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朗诵范文

时间:2023-10-31 11:59:20

琵琶行朗诵

琵琶行朗诵篇1

一、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刻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具体从以下方面做起。

1.加强诵读指导,以朗诵激发兴趣

诗言志,歌缘情,诗词的“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尤其是古典诗词,它的语言凝练生动,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透过字表深入诗内的韵味,从而把握诗歌的精髓。因此,在教授古诗词时,我特别注重朗读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也能较准确地朗读。在充满情感的朗诵中,他们既能感受到来自诗词的情趣,也能自我陶醉,这样就为他们乐于走进诗词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

在教学《琵琶行》时,我就做了细化的朗读指导,如文中的“寻声暗问弹者准,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相邀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其中“弹者谁”和“欲语迟”要读出凝重的语气;“重开宴”一句要有兴致重回的感觉,且略有喜色;“千呼万唤”要强调,读重、慢;“半遮面”要略轻、慢,有羞涩感。经过这样细化的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就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且能立刻从节奏、停顿、舒缓、音调、轻重的变化中大致体会到作品的情感。这时若能以学生领悟到的情感为契机,引导学生追问文章是通过哪些内容,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来凸现这种情感的,这样对一首诗词的解读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诵读和追问中也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且是经过自己的体验而得出的,就会有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学习诗词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教学自然颇有成效。

2.运用精当的现代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精当的现代技术的运用,能产生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配上指导朗诵的配乐或视频,不仅可以创设朗诵情境,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感悟。

在指导《琵琶行》的朗读时,我播放了一首古筝曲《琵琶语》。当这哀怨缠绵、沉郁细腻的音乐响起时,学生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进而陶醉其间。这样切入课题非常快且有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学效果较好。

二、以关键词句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开展有效教学

最能体现诗歌意境、情感、内涵、主旨的词语就是关键词。找到关键词,并充分理解其含义,是读懂读透诗歌的前提,也是古诗词有效教学的一条途径。

关键词大体可分为显性关键词和隐性关键词两类。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或者作者意图的词语,通过对它的寻找并解读,就能有效地对全文进行解读、领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

在教学《琵琶行》时,我采用寻找关键句并以此为切入口进行分析鉴赏。当学生从文中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我便引导学生从“沦落人”这一词语中,解读出抒情主人公和琵琶女的悲惨身世;从“同是”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中得知,这是彼此走进心灵,感情产生共鸣的前提,通过对这两个词的解读,全诗的内容也就明白了七八分;那么对“何必”的解读,就是对全诗及作者情感的揣摩,可理解为相互尊重赏识、相互理解同情。对这三个关键词准确、深入的解读分析,本诗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在这由浅入深,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被激发了,避免了一般诗词在教学上普遍停留在串讲句意的浅层次上,同时还打破了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的局面。一堂有效率的好课的生成,一定会构建起自身内在的教学节奏和逻辑。

三、对作者和时代的充分了解能更好地解读诗词

在进行诗词鉴赏的时候,对作家所处的时代、作品所反映的背景要有充分的了解,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宣泄的情感是不同的。很多作品都打下了各自不一的时代烙印。就作家个人的遭遇而言,由于个人身世、处境的不同,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尽相同。例如,同是咏蝉,官场顺利、春风得意的虞世南闻蝉声而感叹“居高身志远,非是藉秋芬”;身陷囹圄的骆宾王闻蝉而感叹“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而仕途不顺的李商隐则低呤“本以商难绝,徒劳恨费声”。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时,如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一些作家及时代的相关资料,对他们能有效且准确地解读诗词是大有裨益的。

琵琶行朗诵篇2

三维目标:

1、感受音乐,把音乐和形象结合起来。

2、鉴赏诗歌是如何表现音乐之美的,了解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分析比较本诗和《琵琶行》描摹音乐的区别。

教学设计:

一、听音乐,谈感受。

1、播放《春江花月夜》、《运动员进行曲》、《二泉映月》,问:这几首曲子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如果让你以这几首音乐为背景音乐,你会想到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讨论回答。

示例: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教师台词:“下面有请获奖者上台领奖”

(2)、播放《二泉映月》,教师台词:“小强,你死的好惨啊!”

