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23 09:08:44

琵琶行教案篇1

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开始增设音乐教育专业,琵琶学科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器乐类的主要课程之一,也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琵琶是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不少青少年都有学习琵琶的愿望。但是“樱桃好吃树难栽”,琵琶演奏技巧繁难,练习过程枯燥,让很多初学者望而生畏。其实不仅学生觉得琵琶难学难练,就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觉得教起来不易――学习艺术,最紧要的是学习者的思考和感悟,而老师不厌其烦的理论讲解和动作示范,不仅自己疲惫不堪,有时候还容易产生让学生陷入教条和僵化的反作用。穷则思变,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开始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琵琶教学之中,渐渐积累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写出来求教于方家。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升琵琶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建构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多媒体传播媒体为手段,以人的感官为通道,以呈现模式的多样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教学途径和方式2,这些优势比较适用于琵琶教学的个性化需要。琵琶是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琵琶最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指法丰富、技巧性强、个性鲜明,丰富的指法使其音色富于变化、张力四溢,但同时这也是很多人学习琵琶、练习琵琶最大的障碍。通过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我发现这种手段可“降低”教与学的难度,有效激发青少年学习琵琶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在琵琶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入多媒体技术,其课堂生态会比传统教学过程显得生动而多彩。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识贮备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原来的琵琶教学的纸本讲义变成多媒体课件更会给师生带来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等新感觉。琵琶乐曲欣赏是琵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集文学、艺术为一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艺术品位,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琵琶艺术的感悟力。传统课堂生态下,教师通常只能借助教材、亲自示范等有限的教育资源展开教学,很多内容教师不易讲透彻,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费时费功,效果不佳。如今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笔者发现如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琵琶欣赏课堂的知识容量,节省了板书、读教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便捷地实现了文字、音效、动画的完美组合,便利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琵琶演奏技巧通常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需要教师的反复师范、学生的用心捉摸,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我们就可以在备课时精心制作、准备相关课件,直观、准确、生动、全面地向学生展示琵琶演奏技巧,对那些繁难的技巧还可分步骤、反复地演示,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对接受程度不强的学生,教师还可将相关视频下载给他们,便于他们课后自主学习。《十面埋伏》是琵琶演奏中的看家曲目,这套大型武曲风格波澜壮阔,曲式丰富,意境雄浑壮丽,具有厚重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感染力。可以说,凡是琵琶爱好者都想熟稔掌握这套曲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也难点多多,多数学生都不易熟练、完美地弹奏它。我们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事先制作有关《十面埋伏》的多媒体课件,精心制作的集音画于一体的课件可使学生轻松、准确地理解这套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层层递进,渲染楚汉之争的紧张氛围,直至营造出楚霸王被刘邦大军围困垓下,面对“十面埋伏”的绝境无可奈何的悲凉与悲壮,借助画面的引领和文字讲述,使音乐一步步渲染和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霸王别姬时的生死相依、项羽突围无望时英雄末路的悲凉与悲壮……水到渠成,很多学生都能借助多媒体这一系列的展示过程,准确地理解这部作品、理解项羽这位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此时再开始相关技法的教学,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兴趣也会被激发,远比传统课堂生动、高效。

2.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有着独特的认知心理特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时候是学习态度问题,但更多的时候是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所造成的,传统课堂的满堂灌、教学资源单一、学习内容枯燥等都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适时、适量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琵琶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课件的有声有色演示,全面激荡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容易让他们迅疾集中精力,专注于多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作为琵琶专业教师,我们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心理,全面分析多媒体课件在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传播优势,有效整合多媒体技术与琵琶教学的特点,使两者实现融合交互,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以此激发学生认真学习、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潜力。

使用不当也容易陷入误区

制作琵琶多媒体教学课件,需要用整合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对琵琶作品进行专业化、个性化阐释,需要教师对琵琶作品、对教学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有着独特的理解、全面的把握。但是,不少专业教师目前还达不到这一境界。

多媒体作为辅教学工具,在琵琶教学中只能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可是不少教师却将此错位为课堂主角,自己却沦为了课件播映员,甚至一堂课从头到尾学生都在忙着“看片”,教师则忙着操作电脑,传统课堂的讲解、互动等优势荡然无存。更有甚者,不需要多媒体的教学环节也唯多媒体是举,结果难免适得其反。

有多少位观众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对琵琶作品的解读、理解、感悟也是如此。优秀的琵琶曲目无不意境深邃、内涵丰富,不同的受众对其可以有多元的阐释与理解。而多媒体教学课件只能是教师本人对作品个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不是绝对准确、无可非议的标准答案。如果是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而在多媒体环境下,如果过分依赖预设的教学程式,则容易压缩与限制师生互动,造成另一种态势的满堂灌,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甚至造成他们对作品本身的曲解、误读。

