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

时间:2022-09-12 05:05:37

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

[摘要]巧妙生成,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以点带面,拓展课外阅读内容;授之以渔,提高课外阅读能力。这些阅读策略都能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内课外链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内容;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49-0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然而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课内阅读内容只不过二三十篇文章,即使篇篇背得滚瓜烂熟,所得又如何?必须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课堂讲解教材时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全面辐射,巧妙拓展,搭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让其尽情地遨游书海,享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内课外链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妙生成,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一)悬念激趣

众所周知,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娓娓宣讲,学生津津聆听,情感交跌,期待结局大白之际。此时,教师戛然而止,无不动容地告诉学生: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想知道结果只有去借课外书籍,才可以知道更多的答案。学生们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梗概引趣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刺猬汉斯》后,可介绍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出示《史记》《三国演义》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做,学生就会被兴趣所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三)话题诱趣

个性化的话题可直接唤起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不同的教材,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个性化话题: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可以人物为话题,设计“我认为他是一个[CD#7]的人”,学生可以饶有兴趣地用这一话题说出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看法和评价。进而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更多有关人物介绍的文章,如《鲁迅自传》《的少年时代》等,让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更广泛的课外阅读。另外,还可以以想象、景物、人生感悟等为话题。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体阅读兴趣,又可让学生在视野的开阔中不断体验阅读的乐趣,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欣赏的品位。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以点带面,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绝不能局限于课本。教语文不应只教语文教材,而要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以一篇带多篇甚至多本,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厚、加宽。

(一)拓展延伸

教材中不乏名家或名著的节选、缩写,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前后,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能更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篇、名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少年闰土》为例,课内引导学生采取自读、自悟的方式,感受农村少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以及“我”的无限向往。在此基础上,老师以启发性、激趣性的语言从课文中导出:“在本文中,同学们认识了少年闰土,你们想知道闰土的命运吗?几十年后,他还能和‘我’亲密无间、无话不说吗?如果你想知道这一切,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故乡》,它会给你一个完整的答案。”这种以文本为据,适度拓展的阅读方式,不仅仅丰富和完善了一个“闰土”的形象,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兴趣,这对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影响将是终身的。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回忆》属于节选文,教师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续读。除了依文本进行拓展性续读外,还可以依作者进行拓展。比如学了《匆匆》后,引导学生去读朱自清的散文;学习了《鸟的天堂》后,布置学生收集并阅读巴金的作品。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名家名篇的进一步了解,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一个健康的指向。

(二)比较鉴赏

选择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进行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学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对比阅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使学生在比较鉴赏中领会送别诗常有的写作套路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孔明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同个主题的材料时,就会自觉地进行对比、整合,归结出周瑜、诸葛亮等人物丰满的性格特点。所以,教师有必要选择推荐那些和课文形式相类似的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三)释疑解惑

以教材中的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学生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能扩大阅读面。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更好地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笔者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对于科普类的说明文,此类拓展阅读更值得推广。如教学《飞天梦圆》《种瓜得豆》等课文,教师要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以实现阅读综合能力及训练目标的全面提升。

三、授之以渔,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一)粗精结合

如果说精读是精雕细琢,那么粗读便是走马观花。阅读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运用。例如:看《水浒传》若要看故事情节发展,可快速浏览。若要看人物塑造的手法,则可一一品味,动作、语言、神态、肖像等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回就足以让人惊叹不已。另外,粗读和精读是兼容并蓄的。不同的阅读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新闻报刊可大致浏览,粗读一番;散文名篇可仔细揣摩,精读品味;时尚读物可快速浏览,知其大意。将粗读和精读不失时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

(二)读记结合

徐特立先生的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告诉我们什么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这是因为动手“划、摘、批、做”等,不仅能让学生用眼睛读书,还用心、用脑、用手一起读书,从而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首先,读书要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圈点勾画的习惯。将重点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标识做记号,进而理解内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其次,读书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书笔记记录的内容尽量做到“百花齐放”,如: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此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剪贴有价值的阅读资料。阅读过程中,学生把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在课外阅读本上,贴的方法形式不求统一,鼓励学生在自己摘录的内容的旁边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花边。就这样,学生在读读、剪剪、贴贴、画画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闲暇时欣赏自己的杰作,也是一种享受。

(三)读写结合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早已不是作者笔下的那一个,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哈姆雷特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在我们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需要学会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来加以审视,不妨用圈点勾画法、眉批、旁批法加以鉴别、欣赏和评价,把阅读的独特感受记录下来,化成文字和作者及他们笔下的人物沟通交流。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或者简评来提高鉴别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举办一些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抒发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在交流中擦出思想的火花,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鉴赏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而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的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语文作为一门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因此,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语文教师要搭建沟通的桥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依托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尽情地遨游于书的海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简小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27).

[2]吴雪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新课程:小学,2010(12).

上一篇:浅谈如何保持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持久兴趣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程发展性评价初探与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