2、总结明确:音乐和形象密切联系,而且互通,音乐和形象一致,则会和形象相得益彰。反之,会是什么情况呢?(将刚才的音乐和台词交叉搭配,产生令人捧腹的效果)

3、提问:如何将听觉的音乐转化为视觉的形象?我们以前在《琵琶行》中已经对此有了了解。

4、复习《琵琶行》中的相关语句。(学生集体背诵“忽闻水上琵琶声”至“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段)导入:今天我们要学的《李凭箜篌引》也是这样的一首诗歌。(板书诗题)

二、朗读,分析研讨。

1、释题

李凭:元和年间著名的宫廷乐师,善弹箜篌。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引:诗歌体裁

2、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

3、思考讨论:诗歌是如何描绘声音的?

明确:

(1)、从描写角度看: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属正面描写,“吴丝蜀桐张高秋”和“李凭中国弹箜篌”两句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乐器特点,其余均属侧面描写音乐。

(2)、从修辞角度看:通感和夸张

通感:“芙蓉泣露”(乐声惨淡)

夸张:“空山凝云颓不流”、“动紫皇”、“石破天惊”等。

(3)、从内容风格:浪漫主义,通过深神话表现音乐世界,听到音乐就如同恍到仙境,更显音乐之神奇和感染力。

4、难点讨论:“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为什么选取并不漂亮的物来入诗?

明确:老鱼、瘦蛟本已年迈体弱,应在水下静养,可听到乐音,竟跳出水面,翩翩起舞,音乐之感召力更加突出。

三、分析比较

比较本诗和《琵琶行》在表现音乐上的区别

学生讨论后明确:

从描写角度看,《琵琶行》多为对音乐的正面描写,而《李凭箜篌引》多为侧面描写。

从内容看,《李凭箜篌引》为纯描摹声音,而《琵琶行》在描摹声音时也在叙事和抒情,风格感伤。

琵琶行朗诵篇3

一、倡导朗读感知,使学生学会发现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载体。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绝对是残缺的,作品的意蕴只有在读中才有可能品味,不读就谈不上对作品的感受和体悟,不读就永远不得其神韵。而阅读的过程,就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什么,还要让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只有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读书、引领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学生才会获得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并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先展示课题,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解决?再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默读、轻声读、找伙伴合作读都可以。可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和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并要求初步弄懂课文内容,找出重点段落,标出优美的词句,在此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通过读书实践,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

二、重视诵读领悟,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它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技能的训练。”培养语感,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训练语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诵读,包括背诵。

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见”、入情明理的。

如教学《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人认为把“问君能有几多愁”读成陈述句和疑问句都可以,但如果读出声来,会明显感到,读成疑问句的处理则显得平淡了。又如我们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利用课件展示画面再结合诵读,学生读后脑中会出现鲜明的形象,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乡村如此之美的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诵读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三、启发读中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究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的环境和空间,努力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边读边想,沉浸其中,真正读进课文中去。如我在教学《琵琶行》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初读研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习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归纳问题“京都”更直接与主旨关联,相机指导理解:“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然后我不怕花费时间,让学生再朗读再思考,读出作者对的琵琶女的同情之情和作者本人的沦落之感。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仿佛自己不是在课堂中,而是在现场聆听琵琶之声,自己已被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的失落所感动。这时,我抓住学生的感悟启发:“你从读中有什么发现?”这样将学生的理解进一步引入深层,学生思维活跃,众说纷纭,把自己在读中新的感悟体会说出来了。紧接着,我再抓住学生的回答,领会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启发,学生探究出了品词析句的方法, 探究出了朗读的技巧,探究出了写作方法。又如教学《药》时,我要求学生读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圈划出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这种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知,对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有感而发,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尝到了主动探究的乐趣。