此外,部分教师资料有限、计算机技能不强,不能够制作出高水准的课件,也是不容小觑的弊端之一。

对在琵琶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

1.更新观念。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同时更是教学观念的深刻变革,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不难,难的是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教师的理念和思维必须与多媒体教学环境配套,两者必须相辅相成,而不是简单地将原来的教案“电子化”就万事大吉。

2.统筹规划。在熟练掌握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前提下,教师要根据琵琶教学的特点、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等要素统筹规划整个教学流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经常强调教学目标、考量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合理性,突出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难点。除了考虑课件平面和动静的相互映照、音乐的搭配等技术性问题之外,还要注意突出课件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达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琵琶课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得更准确、精炼、生动、直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集中、更典型、更精练。

3.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和掌握琵琶弹奏技艺,既有艺术层面上的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也有技术层面上的难点需要克服,表现在教学上,则是需要教师理论讲述与实践训练并重,这在设计课件、规划教学时必须充分体现出来,两者不可偏废。

4.加强教学反思。高校多媒体教学还处于浅层次应用阶段,方式也较为单一,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在态度上的满意度较高,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却不高。影响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不到位,共享课程资源严重匮乏,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高,多媒体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3。总之,对于琵琶教学来说,引入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目前还是新生事物,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有许多误区亟需规避与消解。笔者认为,琵琶专业教师应经常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探索和接近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本真价值。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通过教学反思,广大教师可以便捷地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拓展学术视野,进而有能力创造性地优化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琵琶、提高素质,收获师生共同进步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龚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琵琶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

[2] 林众,冯瑞琴.多媒体教学中的认知机制[J].教学研究,2006(07).

琵琶行教案篇2

乐色院校放养音乐人才的定位的缺失导致了后续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果的方向性错误,不切实际的放养手段最终使得乐色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反复在低水平上徘徊。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要对乐色器乐教学的目标进行重新确立。需要明确的问题是,乐色院校器乐专业放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水平和能力?前面讲到,我们需要的不是庞大的演奏家队伍,而是能够适应中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新型的复合性人才,这种人才应该具备“能演奏、会教学、能创作、会编排”等四种能力;能演奏指的是具备能够演奏一定难度曲目的能力;会教学指的是经过全面教学方法的学习,能够将自身的知识储备系统进行传授的能力;能创作指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具备创作小型的器乐曲的能力;会编排指的是具备一定的乐队知识,初步熟悉常见乐器的特性和基本的演奏法,能够较好的驾驭小型乐队的日常排练和音乐处理能力。因此,乐色器乐专业的与专业院校的放养目标应当有所区别,而不能简单的模仿。

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运用

在保留小课的基础上,增加一到两节大课;这种大课形式绝非由一对一简单的变化成一对多。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更具交流性质的课程。可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演奏进行自我评价,指出自己不足,不充分的由教师示范补充;也可以采取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演奏、交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课内总结,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点缺点,使之泾渭分明,以便学生在课下练习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鼓励学生建立课外学习档案;将每个月学生的最佳状态下的基本功练习和乐曲的演奏进行录音,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集体性的观摩点评,促进学生专业的进步。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舞台实践,由教师建立学生的实践档案,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从而确立“大课-小课”、“课内-课外”、“台上-台下”三位一体的技能教学体系。

三、全面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中“一专多技”的教学模式

除了对主攻专业的学习之外,应当鼓励器乐专业的学生对同族同类和异族同类乐器的演奏法进行适当的学习。以琵琶为例。琵琶的同族同类乐器指的是民族弹拨器乐。如古筝、扬琴、柳琴和阮族乐器;异族同类指的是国外的弹拨乐器,如吉他、竖琴等。琵琶现有的技法有相当一部分与上述乐器相似或相近。琵琶中的摇指与古筝中的摇指如出一辙;琵琶中的和弦按音法借鉴了阮族乐器和吉他的按音方法;三指满轮临挂与古筝的大幅刮奏效果异曲同工;龙眼滚奏又模仿了古琵琶(阮咸)苍劲古朴的韵味,反弹则完全借鉴与吉他的右手演奏法,甚至琵琶新技术“反轮”直接将吉他的轮指方法用到了琵琶演奏中等等。“一专多能”并非是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乐器,了解和学习这些乐器的演奏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专业的学习,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十分有限,挑出其中一两件乐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训练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是可行的,如琵琶同柳琴和阮族乐器(包括吉他)同为十二平均律乐器,所不同的是演奏法和定弦法有所差异,对同类乐器的学习可以弥补本专业训练中技能部分空缺,同时,可以更多的借鉴这些乐器中的演奏法,运用到实际的演奏中,对拓宽乐器的技术范畴和音乐表现力有百利而无一害。

