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时间:2022-09-12 02:18:28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摘要】 利用31个省市在2005~2007年的数据,结合预防性储蓄模型来定量分析和验证城镇住房改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影响不显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差和城镇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对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正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城镇住房改革;预防性储蓄

一、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就开始了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其中1998年的福利分房制度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在我国已实行了几十年的住房实物福利分配这一体制的终结,彻底完成了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转变。住房改革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引致了商品住宅价格的过快上涨。在1997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只有1790元/平方米,到2001年上涨到2017元/平方米,年均上涨幅度为2.5%。在2002年之前,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持续上涨,但涨幅较小。2002之后,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进入快速上涨阶段,短短6年就从2002年的2092元/平方米涨到2008年的3576元/平方米,年均涨幅是11.8%,远远高于2002年之前的上涨速度。商品住宅价格的的快速上涨使得城镇居民的购房能力下降,为了购房人们不得不增加储蓄的数量。分析和研究住房改革,伴随而来的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如何解释这种影响,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预防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是居民储蓄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很多国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预防性储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理论方面,主要是分析预防性储蓄的原因。Leland(1968)最早对预防动机的储蓄模型进行分析,他认为储蓄主要是为了防范未来不确定的劳动收入所带来的冲击。Deaton(1991)及Carroll(1992)结合预防性储蓄与流动性约束假说提出了“缓冲存储”模型。更多学者则试图从实证角度对预防性储蓄做了大量研究。Carro(1993,1994)使用美国收入时间序列分组数据和消费支出调差数据,用各收入组间的方差代表风险,其研究结论也证明了预防性储蓄假说。Engen、Gruber(1997)和Lusardi(1997)发现了显著的预防性储蓄的证据。结合预防性储蓄理论建立相应的模型,采用经过处理的31个省市的横截面数据来验证该模型。建立的计量模型如下:

S=?茁0+?茁1Sy+?茁2SH+?茁3PH+?着(3-2)

式中,S―城镇居民人均储蓄额;Sy―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SH―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的标准差;PH―城镇商品住宅的人均价格;?着―随机误差项。回归结果如下:

S=3018.639-1.058Sy+6.930Sh+5.810Ph(3-3)

(1.108) (-0.282)(0.260)(8.067)

R2=0.857,Adjusted R2=0.841,F=54.089,D.W.=1.216

从回归结果可看出,截距项不显著,经检验,选定变量Sy和Ph。再进行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S=6.004Sy+5.159Ph(3-7)

(3.220) (7.523)

通过该模型,可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和城镇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对城镇居民人均储蓄有显著影响,说明中国城镇居民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城镇住房改革形成的高房价预期使得城镇居民更多的储蓄。

三、结论

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预防性储蓄模型,利用经过处理后的31个省的横截面数据对预防性储蓄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1998年的城镇住房改革产生两个直接后果: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大幅增加,高房价及持续上涨的预期。通过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和检验,发现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影响不显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差和城镇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对于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有正的显著影响。因此,在城镇住房改革影响城镇居民储蓄的两条途径中,主要是通过对居民形成持续高房价预期来实现。(2)通过31个省市的横截面数据,发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确定性会使居民进行更多储蓄;同时在中国的背景下,城镇居民还面临着持续过高的房价,房价的这种持续上涨的态势使得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一步增强。因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确定性及持续的高房价的共同作用增强了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动机。

参考文献

[1]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金融研究》.1999(6)

[2]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0(11)

[3]Caballero,R.J, 1990,“Consumption Puzzles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5,pp113~136

上一篇: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背景及就业政策 下一篇:“蓝海战略”理论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