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文曲――《陈隋》

时间:2022-09-12 07:05:38

摘要:琵琶是中国极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以其丰富的演奏技法与独特的表现力,堪称为弹拨乐器之首。在乐曲的表现手法与风格上,基本上有武曲、文曲之分。琵琶文曲,多在左手的表现上琢磨,格调清丽秀美、优美简朴,具有抒情性与写意性之特点,常以优美的旋律表达内心身处的倾诉,表现出令人向往之意境。本文将通过对《陈隋》从它的创作历史、演奏技巧、演奏音色、情感表现等来分析它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风格;文曲;文套

琵琶文曲指的是以抒情优美,简朴动人的旋律来深刻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生动展示令人向往的意境的乐曲。代表曲除《陈隋》外还有《洵阳月夜》《月儿高》《塞上曲》《青莲乐府》等都属于琵琶文曲。《陈隋》亦名《陈隋古音》(李芳园琵琶谱)《汉宫秋月》(曹安和演奏谱),是琵琶文套曲。“陈”“隋”分别指南北朝时期的陈朝与隋朝,既指陈隋两位荒淫无道的末代皇帝陈后主陈叔宝与隋炀帝杨广,这两朝末代皇帝在位时都曾大兴土木,筑造迷楼,一再大量的索选民间美貌少女,充役宫中宫外,百姓怨恨不绝。被选入宫的少女,既失去自由,又任凭驱使,命运操纵在帝王之手,楚楚弱女,怎能抗拒?古代琵琶家依此题材创作了这首琵琶曲,用以揭露两位皇帝的荒淫无道的行为,同情宫女们哀怨苦闷之心情。《陈隋》“是为宫中行乐之曲,然而其背后却暗藏着不同之悲欢情景。宫女被选入深禁,即使在载歌载舞之际,终亦无法摒除其悲愁凄楚之情绪”这是沈浩初先生对《陈隋》音乐形象的概括,该曲表现的是身居宫廷的宫女在为皇帝歌舞表演时,优美的舞姿中暗含着忧郁的哀怨之声。

《陈隋》采用了我国民间器乐传统的多段体结构,它与南北朝时期的清乐大曲较为相似:

清乐大曲是“相和歌”“清商乐”的最高形式。在陈隋时期流传盛广,主要演唱于皇家贵族和文人志士休闲生活和宴享场合,表演者主要是女性(女伎)。这恰好说明《陈隋》是宫中行乐之曲,是在陈,隋两帝的宫内侍宴时所演奏的乐曲。由于清乐大曲是有歌有舞,有乐队伴奏的较复杂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清商乐又是当时北方的“相和歌”及其它音乐形式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在作品中能领略到具有南北风格的歌舞场面。

《陈隋》全曲由引子、一、二、三、四和尾声构成多段体结构,保持原曲的A羽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抒情、委婉深沉、真挚感人,表现了我国古代宫女哀怨凄楚、细腻、含蓄,渴望超脱的内心感受。

引子的结构有15小节。1―5小结缓慢的音调是诉说性的,仿佛一位饱尝人间辛酸的宫女回首往事的复杂心情。第4小结左手连续奏出la,好似滴滴泪水缓慢而下;6―15小结以叙事性音调为主,右手在5―10品出贴三,四弦奏出空旷,遥远飘逸的旋律;引子的结束用低沉的泛音之后再加上右手轻轻敲击面板把人们带入回忆和向往的境界之中。

第一段从弱拍起,16―22小节仍具叙事性特点,旋律以古朴的风格,推拉弦内在的韵味奏出。23―29小结是该段也是全曲最有特点之处,左手用“带起”奏出旋律,同时右手“摘”第四弦作为伴奏,作曲家在此将复调音乐的创作思维与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旋律具有多声性特征,丰富了音乐的织体,突出了作品的“新”意。

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主题基本相同,也是全曲的核心主题,分别在琵琶的二、四弦上奏出,旋律线条起伏不大,只在三四度之内游动。作曲家在原曲推拉弦技法的基础上加入上下滑音的技巧,模仿古琴的韵味,使旋律不仅具有优美,抒情的古典美。同时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怨之声。《陈隋》这首曲子是“宫中行乐之曲”尤其在第二、第三中最为典型,整个第二、第三段音乐形象既有统一又有对比,仿佛一幅精美的古代宫廷舞蹈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第四段是全曲的高潮,采用引子的部分素材来进行发展,音乐由慢渐快,左手的“打音”“带”和右手“恰分”表现了从缓慢起舞到积聚的旋转的过程,各种不同舞蹈姿态的交替变化,与前面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渐慢进入尾声。这段表面上是描绘陈后主,隋炀帝在饮酒时听歌看舞的兴奋心情,而实际上左手的多种吟法与打带,推拉奏法和右手对音量,音色方面控制的多种变化的演奏中,着重地反映了众多宫女、歌女、的悲愁凄楚心情达到高潮,但是,由于处于当时的封建时代,她们想反抗,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那是非常渺茫的事情,这段音乐反映了她们在这种状况下的一种彻底失望,只好听天由命地在歌舞中任凭驱使度过一生的心情。

尾声与第四段对比鲜明,但又有内在联系,两段衔接自然,旋律简单却富有内涵。左手同时“打”四根弦,非常具有独特性,紧接着右手用“滚”“琶音”奏出背景音乐,衬托着右手用“带起”奏出的上声部旋律,这似乎是作曲家有意识地模仿清商乐的“送声”来达到“和”的效果,使音乐变得朦胧模糊,慢慢使人从音乐中回到现实中来,体现了作曲家继承传统的个性。尾声的最后6小结与引子遥相呼应,给人以静谥辽远、余意未尽之感。

《陈隋》表现伤感之情主要体现在左手的“推、拉、吟、揉、滑音、打音、擞音”以及右手对音量的触弦位置的变化,这些技巧在琵琶文曲中最为常见,在该曲中使用得更加频繁,尤其是打音、擞音、带音都属于“虚音”而双手配合弹奏的吟、揉、推、拉、泛音、轮指等都属于“实音”。《陈隋》这首曲子就充分发挥了琵琶文曲的这些演奏特点,巧妙地将“虚音”“实音”结合交错运用,表现出细腻、委婉、似怨似恨的情感。

总之,《陈隋》是一首委婉如歌、优美动听的叙事曲,它把舞蹈的古典美与内在的忧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语言洗练、结构严谨,作品极赋生命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曲子的真正内涵被人们理解时,传统的宫廷音乐会为更多的现代人所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李景侠.《中国琵琶演奏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1

[2]庄永平.《琵琶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

[3]林石城.《琵琶名曲浅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1

作者简介:

杨丹,硕士研究生,合唱器乐指挥方向。

上一篇: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下一篇:钢琴演奏中“感性”与“理性”之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