琵琶行教案篇3

在人生的舞台中,赵聪扮演了多个角色:她是民乐演奏家,在她演奏的曲目中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听众总会在不经意间感触到音乐的奇妙与变幻;她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使者,多次在国外出访、巡演,并担当韩国首尔九老区的宣传大使,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是发明家,用自己无限的创意发明了令国人震撼的水晶琵琶,为中国民乐史添上了浓厚的一笔;她是老师,深深地领会到“责任”二字,以“快乐教育”的方式教育着学生……

然而,仔细聆听赵聪的故事之后才真正懂得,在由音符构成的世界中,她用自己的领悟力、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现关于爱情、关于生命的意义。在她多种音乐风格背后展现了一种个性化的文化张力,最终通过不断努力,她的音乐、实践与发明创造被大众所接受与赞扬,被誉为具有积极的公共性的典范。

对生命与真爱的洞察

赵聪认为,女人的独立特别重要,这种独立不是仅仅停留在经济上,而是心理上的,女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荣辱不惊。新时代的女性已经有独立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是男人的附属品,在工作与生活中,心智成熟的女性可以把自己放到最低点,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最差的结果,给自己留有底线。这时的女性会很放松,并且很开心,从而达到遇见任何突发状况都会荣辱不惊。

作为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委员,赵聪经常参加社会上各种妇女活动,对于爱情与生命有着独到的理解。“爱情是需要培养的。女人一切的悲哀与惆怅全是来自对自己的不认识,比如有的人认为爱人就必须要爱自己一辈子,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实际上这不是真理,就如同经典的爱情所有人都很憧憬,电视电影也不停地重拍,因为它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大家都追求它,以弥补自己心理的缺失。爱情是有生老病死的,是需要培养的,从这个层次来说人格的独立就是说有爱情与没爱情都是要真心的付出。”赵聪说。

在艺术与生活的道路上,赵聪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追求。作为女人,每天追求的目标是让自己变得更美,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都在减一分,就算如此女人也不应放弃这个追求。赵聪很羡慕外表细致端庄、内心冷静自信的女性,在从事琵琶艺术的多年间,经过不断领悟,如今真正做到了静如处子。很多女性觉得爱人不再爱自己是因为自己变老了,由此变得烦躁甚至引发疾病。赵聪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爱情的保鲜就是要靠两个人的感情,靠彼此共同的追求和互相的帮助,要多付出不要讲回报。

对于生命,赵聪属于乐天派,这与她超强的创造力有关。在她的艺术生活中,时不时会出现令人惊奇的创意,孕育这些创意需要的是冷静、乐观的心情,如果每天活在烦躁和郁闷中,是永远不会有好的创意的。“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时候会沾沾自喜,有时候又会自卑,所以总是在不停地调整。关于调整要因人而异,比如天生悲观的人最好让他自信一点;天生自大的人就要多打击他一点。其实自大的人也是由于他的自卑,表面上厉害的人心里却是柔弱的。我把自己放到最低,当得到东西(成绩、荣誉)时会觉得这些都是礼物,会觉得自己特别的幸运。一开心就自信,一自信就可爱,一可爱好运气就来了。”

宗教也是一种人生,在赵聪心中,无论是什么宗教,它们的宗旨都是一样的:一是向善的;另一个是哲学。宗教会让人们悟到关于爱情、人生的意义,会给予人类很多的智慧,但是打开宗教的入门钥匙在每个人的手里,必须由自己打开这扇门。从宗教的世界里,赵聪学会了放弃。有一段时间赵聪每天都处在极度忙碌的状态中,事情来了以后立刻就去做,后来她发现,那段时间居然没有任何新作品。当她接触一些关于宗教的书籍后,于是恍然大悟,原来当人被所有的琐事添满以后,就没有精力去创作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艺术家不能绑住双手双脚,必须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于是赵聪放弃很多工作,但是她的新作品又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

赵聪坦言,成功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力,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不能强求一个有成就的人与常人有一样的生活,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就必须是这样的结局,如果正常的死是不可以的,梦露、张国荣这些特殊人的人生也如此,因为他们需要创造力,就连死都得有创造力,不能随便死。现在活着的每一天是为了死

后的每一天,死后能为后人留下自己所创作的作品,那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琵琶行

琵琶可能是所有中国民乐中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乐器,技法繁多、音域宽广,独奏、重奏、合奏、伴奏皆可,悲怆与柔美,雄浑与幽暗都在其表现范围之内。经常欣赏琵琶曲的人都知道琵琶的曲目非常之少,有些琵琶演奏家可能一辈子都在表演那几首压箱底的传统曲目,在技法的锤炼上可能渐至佳境,但是于情感表达而言,于音乐本身而言,时间长了难免有新意欠缺之感。很显然,哪怕是几千年的音乐传承也需要推陈出新的突破。没有革新与创造也就意味着生命力的丧失。

