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规范化和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9-12 06:59:28

比较规范化和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和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1月-2011年6月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按照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平时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60例患者,长期使用大剂量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伤口的感染几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伤口感染率分别为1.6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期长期使用抗生素没有降低术后伤口感染几率。

【关键词】 抗生素; 规范化; 长期; 伤口感染; 预防

抗生素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在手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若是手术期间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医疗物品浪费问题,还会因此出现很多的不良反应,例如增生耐药菌株,引发更多治疗中的棘手问题[1]。因此,为了确定外科手术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效果,选取本院2004年1月-2011年6月120例患者进行长期使用和规范化使用的对照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4年1月-2011年6月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男87例,女33例,年龄23~68岁,平均(42.1±19.7)岁。入选标准:手术前体温和血液征象处于正常范围,没有明显感染征象,对抗生素不过敏,手术前3 d内没有使用过抗生素[2]。排除:有肾衰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类风湿等疾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患者,手术之前住院超过5 d的患者,没有进行伤口拆线就出院的患者、外院转至本院的患者、其他科转至本科的患者、入住院内的时候体内已经有感染灶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在正常情况下不使用抗生素。若需很多内植物体重建手术,手术所需时间超过1.5 h则可以在术前麻醉之后于静脉注射抗生素,若手术所需时间多于4 h,术中应重复使用1次,手术后使用抗生素小于36 h。对照组:正常情况下在手术中使用1次抗生素,若是较大手术需放入内固定、或手术时间很长,在术中同研究组一样使用抗生素之外,还要在手术的前一天使用一次抗生素,术后抗生素使用持续超过36 h甚至持续3~5 d,或是一直到患者体温下降到37.5 ℃以下。

1.3 伤口感染标准 不管伤口感染处于深部还是浅部,都被定性为患者感染。手术之后进行拆线在出院前若伤口和周围有红肿热痛现象,不管患者血象有没有细菌学标示,都诊断为伤口感染。在无法界定是否感染时按照感染对待。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感染人数分别为1例和2例,感染率为1.6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文研究表明,手术期间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没有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几率。细菌导致术后伤口出现感染通常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在伤口里面定植成功,然后才可以伤口内繁殖,根据细菌定植和繁殖情况,临床预防伤口发生感染所采取的措施需要针对手术前后每一环节详细制定。手术开始前最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是术前约0.5 h,如此,手术开始时抗生素已然在进行手术位置的组织肌肉内有了一定的抗菌浓度,而且能够维持手术时间,若术中有细菌进入伤口也无法定植。术前使用抗生素的时候提前太多,所应用的抗生素能够杀灭身体里面正常菌群,但是无法杀灭的细菌会出现一定的耐药性,这种细菌携带耐药性,如果术后感染到伤口会导致感染越发地难以控制[3]。所以在外科手术当中,不可以在进行手术前几天就开始使用抗生素。

手术之后使用抗生素主要目的是杀灭术中残留已定植细菌,避免细菌进一步繁殖扩散,手术伤口在初步完成修复后,一般会通过身体内在免疫系统来防止细菌侵入,若血药浓度还处于有效抗菌环境内细菌是很难在其中生存超过12~36 h,所以手术之后通常不必要在36 h之外大量使用抗生素。通过对照研究也显示,术后过多使用药物,并无法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率[4]。通常,抗生素进行预防性的使用是没有必要的,如果需要使用就应该足量应用,使其剂量达到且超过最有可能感染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不然不仅无法达到预防感染效果,还会导致感染菌出现耐药性。在选择是否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时,并不是其对比值必须有差异才能够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5]。通常来说在不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措施的条件下,如果术后伤口深处部感染率和应用抗生素小组比较>0.25%时就应该选择使用抗生素[6]。

有许多的外科医生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往往要检查其血象,测试患者体温,并通过这两个指标来确定患者是否受到感染。但是因为患者自身有物,还有手术后的创口,所以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几天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白细胞数目都有上升现象,还有坏死组织会吸收热量导致患者体温上升,所以此两项检查并没有办法做到精确无误,只能是参考指标,无法作为是否应用抗生素的精确指标。而患者体温在手术后第2次出现升高时有可能受到感染,当然并无法确定为伤口感染也不确定是细菌导致的感染[7]。

目前,有很多临床医生都存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现象,说其原因主要是害怕手术之后伤口出现感染。现在发生医疗官司的问题越来越多,新闻媒体也没有进行正确的宣传,使得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若术后患者伤口出现感染,而医生已经长期大剂量使用了抗生素,患者则不会对此有任何异议,但是却违背了作为临床医生的医疗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如果把规范化应用抗生素所能达到的效果极其必要性,还有滥用抗生素多带来的危害与患者家属解释清楚,如果手术后真的出现伤口感染,也能得到患者家属体谅[8]。当然,也有一些医生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长期使用大剂量抗生素,理应受到谴责。

通常,手术室虽然保持高度洁净,但是手术过程也容易有细菌通过空气进入伤口,而在人体内如皮肤毛囊也存在大量的细菌[9]。术后伤口是否受到感染,应用预防性的抗生素其实只是一个小的方面,且并不重要,正确处理好其他问题反而更加重要,例如手术开始前的住院时间、手术技术、皮肤的术前清洁、伤口的术后处理、无菌手术室及器械等,这些项目都远比应用抗生素重要[10]。

总之,手术中医生有针对性并符合科学理论的使用一些抗生素,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从患者身体健康出发,医务人员更应该注意一些非抗生素预防手段,避免为防止伤口感染盲目应用抗生素,既能够降低患者经济压力,又能够降低医院耐药菌株,发挥更为有效的抗生素预防作用,使得出现感染使抗生素能够敏感应对。

参考文献

[1] 李文渊.抗生素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5):920-921.

[2] 毛华新.普外科围手术期不同时机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比较[J].海峡药学,2010,22(5):181-182.

[3] 林丹,周军,黄荔红.抗生素的不同用法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附1124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5,27(1):115-116.

[4] 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等.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58.

[5] 陈世君,王勇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与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1):73-76.

[6] 王志宏.使用抗生素在普外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价值[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2(3):328.

[7] 杨秦权.浅谈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9):6157-6158.

[8] 罗亚妮,刘欣,代引海,等.Ⅰ类切口手术150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6):748-749.

[9] 李绍文.普外手术中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3):146-147.

[10] 王冰辉.普外科380例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7):20.

(收稿日期:2012-11-01) (本文编辑:陈丹云)

上一篇:肿瘤标志物CA125Ⅱ、CA199测定在原发性肝癌诊... 下一篇:影响产房护理中的安全因素调查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