琵琶行朗诵篇4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68-01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优秀传统中一种非常有益于积累、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中应该大力倡导。所谓诵读就是反复地吟咏,自然成诵,特别适合抒情诗文、古诗词、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诵读不像朗诵具有表演性,有助于从作品的声韵节奏入手,体会古诗词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情感,不仅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还能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和运用。

一、要体会和把握节奏感

划分古诗词的诵读节奏,一般有两种依据。一种按音节划分,另一种是按语意划分。这就是说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者是相对完整的意义。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依据音节可划分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依据意义可划分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按照音节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按照意义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

一般来说,诗歌中按表音节奏划分较多,按表意节奏划分较少。诗歌按字数分,主要有四言、五言、七言等。四言为“二二”节奏,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诵读时,每拍的后一个字,如遇平声可以适当延长,如遇仄声适宜作停顿,这样诵读自然有抑扬顿挫的声调。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韵味。

二、要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轻重音和语气的舒缓、急速

古诗词诵读既要有极强的感染力,还要处理好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诵读诗歌,把握节奏的停顿非常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同时也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在安排语速快慢时,要根据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进行灵活处理。通常情况下,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语速稍快;当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语速要稍慢。关于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具体诗词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示性状程度的状语、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词等需要重读。在句子里起对比、映衬作用的词,或表示比喻、特指、夸张的词,或能够表达兴奋、愤怒感情的词,往往都要读重音。

如: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语气应亲切,节奏逐渐加快,加点字为重音)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加点字为重音)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划横线读极强音)

至于语气语调,只要理解作品中祈使、陈述、疑问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就一定会为诵读添彩。

三、要体会和把握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作品的精神,就一定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如果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那秋风瑟瑟的江边送别的感伤,琵琶女弹奏的音乐传达的声声悲情”的情感基调,就没办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琵琶女身世之悲、诗人的同病相怜之悲,以及触动自身坎坷之悲,通过诵读极富激情地一层一层传达出来。

四、要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了解古诗词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具体语言口吻,这样可以细致入微地品味意蕴,诵读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如体会到南宋时期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操,才能读出《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五、要体会和把握风格特征

古诗词因为时代不同、人物性格不同,或者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屈原的幽思沉郁,曹操的苍凉慷慨,陶潜的质朴淡雅;李白的浪漫,杜甫的现实;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诵读时,要求学生对作品的风格注意加以细致体会,可升华诗词作品的艺术,传达其神韵。

古诗词诵读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把古诗词精彩的内容和富有韵味的诵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把艺术感染力发挥到极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丰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拉妮.论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法[J].甘肃高师学报,2013,(4).

[2]黄.诵读与古诗词学习[J].海峡科学,2009,(4).

琵琶行朗诵篇5

一、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朱光潜先生也曾说:“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与事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来”,而“要培养出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可见,兴趣对于读诗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兴趣不是凭空而来,需要教师去激发去引导。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去接近诗歌,进而走入诗歌;学生只有真正接触到诗歌本身,发现其美,才会对它产生兴趣,才会心甘情愿地主动积极地去学好它。

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可采取多种方法,比如给学生放一些配乐诗歌朗诵音像,组织小组内、班内的诗歌朗诵比赛,或精心设计一些导语,编排一些和诗歌内容有关的小活动等等。除此之外,我在教学中,常以一名普通读者的身份和学生进行积极、平等、灵活、有效的讨论。这种开放式、互动式地讨论不仅增强了学生读诗的兴趣,而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譬如我在教学《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时,就先以“梁祝化蝶”故事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开始,然后再把唐对焦仲卿的看法提供给学生讨论,我在参与的同时,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的兴趣很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对学习这首诗的兴趣有了,无形之中也一改以往“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模式为“教师引着学生走向教材”,为进一步鉴赏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的意蕴作了准备。