于是,赵聪承担起了为古老的琵琶注入新生命的重任。在演奏上,赵聪的功底深厚,能用自己的独特理解去诠释乐曲,同时她非常注重对琵琶乐曲的创新,将最流行最时尚的和声、配器注入乐曲中,令听众拍案叫绝。可以说,赵聪的音乐是具有个性化、时尚化的文化张力。

从创作上看琵琶曲的创作难度在于需要创作者对琵琶这件冷门乐器的音色与演奏技巧都有足够的把握以及创作琵琶协奏曲时对乐曲结构、声部都要有足够的理解,在赵聪的作品《东方丽人》、《月舞》、《天海蓝蓝》、《夜雨双唱》、《牧》这五首原创曲目可以得到答案。很多老艺术家包括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很难想象能在琵琶乐曲中听到诸如这些:电子、BASS即兴、爵士钢琴,舞曲运用,管弦乐配制,繁花似锦,应有尽有……这些音乐上的处理与装点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反而让人兴味盎然。赵聪的音乐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将个性、时尚的因素注入乐曲中,让人一听如故。

赵聪的音乐张力在看似完全西化的音乐表现力与琵琶和民乐本色的把握,正是这些恪守让一切都在控制之内,让大众体会到了千年传世古作和电子乐结合的激越与壮美,体会到了《牧》里蒙古长调的悠远旷达;体会到《夜雨双唱》、《天海蓝蓝》、《青春舞曲》中云南、四川、新疆等地的民族风韵;体会到现代舞曲与民乐互相辉映的灵光顿现。

在艺术领域里,赵聪一直都在不停地探索与研究,创新琵琶的演奏方式、发明水晶琵琶、音乐内涵的丰富更是赵聪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同时这些价值也展示了她独有的个人魅力。

创新琵琶的演奏方式源自于赵聪对琵琶发自内心的爱。传统琵琶的演奏形式都是以坐着为主,在赵聪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一次演出中看到同台的演奏者(二胡演奏、笛子演奏等,因为乐器简单方便,在台上即可随处走动)都可以走到前台,只有她自己坐在后边(演奏),心里非常别扭,她也想在台上肆意释放激情,自由自在地演奏。在经过反复地思索与试验后,赵聪终于可以站着演奏琵琶了,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民乐史上站着演奏琵琶的先河。赵聪说,其实外在的这些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想要创造的心,只有想了,才会有去实施的步骤。

琵琶行教案篇4

情感沟通是合作互动的基础。吉尔•哈德斐尔德在《课堂活力》 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要达到前一种境界,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组织教学,营造比较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其次,要沟通师生情感。三是以激励性评价为动力。使学生生活在鼓励中,在老师的赏识中发展语文素养。

二、资源整合,拓展延伸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富有智慧的老师总是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的,这必然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经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就是告诉我们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整合其他课程资源,为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笔者在教学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时,就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与拓展延伸。《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颇具特色,学生要深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与学生一起寻找有助于学习的资源。鉴赏白居易对琵琶女美妙的琵琶声描绘时,结合了简笔画,把琵琶女的琵琶声用声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和体悟到琵琶女琴声的美妙和当时琴声中蕴含的复杂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还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古诗文中描写音乐的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描写一段与音乐相关的文字。通过资源整合与拓展延伸,学生不仅掌握了内容,对琵琶女与白居易这对“天涯沦落人”的同情之感也油然而生。

三、自主探究,智慧开放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预设的太多,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忽视了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学习方法、应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应该具有的语文素养。而新课程所倡导的则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所以,我们理解的自主探究的课堂,应该是重视学生主体、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的课堂,不仅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比如《项脊轩志》一文,如果就按照常规的文言教学方法和方式,课堂会显得枯燥乏味。因此,不妨这样设定教学,先确定课文探究话题:情。以“情”字切入带动本课探究教学。课前给出话题“情”让学生写好《项脊轩志》书评,以便学生熟悉课文并在课中有话可说:课中围绕“情”字探究鉴赏课文内容和写法,并落实相关文言知识,课后(也可在课中)再写作文《世间情》,将话题“情”的教学迁移拓展。最后多向交流法学生对文章的“情”的把握,这样就能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

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课堂,注重的是知识,而不是智慧;学生最终获得的也只是知识,而不是智慧。我们需要知识,我们更需智慧。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巧妙的设计,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发掘出来,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生成智慧。例如,《窦娥冤》的教学,我在引导学生赏析第二场戏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第二场戏是写窦娥与婆婆的告别,至多表现了窦娥的善良,这与全剧的“冤”有何关系呢?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开了,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如此善良之人,还被无辜杀害,则更见其冤,作者是曲尽其妙。

