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时间:2022-09-12 01:13:56

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摘 要:情境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营造具体、生动、富于情绪色彩的教学意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获得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再由教师进行问题引导,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境地”,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这一过程突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回归。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数学;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改革,传统只注重应试能力的做法显然适应不了目前对学生拥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学方式也应相应从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向师生良性互动式的教育转变。高中数学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具备着很高的严谨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知识系统的连贯性和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使得大部分学生的知识习得进程较为缓慢、困难。若数学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照本宣科、采用题海战术巩固知识的话,往往会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厌恶和恐惧心理。如何将数学学习变得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实用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设置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角色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和心态,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和思考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设计时,最注重的就是设计出的情境应当具备探究空间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自主地思考问题,从而自觉地进入到课程学习的核心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情景教学中,学生一直都是情境活动中的主角,教师只是充当辅助的角色,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改变其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二、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驱动自主学习的最佳燃料,也是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使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积极情感的调动,并且转变学生处于客体的传统局面,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使用教学情景,将枯燥的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提出来,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当兴趣被激发时,自然就产生自主参与研究的渴望,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究以获得满意的答案。可见,情境教学法不仅树立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营造了有助于他们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

2.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多数同学都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实际上数学是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只有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帮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乐趣,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情境教学法的最大功能就在于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利用情境教学发的独特功能,帮助学生拓展实际数学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又具备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而学生则是情景当中的测量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并根据资料整理制作调查报告。通过这种训练,不仅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将得到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师在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后,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与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数学知识得到增长,其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都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发展。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改变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内进行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塑造。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还有有利于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索能力,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现象。另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是抛出了问题的疑惑之处,吸引学生主动对其发现与解释,整个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地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然后自行分析与判断,通过实验证明和探讨交流等活动对问题进行合理解释,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充当配角,负责在合适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到达问题的核心之处。

三、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1.利用现实问题进行情景教学

数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且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前进的一门学科。目前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源于生活的实例,将现实生活问题引入问题情景的创设中。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生命力回归的必然趋势。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让所创设的问题情景更贴近生活实际以及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将现实问题引入情景教学环节当中,首先需要将相关数学问题还原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去,让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熟悉;然后,结合学生的心理水平和认知特征,引导其对这个情境进行探索研究,多角度思考得到合理答案从而理解知识;最后,帮助学生积累所学的数学知识经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利用新知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比如,在刚举行完篮球比赛后,就可以拿篮球比赛为例子讲解数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找到排场出场的多种办法,通过身边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他们体验数学的乐趣。

2.利用多媒体创造数学教学情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网络多媒体在教学中变得十分常见且重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呈现传统书本教学难易呈现的课程内容。多媒体的利用有助于将教材知识形象化,引导其更快地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知、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利用幻灯片和电脑软件对数学问题进行讲解与剖析。另外,也应当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和计算器等设备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情景教学法只是一个教学手段,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与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上一篇:对学生抄作业现象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机会总是以麻烦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