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时间:2022-09-12 12:05:11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

企业是创造社会价值、促进社会进步的基本单元,如何通过管理手段激发出劳动者的最大潜能,实现创造价值的最大化,一直是经济学家和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十九世纪末,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走上企业管理的舞台。这种理论以定额管理、标准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管理等为手段,将过去的经验化管理上升为科学管理范畴,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甚至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个工人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这种理论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泰勒理论假设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收入,基本上是唯一需求,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企业只要按劳动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工人是愿意接受任何工作的。今天看来,这种理论不是完全正确的,它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和其他需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企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进入二十世纪后,工人们为争取自身权利的活动愈演愈烈,罢工频繁,劳资关系紧张。美国艺术家卓别林表演的《摩登时代》电影,就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绝妙讽刺。

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经济学家和企业管理者的深思,人们不得不回头审视当时被奉为“管理圣经”的科学管理理论,逐渐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首先,泰勒坚持的假设就是不完全正确的。他只把工人看做“经济人”,认为钱可以摆平一切,而忽视了工人作为“人”的其他需求和感受。劳动者不同于设备、仪器、工具等冷冰冰的生产资源,他们有思想、有感情、富于创新能力,是具有活力和革命性的“高级资源”,用的好能创造巨大的价值,用不好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泰勒理论研究的是定额、标准、工具等生产资源,而对管理活动的主体——人,却没有很好研究。劳动者所关心的仅仅是“金钱收入”码?不同劳动者不同阶段的需求是相同的吗?随着这些问题的深入,以研究劳动者动机与需求的激励理论顺应而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的最广泛的理论。他认为,人有一系列的需求存在优先层次。具体来说,包括1、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空气、水、住所等;2、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3、社交需要。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4、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5、自我实现需要。它是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其中包含四点假设:1、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2、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很多需求影响行为;3、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4、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该理论将劳动者不同阶段的需求作为研究、激励的对象,强调了“人性”,是人本管理的雏形。该理论明确指出了,当低层次的需求已经满足后,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人们宁可减少低层次的需求,转而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我们回头再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它充其量只满足了人们第二层次的需要——安全的需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人们收入增加后,反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劳资关系对立问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今天对于我们研究、制定激励措施也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按照该理论,人们的需求不只包括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在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人们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措施时,不能单一使用“薪酬奖励”措施。不分析劳动者个体的需求而盲目地使用单一的激励手段,有时候收到的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一套不断变化的需求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了解个体劳动者的需要的需要是应用该理论的前提。在不同的组织中,劳动者的需求是充满差异的,因此,管理者应该经常性的用各种方式进行调研,建立完善的劳动者绩效档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后,劳动者才会有较高层次的需求。这就要求管理者很据员工的岗位、绩效,首先满足员工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如果没有满足员工低层次的需求,较高层次的激励是不会起到作用的。国内有一家老国企,机制僵化,激励措施不到位。企业内有一个技术能力很强的年轻工程师,带头研发出好几个销路很好的产品,但他个人的薪酬、福利、住房等都没有落实,奖励仅限于厂长口头的“人才” “能干”、 “以后有机会”等空头支票,这样如何留得住人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多偏于物质方面,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多偏于精神方面,是一种心理感受。高层管理人员和基本管理人员相比,更能够满足他们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因为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能够自我实现,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员更多地从事常规的工作,满足较高层需求就相对困难一些。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于物质激励手段和精神激励手段同时并重,适当的时候,可能简单的口头表扬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经过近百年的验证,直到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它强调“人性”,认为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的某种需求没有满足时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求的行为动机。如果管理者及时发现这种动机,并合理给予引导,那么激励的效果是明显的。今天,需要层次论在许多企业的人事管理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上一篇:地铁应急情况下运营组织调整方法 下一篇:阐述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