琵琶行教案篇5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活教育;想象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倘若把语文抽离出生活的环境,它只是一页写满纸张的文字,这文字形容枯槁,不禁风雨,这文字无法激发想象、不能迸发力量,更无法让情感激荡。咀嚼这些条条框框,在只为“高考”而活的荆棘坎坷中,我们步履维艰、摇摇晃晃。

如何让语文彰显魅力,我以为首先应该为语文课堂注入生活气息。

1.生活演绎识百态,巧做铺垫成就高效课堂

要想给语文课堂注入生活气息,教师首先就要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能够欣赏美丽的风景,能够聆听悦耳的音乐,也能够历阅挫折的苦痛,体验奋斗的快乐……能行亦能思,能“感”亦能“染”:他敏锐捕捉生活中闪光的点滴,将之雕琢成一个棱镜,在语文的课堂上折射最朴素的生活。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要分析林冲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是一个必经之路,如何让我所教的特长生在最短时间聚焦到“细节描写”上呢?我的处理是,抛开他们抵触的课本,从前几天刚看的《今日说法》案例说起,案例讲的是一退伍男子冒充高校军官,与11名女子谈恋爱,甚至有的还结婚生子。在简单陈述完事件后学生的反应很吃惊,与我预期的一致。面对他们的疑问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像球拍一样把问号反弹了回去。学生开始小声议论,在几十秒的骚动之后我请几位学生谈一谈女子受骗的原因。几乎他们全说是因为轻信男子,有的还提出质疑,女子们和他结婚不用见公婆吗?聊童年、聊过往生活点滴竟然没有一丝破绽吗?看时机成熟,我赶紧点题,是啊,女子们为何就不懂细节呢?为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不受骗、能更好的洞察世间百态,在语文课上认真的学好细节描写看来真的“很有用”。如此这般,接下来的课堂非常高效,相信活生生的课堂案例也是对“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古话的最好验证。

2.人情冷暖育真人,激发想象促成情感领悟

要让语文课堂有“生活味”,教师除了把生活经验带入课堂,有效带动知识点讲解、应用之外,还应注重课堂中师生对文本情感的领悟,有效利用课堂载体,引导学生辨识真、善、美与假、丑、恶,使学生成为情感立体、丰满的“真人”。

我以为,教材、教者、学者皆不是无情物,语文课堂完全可以承载起情感教育的重担,登临“情满于山”、“意溢于海”的崇高境界。《琵琶行》里读得出一份无奈,《逍遥游》里寄存着大量自在,《归去来兮辞》里有“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的欢乐融融,《腾王阁序》里有“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悲戚惨惨……然而,这些现成的情感怎样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人云亦云的表面上呢?我尝试着从想象力的培养入手,以此叩启学生对生活情感的感悟之门。

其一,激活文字,再现想象。如讲《归去来兮辞》一文,学生们大多能够说出陶渊明“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但究竟如何厌恶,怎样向往,又说不出所以然。于是,我大胆突破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模拟导演导戏的场景,要求各小组以“陶渊明归家”为主要内容编剧本并进行表演。这一形式如巨石投入深潭,“噗通”一声巨响激起数丈高的水花,学生从未像现在这样认真阅读文本,筛选一切可用情节,也从未如现在这般透过文字看到画面。在表演环节,学生不仅演出了 “问征夫以前路”等课文里有的情节,还通过想象补充出二者间的对话、陶的神情、动作以及路人、乡邻等课文里没有的信息。欣赏着他们的表演,我欣慰的笑了,这次,孩子们是真正走近了作者、走进了陶的情感世界和他的桃源生活。

其二,解读背景,还原实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往往会遭遇“只读其文、不识其情”的尴尬,原因之一在于由于年代久远,孩子们无法理解作者创作文本时外界的环境和与之投射在作者内心的痕迹。如《琵琶行》一文,透过情溢行间的文字,学生能够把握琵琶女的悲惨身世以及她的泣涕涟涟,却无法理解白居易为何会泪湿衣襟。又如欣赏《荷塘月色》,面对“田田的叶子”、“亭亭的的裙”,还有“羞涩打着朵儿” 的美好景致,学生很难理解作者为何会有挥也挥不去的淡淡忧伤。在这些学生理解的盲区里,教师做背景的解读很有必要。然而,解读的方式亦有优劣,有些教师甚至只“读”不“解”,殊不知,他只是把一张脆弱的载有文字的纸搭在了沟壑上,禁不住学生实踏踏地踩上去,更别提跨越鸿沟了。我以为,我们做教师的既然要为学生架设桥梁,就要把它造得既美观又实用。我们既要搜集相关背景常识,又要考虑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等,扎扎实实的备好学生。如《琵琶行》一文,我采用了倒讲的方法,开门即问――满座泣下谁最多?仅仅是听了个琵琶曲,作为江州司马的作者为何哭得稀里哗啦?带着疑问我请学生通读文章。随后学生的回答不外乎琵琶女身世悲惨白居易为之而泣,只有一个学生提到“被贬”,我趁势抓住课文的“左迁”字眼,简述了白居易的坎坷生涯。即便如此,学生还是不能真切体会失意之人的心境,假若我一味纠结于此并无意义,于是转而讲述快女决赛中评委对选手的点评――“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歌声,我愿意闭着眼睛用心聆听你的故事”。我的学生全是特长生,平时比较关注娱乐选秀,这个被点评选手的“故事”他们比我更清楚。有了这些学生认可的关于“故事”的铺垫,我回归正题――“这是一段有故事的琵琶声,声声叩响白居易的感怀之门”,我请学生分别列出琵琶女与白居易的故事,一一进行比较。课文里有的是琵琶女的坎坷,没有的是白居易的遭遇,学生以琵琶女的坎坷想象还原白居易的遭遇,最终真切体会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

