。在这方面,网络方法本质上标志着“下属单位聚焦”研究的开始。除了对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内部网络(比如,Andersson et al,2007)进行考察外。在最近的实证研究中,网络理论还被用于考察下属单位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Andersson et a1,2002)。

(五)资源基础理论(RBV)

在早期的跨国公司研究中,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其海外子公司能够在所在国市场中克服海外竞争劣势,建立竞争优势的部分原因。这是将母公司看作是MNC内部惟一能力来源(Birkinshaw&Morrison,1995)的母公司聚焦观点。而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于母公司单一优势来源地位的威胁。有一些研究表明,MNC利用在某个地方获得或者收购的资源来在其他地方创建竞争优势(McEvily&Zaheer,1999)。这些研究认为,海外下属单位对于MNC的国际化竞争至关重要,形成了战略性资源和能力的重要来源,而有的学者直接就将海外下属单位操作化为资源的组合(Birkinshaw et a1,1998)。这也是现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理论以外,还有的学者(比如Kogut&Zander,1993)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讨论跨国公司存在的理由,并认为这种转移与跨国公司的演化理论是一致的,这被其称为跨国公司演化理论。

三、海外子公司研究的最新进展

根据以上对海外子公司研究脉络以及基础理论的回顾,可以看出,学者们越来越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子公司层级上,并接受MNC内部的下属单位具有差异性这样的观点。具体来说,这些最新进展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角色发展的研究

关于下属单位角色发展的研究最早由Prahalad&Doz(1981)提出,Paterson&Brock(2002)将下属单位的角色发展看作是未来关于海外子公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日趋成熟,下属单位开始从能力利用型角色,转变为公司“能力创造型”角色(cantwell&Mudambi,2005),比如,Frost et a1,(2002)研究跨国公司外国下属单位中出现的“卓越中心”。

国内学者赵景华(2001)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问卷调查发现,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角色演化存在角色间演化和角色内演化两种形式,角色间演化包括:生产基地型子公司向市场开拓型子公司转变的战略趋势,销售利润型子公司司向市场开拓型子公司转变的战略趋势;角色内演变则是指市场开拓型子公司存在向寻求利润转变的战略趋势。

(二)下属单位创业研究

作为对下属单位角色发展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将公司创业研究与海外子公司的研究相结合,对海外子公司内部的创业现象进行考察。这一方向上,并行出现了一些研究,集中关注在概念界定、前因和后果的考察。Verbeke et a1,(2007)在对Birkinshaw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将公司创业研究应用到下属单位创业中,提出下属单位创业的两种类型,并认为因为这两种创业活动在决策过程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这样,能够推动或阻碍这两种活动的因素也是不同的。Liouka(2007)则认为下属单位的创业驱动力是对当地环境中的机会识别,这样,以RBV理论为基础,她通过实证调研考察了影响海外子公司进行机会识别的因素,以及这种机会识别产生的结果。

(三)逆向护佑研究

上述两个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将分析的层级局限在了下属单位层面。实际上,无论是下属单位角色的发展还是下属单位的创业行为,其成功都离不开与母公司的互动,这也是保证海外子公司仍然被保留在公司边界内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站在下属单位角度,如何在战略上逆向影响母公司,如何将下属单位优势转化为公司专有优势,也是一个现在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将之归纳为逆向护佑研究。在这方面,现象多于理论研究,需要将理论的推演与更多的实证调研结合起来。

Birkinshaw et a1,(1998)认为,下属单位能够对公司专有优势的形成做出贡献,并提出,下属单位的资源如果是非地域局限性的、地域专有的、被公司层识别到,并得到了效率验证的话,那么下属单位拥有的优势就变成了公司层面的优势。Ruaman&Verbeke(2001)则总结归纳出跨国公司构建能力的10种模式,其中有3种来自于下属单位形成的优势的转化。

在跨国公司的经营实践中,随着下属单位微观谈判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正在改变着母公司“实际执行的战略”(Drreabcher&Gammelgaard,2006)。与传统的战略方向改变不同,这种改变的力量是自下而上的,本研究将之称为逆向护佑。不过,这一方向的研究有待进行更多的实证观察。

综合以上,本研究详细的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研究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总结,并认为关于海外子公司的研究已经将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了下属单位层面上,并普遍都接受了MNC内部下属单位差异化的观点。具体来说,最近几年来的研究新进展主要包括3个,即下属单位角色的发展、下属单位创业,以及这两个研究更深一层的逆向护佑研究。

上一篇: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演化路径与治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