二、品读

朱自清先生说过:“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诗歌鉴赏教学离不开诵读、品读。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常读、多读、熟读、美读,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至读懂,读出味来。同时,我也告诉学生,读,不能流于形式,而应是眼、口、脑、情的高度统一。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作品中,才会在读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较快进入诗的意境。当然,品读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揣摩与玩味,离不开对诗人身世处境及内心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教学中,我常常用移情品读法,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用“眼”去看看诗人与琵琶女相见时的情景,用“耳”去听听琵琶女弹奏的凄婉动听的琵琶曲,用“心”去体会琵琶女与诗人各自的遭遇,用“情”去与诗人交流,去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酸与无奈。反复的提示和渲染,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尽量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诵读品读,这无疑也给进一步鉴赏诗歌带来极大的好处。

品读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把它延伸至课外,自觉地进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在“得法于课内”的同时,还得“得益于课外”。针对有些学生对课外读物仅限于看或默读,我便经常举行课外诗歌朗诵比赛的小活动,所选诗歌全部是课外的,一来督促他们去“读”而非“看”,二来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诵读习惯。

三、联想和想象

诗歌是语言文字高度凝练、高度浓缩的结果,教学中,我们就应对它进行熔解、稀释,以此来达到透彻理解诗歌内容及意蕴的目的。而要熔解与稀释,就离不开联想与想象。联想与想象需要思考,不同的人思考的结果往往不一样,这也正是诗歌多义性的体现,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不从过早下结论,从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联想与想象,通过想象来描绘诗歌的画面,再现诗歌的内容。比如以前的教材中曾经有一首臧克家的现代诗《老马》。“老马”象征着什么?有的学生说象征着忍辱负重受苦受难的旧中国农民,有的说象征着旧中国处于下层社会的所有贫苦人民,有的说老马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匹拉车的马,有的甚至说,撇开写作背景,老马分明就是当今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的真实写照,等等。这些联想和想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虽然观点不一理解有别,但有一点值得人高兴,那就是他们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思维空间通过联想和想象大大地拓宽了。

琵琶行朗诵篇6

关键词:课堂造境 诗歌教学

新课程理念要求,“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学者,所以体验、探究、创新也。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明理悟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必须引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才能有成效,于是课堂造境显得尤为重要。课堂造境,即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文本特征和学生状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其情感体验,达到对作品具体而深刻理解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语言艺术,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瑰宝。而高中教材所选诗歌更是其中精品,这些文质兼美的优秀诗作,对于滋养学生性情,陶冶学生情操,重铸民族灵魂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高中古诗词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厌学古诗,教师怕教古诗,考试的得分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中缺少必要的课堂造境。那么,古诗词教学课堂如何造境呢?

一、研读前造境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导语在课堂中的作用犹如提琴家定弦、歌唱家定调,三五句话往往能创设美妙、和谐、新奇的气氛,使得课堂一开始就像磁石吸铁一样将学生牢牢吸引住,收到先声夺人的功效。如教《雨霖铃》时以《送别》的音乐为背景,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送别诗句,再加上教师精当的点评,一点点把学生吸引到送别的情境中。

二、研读中造境

1.利用诵读营造氛围

(1)选择成品朗读课件。名家总能够恰当的处理诗歌的轻重缓急、停顿间隔,进而把握情感基调,声情并茂地朗诵,营造出一种令人如醉如痴的情境氛围,也正是这种气氛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教师诵读,对于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更具有亲切直观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要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注意抑扬顿挫,并且要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例如:对激越热烈的,教师要用高亢、遒劲的音调来感染学生,如教授《蜀道难》;对哀婉绵延的,可用低沉音调和舒缓的语速来熏陶学生,如教授《琵琶行》。

(3)注重学生诵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朗读最佳者诵读、分男女组读、默读、齐读、自由朗读等。

2.选择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感情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孔雀东南飞》配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显得凄婉哀怨。《登高》则配上悲凉的二胡独奏曲《病中吟》;《雨霖铃》配上忧伤低沉的笛子曲《送别》。

3.精心设计提问,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巧于提问,启发阅读,引导深思,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想和创造才能。在较短诗词的教学中,学生进入创设的诵读情境后往往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哪些句子体现了该诗的感情基调,试做分析?”“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打动了你?”“这首诗中哪几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等等。

