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买车

时间:2022-09-11 06:36:03

上期我们说了华人在美国买房的故事,本期再说说华人在美国买车的故事――

车轮上的国家

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家”。作为最普通的代步工具,汽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纽约等极少数都会地区有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他地方都要靠自己开车。根据美国交通部的统计,2006年,美国一共有2.5亿辆各类汽车,而美国人口大约在去年才达到3亿。可见汽车的普及程度。

一般说来,东西两岸开外国车比较多,中部地区比较爱国,还是美国车的天下。多数人开的是轿车,也有40%的人开SUV和皮卡。德州更是皮卡的天下,经常看到小姑娘头戴牛仔帽、足蹬长筒皮靴,跳上皮卡绝尘而去。

美国人崇尚力量,大马力高耗油的车很有市场。以前给福特做项目的时候,福特的人告诉我们,一辆家庭轿车只能让福特挣几百美金,而一辆皮卡或者SUV,可以让福特挣好几千美金。所以在美国市场上,各大厂商竞相力推大车。

90年代末的油价很便宜,车型小油耗低的车没有多少吸引力。前几年油价飞涨,人们对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兴趣大增,大车的销售一落千丈,但随着油价回落,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电台还提到,油价下降以后,Google上对节能汽车的查询量下降了30%以上。

总之,油价对美国人的生活影响很大,美国这波经济衰退或多或少受到了油价的影响。过去10年,地产市场火爆,很多人住在离工作地点很远的地方,这样既可以享受城里的高工资,又可以享受乡下的大别墅,何乐而不为。可是高油价改变了这一切。

10年前1加仑(3.87公升)汽油不到1美元,比纯净水还便宜,而油价高的时候,平均油价曾经达到1加仑4美元,很多远距离通勤的上班族突然发现付不起油费了。同时,由于美国的汽车厂商过度依赖高油耗大车所带来的利润,没有兴趣开放应用节能技术,结果,高油价对美国厂商的打击远远大于对日欧同行的打击。而美国的汽车行业直接和间接地占到了美国经济的六分之一,即使没有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单是油价就足以令美国经济陷入困顿。

入乡随俗买辆二手车

既然整个美国都在车轮子上转,我自然也不能免俗。

在美国的第一个暑假,我在一家IT公司做暑期工,口袋里开始有两个小钱,于是就寻思着买车。那时毕竟是穷学生,只能买旧车。

当地报纸有很多旧车求售的信息,同时有全国性的网站根据代售汽车的出厂年份、品牌、配置和状况等诸多参数告诉你一个大约的价格,讨价还价并不困难,只是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果向汽车经销商购买,不仅价格偏高,还要付5%到10%的销售税。因此,穷学生多数向私人购买,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

最后,我从一个美国老头那里买了一辆已经使用7年的美国车,车子行驶了大约7万英里,保养得还可以。讨价还价后,我们以2400美元成交。

没想到,就在我们兴高采烈地开车回家时,车子忽然毫无征兆地在高速公路上熄火了。好在当时是周末的傍晚,又是在乡下的公路上,路上车不多,再一打火又好了,我们战战兢兢地终于把车开到了家里。

随后,我们打电话给卖主,卖主睁眼说瞎话:“我跟你说过有这个问题的。”没办法,我们只好吞下这个哑巴亏。以后谁跟我说美国人讲诚信,我跟谁急。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边提心吊胆地开车,一边想办法修车。最后,在一个阿拉伯师傅开的修车铺,我们花90块钱把车给修好了。车子后来虽然还有一些小修小补,但总体还不错。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

买了车,下一步就要考驾照,先笔试再路考。

笔试比较简单。薄薄的一本交通规则手册,讲的都是常识,重点是如何安全开车,尤其是如何避免酒后开车、如何处理各种路况。美国的交通规则强调行人优先,自行车其次,最后才是汽车,不过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车一般都很少。还有一些比较搞笑的规则,比如:不可把汽车停在火车交叉道口上堵火车的路。

笔试头天晚上,我打麻将打到半夜,忽然想起还没有看书。另一个同学也要考,但只有一本手册,情急之下,我用菜刀把手册劈成两半,轮流复习。第二天,我们全都满分通过了。

接下来是路考。考试的重点不是你技艺是否娴熟,而是你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所以,很多在中国国内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很难考过。比如,他们习惯用一只手打方向盘,美国考官一看就不待见了。还有一些规则与中国不同,中国司机想通过美国路考并非易事。

美国也有驾校,但多数本地人都是由父母教的,而我们就只能靠师兄教了。还好师兄经验丰富,详细告诉我考官会注意的各个细节。结果我顺利地一次通过。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路考结束时,考官大妈告诉我唯一扣分的地方就是倒车。她说,虽然我看了所有三个倒后镜,而且退得很缓慢,但是没有回头看,不合规矩。由此可见考官的细心。

从拿到驾照到现在已经10年了,虽然我一直谨记安全驾驶,但总有被警察盯上的时候。美国交警虽然比较友善,但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他们也会变着法子开罚单。有一次集体去旧金山玩,道路限速55迈(“迈”为英制单位,指每小时多少英里,1英里等于1.省略)

上一篇:曹姑娘:嘿,我在这里 下一篇:纯爱:完美爱情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