其实,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生活就是大语文的理念”在新课堂中做好导演,充分激发学生想象,使其成为能够感受冷暖、拥抱悲喜的有性情的“真”人。

古希腊神话中讲述西西弗斯的日复一日: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下来,于是又重新再推……或许他的身影诠释了执着、定格了毅力,但我的解读是“机械的无效”。于是在教学中我会经常反思,总结无效的环节并予以改进。几度春秋的教学,让岁月雕刻了眼角的皱纹,也让生活滋润了心灵,我真心的希望通过自己的领悟将对生活的解读带进课堂,以此感染学生、启迪学生,使其智商、情商双层面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一生的财富!

琵琶行教案篇6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经过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基本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就琵琶乐器的演奏而言,艺术表现力和演奏的技能技巧是整个演奏中至关重要的展示,正是要经过这种展示,真正体现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深刻内涵,体现演奏者的综合素质。而在演奏前的案头工作也是一个十分的重要的环节。

每当我们初次接触到一首新的琵琶曲谱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作曲家的生活社会背景及其主要经历,研究作品创作的风格特征。不同的作曲家因为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不同以及所受的教育不同,再加上作曲家本身个性问题,而这些即将是其作品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主要因素。因此,演奏者在演奏不同作曲家作品之前,对其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要首先做到全面了解,然后根据作品特点做出相应的处理。譬如林石城大师的音乐以铿锵、流畅、抑扬、明朗为主要风格特征,那么,在演奏林石城大师的作品时,就要以中等音量的优雅、从容的声音做柔和、连贯的演奏,切忌夸张的情感表现和过度的力度对比;而在演奏吴玉霞老师的作品时却另有一番意味,她的作品大多细腻柔情却又不乏抑扬顿挫,声音就要求有力、多注重指尖的律动性,以表现作品的特点。然后要认识到作品的基本立意,熟读曲谱,大量地查阅作品的背景资料。譬如《霸王卸甲》这首乐曲,它的选题立意就是三国时期的垓下之战项羽在遇到四面楚歌时的场景,其中,在全曲的分段上,作者采用叙事的手法,描写了为战争做准备、激烈战争的场面、项羽败军并率军返乡、鸣鼓落败直至“别姬”的一连串的画面。整首乐曲旋律激昂,曲调壮阔,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楚霸王桀骜不驯的血性和英雄气概。在演奏这部作品时,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基本立意,把其中的词曲内涵理解到位,体会到这种宏大的气魄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也才能做好相应的琵琶的演奏。

为了演奏好一首新的作品以及更能强烈的突出主题,应该把握作品曲式中分段、分节中的变化,掌握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节奏的疏密以及表现术语所规定的一般处理方法。例如《临安遗恨》是一首经典的传统曲目,其主要的难点在于情绪的变化。这是一首带引子与尾声的三段式作品。第一段引子,感情深沉,演奏要由弱到强,不断为主题的乐曲做铺垫。第十六至十九小节,用长长轮奏出的哀伤的旋律,演奏时可以处理得稍自由些,在力度、音色、节奏的变化上来形成对比第一段的结束,以体现英雄的郁愤不平;从第二十五小节起,连续十几小节相同节奏型的旋律,由慢逐次渐快,由弱逐渐加强第二大段进入主题,先弱起,感情委婉惆怅,速度加快,旋律明朗,须演奏的嘹亮,以激动的情绪来演奏所写英雄人物被奸臣陷害,囚禁在临安,被押送去刑场的前夕对社稷的惦念对家人的牵挂以及对奸臣执掌权力的恨思,自己一心为国却一场空的悲恸。在结尾时利用转调的方法再次渲染主题,“将士犹死,江山待有精忠之人”的感慨。高亢有力的高音结束全曲。歌曲还采用了装饰音、三连音等,丰富了歌曲感情的表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全曲,掌握乐谱的属性从而进行惟妙惟肖的演奏。

