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感悟

时间:2022-09-12 10:30:06

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感悟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作者阐述了自身对高中教学新课改的感悟。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 创新性学习 思维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高中数学教师除了要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更重要的职责是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走到自主学习的轨道上。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新课改更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决策者,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创造的机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推导数学结论,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来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教师应尽量少讲一些,多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教师绝不和盘托出,这样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因为过于预设和封闭,使课堂变得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良好教学关系的形成。

1.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经历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充分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促进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落实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1.高中数学课程要体现大众数学的理念,学校和教师应该相信学生能学好数学。因材施教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手段,对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

2.开展创新性学习需要有时间的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创新性学习,教师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尝试各种学习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设置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学习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数学课上主要是学习间接的数学知识,因此,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要适当进行改进,让它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因素。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活动,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

3.数学知识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载体,解决数学问题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途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逐步形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以上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基础的。要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学习数学家的创新精神,领悟数学文明的深刻内涵。通过各章节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逐渐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而应该贯彻落实到数学教学全过程中。《标准》规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普遍开展“数学建模”、“实习作业”等活动,要切实予以实施。一些教师怕时间不够,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实践和建模活动,这就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

总之,新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都应该建立在学生爱学、想学、乐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为他们将来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也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下一篇:随性之文 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