4.利用多媒体,创设优美意境

利用多媒体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创造出最佳的情境,从而达到对诗词深层的理解与感悟。如在讲授《琵琶行》时,我先播放了一段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并用多媒体展示蓝天、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婉的音乐、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引入低沉愁苦的氛围中,为课文奠定了鉴赏的基调,营造了探究的氛围。

三、研读后造境

1.此时学生已经在教师的辅助下,将作品中的情境生成为学生个体的独特的体验。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题目,如:将诗歌改为散文或戏剧,或进行仿写的迁移训练等等。

2.教师寄语,有时是一堂诗歌鉴赏课完美的结束语,美好的寄语令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现代人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不觉荒芜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很难体会唐风宋韵中的那一滴滴怀旧,那一寸寸断肠,一声声壮阔。海德格尔呼吁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夜深人静之时,尤其是在一窗明月的夜晚,读一读唐诗,吟一吟宋词,在甘美中品味历史的沧桑,在愁绪中体会诗人的苦涩和辛酸,原本浮躁、空虚的心灵会得到些许宁静与充实。”这是一位教师在教授完《蝶恋花》后的寄语,着实撩拨起了学生及听课者的心弦。

琵琶行朗诵篇7

一、明音调的高低

自觉地追求音调的平仄变化是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别于现代诗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正确诵读点拨首先应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对于古诗词的平仄音调,大多数教师往往习惯于用“朗朗上口”一语带过,而对音调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深层功能却失之体察。由于音调注意不够,再加上方言的串入,诵诗时平仄莫辨,失去了打开通向诗人情感世界第一道门户的钥匙。其实,古代诗歌中的平仄音调,无不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八月秋高风怒号”,开头五字,四为平声,由“怒”而陡仄,这种音调处理传达出来的,正是大风席地而卷,突如其来的信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前句连用四平声,后句前五字除“叶”外也均为平声,平声的连用,确切地透露出诗人天涯沦落之际内心的寂寞与精神的衰疲、困顿。“势拔王岳掩赤城”,除“城”外连用六仄声;“青冥浩荡不见底”,除“青”外连用五仄声。两句都用仄声强化了描写的气势,读来令人心胆俱旺。一般说来,平声流连舒缓,仄声友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地形成主观情绪的起落和客观物象的张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用普通话的音调正确诵读,对于平仄使用较特殊的,如平声连用或仄声连用等现象,要特别地加以说明,以引起学生充分的警觉和注意。

二、辨节奏的快慢

学生在诵读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快慢节奏把握不准。有的学生全诗持用同一节奏,读得单调、沉闷;有的虽也有快慢变化,但操作不当,主观随意性强。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必须发挥自己居高临下的优势,揣度诗人内在情感的起伏及描写对象的变化,给学生以诵读节奏的正确指导,如《琵琶行》,全诗节奏的基本式是舒缓、深沉,但对琵琶演奏的一段,只有扣合琵琶旋律的抑扬变化,读得缓急有度,才能体会出音乐回肠荡气的魅力。古代诗歌节奏的造成,主要得力于诗人内在情感的灌注,但对杂言诗及词来说,长短错落的句式,也是形成节奏美的有效助手。对于这种节奏的外化形态,教师应告诉学生“长以取妍,短以取劲”的道理。短句一般总是干净利索,急切迫促,而长句随着具体句式内在顿挫的不同,其“妍”(内在韵味)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从作品实际出发,指导学生采用适当的诵读节律,使自我情感的起伏消长尽量贴合诗人感情的脉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四句,简短急促,劲峭有力,应一气贯注,读爽读脆;“霓为衣兮风为马”四句,用的是富有咏叹意味的骚体句式,应读得舒展,读得悠扬;结尾一段,采用自然疏动的散文句式,应读得和婉,读得纡徐。这样读下来,诡谲怪异的天姥奇景,飘逸流宕的洞天仙境,潇洒傲岸的诗人襟怀,就会以其不同的节奏张力,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察韵脚的轻重