“窥探作者内心奥秘最主要的途径是精心研读乐谱。” 这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教育家朱工一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首作品是否能够弹奏好,最关键在于乐谱的掌握。乐谱的精心研读能够让我们充分地了解到作曲家想要表述的音乐语言,从而正确地解释作品当中所包含的意境,让自已从心底明白正确读谱对于琵琶演奏前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向自已分析读谱的基本原则,让自已对读谱有一定的了解。看清乐谱上的记号,体会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这里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看清谱表。让自已区别同一位置的音出现在不同谱表上的明显差异。第二,看清楚调号与拍号。很多自已在刚接触到新曲的时候,就匆匆忙忙的弹奏,从而导致不是漏了这个降号、就是忘了那个升号的情况出现。为避免这种随意性的练习,在学习新曲之前,我要求自已将调号和拍子分析清楚,再让他们弹出这首曲子的音阶,将乐曲中的升、降号完全记在心里;打出拍号的强弱节奏,用较慢的速度统一练习。第三,分析乐曲的结构,正确区分伴奏与旋律部分。对于乐谱上的各种表情符号与外文标记都要求自已明确意思,并在旁用中文标注清楚。例如:演奏方法、指法和表情术语等,教会自已使用《表情术语字典》。再比如曲子中某一小节乐句的强弱控制、下手的力度等,都能很好的表达出作品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所以,精心研读乐谱是对于演奏一部新的作品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

总之,力争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表演者的话,必须重视音乐作品在乐谱以外的各种信息,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尽可能深刻、准确的剖析作品。音乐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声音,它更承载着人的情感,展示着丰富的人类世界。

琵琶行教案篇7

探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与有效沟通”这个教学问题,需要研究者注意对以下几方面问题的阐释和说明: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所谓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沟通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指高职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能够影响语文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教学情感。而在具体的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任务能否圆满完成的情感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1.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所谓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指在高职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高职语文教材中各课文的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是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沟通的关键所在。这也就是说,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任课老师不仅要充分地挖掘各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且还要充分地运用这些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以情感为媒介进行各种语文素养培养方式、方法的探索。而对于学生而言,能够透过文本,很好地体验和感悟文中的情感,不仅是其学习语言文字的需要,也是其提升自己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因为,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的。

2.任课教师因对教学内容理解而产生的情感因素

无论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争论颇久的“用教材”,还是与针锋相对的“教教材”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乃至文学研究中对“一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问题的探讨,都可以证明一个这样的事实,即任何一个人对同一个文本内容的理解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当然了,这里所谓的“理解”,既包括具体的文本内容,又包括对同一文本所蕴含情感的体悟。

3.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在阅读特定文本时,他(她)对该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与教师一样,也存在着“一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的问题。而这不一样的情感又对其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沟通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中,还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情感因素。

二、情感因素与教学的有效沟通

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所谓有效沟通是指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以教学活动主体各自的情感因素为媒介,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彼此达到的和谐程度。换而言之,所谓的有效沟通就是指任课老师、学生与教学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和谐统一的具体程度。

1.教学相长使师生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大体一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中,有一个这样的教学理念,即教学相长。然而,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却存在着狭隘的情况。即所谓的教学相长,不仅应该表现在语文的知识教学上,而且也应该体现在语文的情感教学里。

2.教学活动使学生感悟并体现文本中的情感

正如中学的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一样,高职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特别是如何通过“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使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真正地体验并感悟文本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高职语文教学研究的关键。

3.研究论述使各种情感认识逐渐统一

虽然说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永远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在这众多的个性化的理解中,还会表现出一种相同的情感体验。因为,他们毕竟面对的是同一教学文本。

三、个案分析

下边我们以《琵琶行》一诗的教学作为个案,对上述阐释进行举例说明:

1.《琵琶行》中的情感分析

在白居易这首著名的古诗中,有以下几种情感值得任课教师把握:第一种情感是对于琵琶女的同情。在这首诗歌作品中,琵琶女因其年老色衰而流落江畔的经历与其精湛的演奏达到了和谐地统一。因此,无论是作者,还是后来的读者都会在阅读此文时对其的遭遇给予一定的同情。第二种情感是对于作者经历的感叹。虽然作者在文中叙述的是琵琶女的遭遇,但是读者却把她与作者白居易的经历进行了对比。而这种对比的结果,既是读者对文中情感的体验,又是其对文中情感的拓展,因为此时此刻,读者心中的作者与这位琵琶女一样,彼此的经历都令人同情、落泪。

