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时间:2022-09-12 02:19:07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摘 要:“先成人,后成才”。作为教育工作者,虽然不能决定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有知识储备,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实际而开展的活动,这就为学生进行德育创造了无比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综合实践;德育;育人氛围;表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在教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已有知识储备,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小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德育也存在不协调不一致,极易造成德育发展不健康。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课中进行德育。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德育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德育内容应是鲜活、生动的。学生很难从自身的认知和需要中找到与之一致的契合点。学校浅显易懂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目标明确的班风、学风,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贴近学生生活而又有蕴含德育内容的校园文化墙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渗透了德育。学校优美的布局、干净整洁的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这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成败。”基于这一观点,我在班级办学习园地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光荣榜”“我的收获”等栏目,把学生中表现优秀突出的事迹贴在“光荣榜”栏目,将班中潜能生的每个细小进步,贴在“我的收获”栏目中。小组每月向班委推荐进步较大的学生,在班内进行表彰;班委每学期向学校推荐典型,在全校范围内表彰并向家长发“喜报”。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下,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著《行知书信集》),所以教师不仅要承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职责,同时也要担负起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任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表率作用更是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深刻挖掘劳动的德育价值

生产劳动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实施生产劳动的有效途径。马克思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而生产劳动则是最大的实践活动,它可以检验真理,实践理论,获得真知。当前很多家长片面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从书本获得知识,而生产劳动的事情只是那些文化素质不高、知识储量不多的人所做的,甚至有人以自己的孩子从事生产劳动而感到羞耻。殊不知,劳动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近距离感知社会,认知社会中的真、善、美,直接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尊重别人和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陶行知认为:“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践活动课这个德育载体,根据实践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学会关注生活与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它超越了书本的局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社区、街道,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接触,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为学生认知社会搭建了平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工业、农业生产也都离不开水。教师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的品质,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它既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教师,要在制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时不应独立为活动而活动,而应有目的地融入德育内容,并在活动中深刻发掘德育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涵养、人文品格,促使学生全面成才。

上一篇:绘本与习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儿童水墨画教学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