在声调的处理上,教师还应注意点拨学生在诗歌韵脚上融合的气势、情感,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读出韵的轻重、洪细、宽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首段,押的是“ɑo”韵,读音宏畅,且句句押韵,蝉联而下,应要求学生读得重而有力,这样,学生就会自然产生一种狂风骤至、呼啸腾涌之声不绝于耳的感觉。非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此,以韵传情,以韵托意,注意韵的声情与诗意的统一,是古代大诗人的共同特色。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四句,押“先”韵,读音轻婉,与诗境的幽深昏暗、恍惚迷离相吻合:“霓为衣兮风为马”四句,押“麻”韵,读音响亮,切合了光怪陆离、异彩缤纷的洞天世界的描写;结尾“别君去兮何时还”一段,押“删”韵,干脆有力,强烈地表现了诗人放浪山水、不向权贵低头的傲岸性格。因此,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地强调韵的声情、气势,纠正学生一气而下、不辨轻重的不良读书习惯。

琵琶行朗诵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 情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情景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接通学生平时的经验和感受,唤醒学生自身潜在的生活体验和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情景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达到在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

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体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巧妙设计教学情景,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能使学生在特定情景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借助情景得以巩固,从而丰富和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家的态度和看法,并受到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氛围呢?

一、反复吟诵,体验情感

汉字富声色之美,节奏性强,形成了不同的声音层面,或舒缓,或疾促,或流畅,或凝滞。语文教师借助朗读吟咏,学生可从语气、语调中体味不同的情感。在朗诵中,要注意层次:首先,是对整体的感知,要求比较简单,读出段、句之间的停顿,读准音即可;其次,是对重点段、句的朗诵,这时要求就进一步,能在读的过程中对重点词句有一些体会和感悟;第三,是将自己得到的领悟在朗诵过程中体现出来,要求就比较高,语调、感情都要投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朗读的质量、效果分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作者情感的感受、体验程度。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同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要求学生体会这首词感奋与感伤的双重感彩,也需要师生逐句反复品读,深入理解苏轼当时既有建立功业的奋发之情和昂扬之志,又有涌动着失意之苦、难言之隐的无奈之情。反复吟诵,学生才能深切体验诗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也完全能够感悟词人陷入矛盾中的既超脱又无奈的双重感情。

二、联系生活,以情燃情

语文课本中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的看似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可是一门学问。有的时候,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很难奏效的。应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把语文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互碰撞,激起火花,引起共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

比如,在学《提醒幸福》一文时,有这样一段:“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读到这儿,我感慨万千,我跟学生讲起了自己的故事,我说我的父母都已经六十多岁了,我是一个孝顺的女儿,我也经常提醒我很幸福,我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回去看望他们,每当回家看看,我总能分明的感到幸福,因为即便是到了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只要还有父母在天地间陪伴着你,你就不会感到孤独。在我的带动下,学生纷纷举手,畅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此刻,学生轻松地领悟了本文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扮演角色,理解情感

有的时候,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如在学习老舍的话剧《茶馆》时,教师可以找几位在表演方面有才能的同学,让他们在熟悉剧本内容、把握剧本思想的基础上,分配角色,在课堂上演出剧本中的精彩片断,模仿课文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中体验课文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增强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通过表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音乐渲染,共鸣情感

由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既可以加强教学氛围,引人入胜,又可以使学生得到文学与音乐美的双重享受,这种把文学想象和音乐联想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手段,也就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青睐。教师可以运用配乐朗诵体验情感,语意的表达加上旋律的伴奏,凸现出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学生沉醉在这样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验出作者的丰富情感。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组织学生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当乐声响起,学生一面聆听着音乐,一面随音乐诵读,感受着那美妙的乐曲,身心沉浸在琵琶声中,仿佛走到寻阳江头,在夜色中,迎着瑟瑟的秋风,看到茫茫江水,望着水中的寒月和岸边的衰草,品味着琵琶声中流露出的伤感,学生们在动听的音乐和朗诵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上一篇:岁暮归南山范文 下一篇:苏格拉底名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