2.研究者对于文中情感的阐释

对这篇诗歌的情感研究,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首先是研究者把本诗的作者与文中的琵琶女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在两者具有相似经历的基础上得出了对一种分别情感抒发的结论。否则,文中也就不会有“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感慨了。其次,诗文表现了一种生活的无奈。对于琵琶女而言,其年老色衰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她对此无可奈何;而对于作者而言,白居易虽然爱岗敬业,虽然倾心报国,但是他却屡遭贬谪,于是文中的这一句“似诉平生不得志”似乎就是这种情感的确证;当然了,对于这首诗文情感的分析不止于此,还有不同的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其所蕴含的情感进行阐释。在此虽然没有穷尽这些研究的必要,但是,这众多研究者心中的情感却是影响高职语文教学的因素。

3.情感媒介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沟通

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本诗中对于分别情感的抒发,引导学生对于诗歌背景的掌握;可以通过对本文中那种“无奈”情感的表达,使学生体验到作者心中的报国真诚,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然了,还可以把对这首诗作中“情感”的探索,作为一次微写作训练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琵琶行教案篇8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设计是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思考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试着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是要让学生就所学的内容形成问题,具有对知识的好奇和欲望,然后去探索、寻找答案,以达到对知识的了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此浅析如下:

第一、类比分析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关键的问题并不是文章的思想或是内容,而是学生思维中众多信息之间的如何联系和表达的问题。往往表现在可以具体地分析说明各个方面,但却不能把握问题的“质”。例如:《最后一片叶子》中,学生能理解为什么贝尔门看上去是这么一个古怪的老头儿:外表丑陋、事业无成、生活窘迫,脾气暴躁又酗酒等等。然而却不能理解,就因为贝尔门用生命画出了一幅杰作,“善良真诚、不求回报”就是他的主导性格。事实上他之所以酗酒是他内心苦闷的表现,他之所以瞧不起别人的温情正是他敏感的表现,不希望被人同情。于是我提问:有过激行为的人是不是都一定是精神失常或者说是精神病患者呢?回答为是,接着我又问: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过激行为呢?于是我带领大家分析了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因为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心态等等,同样的表现并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心理或者感情,也就是同样的表象不一定具有同样的本质。最后我回到问题:看起来如此怪的一个老头可不可能是善良的呢?通过生活中同类现象的比较分析,同学们理解了事实上贝尔门之所以酗酒是他内心苦闷的表现,他之所以瞧不起别人的温情正是他敏感的表现,不希望被人同情,接下去就引入了对当时他所处社会环境的了解和分析。

第二、情境体验法。语文教学并非简简单单地作为工具、一种技术似的去传授,而应该是一种在理解基础上的鉴赏和享受。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必然要在学生能够融入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的,也就是说当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时,那么学生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认知和理解,才能获得美的享受。例如《琵琶行》中学生对诗人在不知道琵琶女的遭遇之前便已经听出了声中之情而感到不解,学生认为诗人可能只是听出了曲中的悲凉之感,不一定知道她的真实情感,也就称不上“知音”。我设计提问:一、我设计了一个自己受很大委屈的情节,问学生有何感受?二、朗诵了一首比较低调、凄凉的诗,问学生有什么想法,对于作者有什么想象或者是联想?三、此时自己的情绪中有没有对于作者的同情?四、作者是被贬,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被国家所抛弃,那么琵琶女会不会也可能被抛弃“不得志”的呢?如此学生理解了,正是因为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听懂了琵琶曲中的无限情思,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而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

第三、假设反推法。我们所学的有些作品中,因为时代、社会背景的不同,所以有很多的作品中所隐含的信息学生并不理解,所以也就不能完全理解作品。那么我试着运用假设反推法,使得理解不成立的,那么返回来思考作者的意图,自己去探索、理解,那么更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深刻体味。例如《祝福》一文中,提到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只是很熟悉罢了。提到祥林嫂之死,尽管学生也明白她确实活不下去了,但由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要让他们知道是因为社会的根源,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每一个人的毒害,祥林嫂才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是需要技巧的。我设计的问题:一、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死了以后,她能不能不改嫁?二、祥林嫂第二个丈夫和儿子死了以后,又有一家很好的人家她能不能再改嫁?三、她能不能不去捐门槛?四、如果告诉她世上没有鬼神,她可不可能不会那么快就死了?五、古代女子的地位知多少?学生总会无意识地拿现在的女子与古代女子去作对比,慢慢就发现了二者之间真正的质的区别,那么也就明白了在当时那个社会很多人的可怜、可悲、无可奈何等等,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根源。

比较好的问题设计可以使得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活动更主动、更深入地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通过积极的分析促进学生再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使他们的学习活动真正融入自己的认知世界中。

上一篇:学风建设方案范文 下一篇:讲座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