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金融制度的演变

时间:2022-09-11 05:34:23

我国当代金融制度的演变

【摘要】中国目前的金融制度是以银行为主导,但从长远来看要使金融制度既能推动经济增长、有效配置资源,又能平滑经济波动、合理分散风险,就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关键词】金融制度 市场主导 银行主导

金融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资金活动的过程密切相关。从内容上看,金融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金融体系结构,以及组成该体系的各类金融机构的职责分工和相关关系。金融制度主要分为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顾名思义,银行主导性金融制度就是在资金的配置中以银行为主导,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就是在资金配置中以资本市场为主导。

一、中国目前的金融制度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原因

第一,中国的历史演变造成了我们目前的金融制度是以银行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金融制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3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这一阶段中我国资金配置主要是国家调度;第二个阶段是1983-1990年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多元化的时期,这一阶段中中国金融制度开始改革,但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多元化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四大国有银行开始形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始出现,但资本市场处于零的状态;第三个阶段是1990年以后资本市场逐步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我国启动了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这三个发展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时至今日,资本市场的规模仍远小于银行的规模,据统计,银行每年新增的贷款,现在是两万亿左右,而股票融资加上企业的债券,差不多也就一千亿左右,所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的规模远远大于通过市场直接融资的规模。因此,目前我国的金融制度还是以银行为主导。

第二,从功能上来看,银行目前起着筹集资金跟分配资源的主要功能,而我们的资本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还是非常弱小。我们常把股票市场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实际上真正反映中国国民经济晴雨表的是中国的银行资产,银行资产的好坏以及不良资产的高低确确实实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否,而股票市场到目前为止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基本还是局部的、有限的反映国民经济,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本市场还远远不能替代银行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资本市场在目前的中国很难发挥它的作用。

二、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

有关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的效率及其利弊的问题在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之间争论了一个多世纪。两种不同的金融制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区别。

1、不同金融制度对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制度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资金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流动,从而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在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中,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中介来实现;而在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中,储蓄者的资金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转移到资金需求者手中。尽管两种金融制度对资源配置的手段不同,但都以自身巨大的力量影响或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都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不同金融制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金融系统深刻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一个活跃的金融市场,对于经济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因为它一方面能够使资源集中在有能力的管理团队中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惩戒经营不善的管理者,防止资源浪费,但是,在这种体制下,投资者“闻风而动”地买卖股票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意收购不利于管理者进行长期决策。相比较而言,银行主导型体制能够保证资金提供者对融资企业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从而确保其利润,有利于企业和银行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3、不同金融制度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担

不同的金融制度对风险管理的手段是不同的,因此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在风险分担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金融市场允许个人分散投资组合,对冲风险,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这种在既定的时点上由不同的投资者进行风险互换称为横向风险分担。与金融市场相比,银行可以提供跨期风险分担,即可以将大量具有不确定性的短期资金集中起来,然后利用大数法则提供长期资金,同时享受长期投资带来的高收益。

三、我国的选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现代金融制度

尽管我国目前仍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制度,但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应当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制度。市场主导的金融制度之所以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由于如下几条原因。

1、经济规模的变化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一国经济规模及其发展水平对该国金融制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规模较小时,生产相对分散,市场风险较小,对资金规模的集中度和分散风险要求不高,此时提供融资为主要功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与这种经济规模是相适应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日益增大,银行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经济体系的融资需求,近年来,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便是很好的明证。此时,就需要具有更大资金集聚能力的资本市场占主导地位。

2、收入水平的变化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在收入水平较低时,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结构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主要是要求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性。而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就不再满足于资产的安全性,而是不断地寻找增值保值以及分散风险的渠道。实证分析表明,人们的投资倾向、资产选择偏好与其收入水平是相关联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与此相伴随的就是人们财富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形下,人们投资进行资产保值增值、分散风险的需求必然增加,而在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下,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工具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人们进行投资组合的需求,只有市场主导的金融制度才能提供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从而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不同投资需求。

3、经济体系不确定性的增加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明显加快,新技术转化成新型的主导产业的时间也明显缩短;而且厂商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些都使得整个经济社会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客观上就要求金融体系不仅要具有配置资源的机制,而且要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这种功能只有资本市场这种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制度才具有,资本市场中资源和财富可以通过不同的金融产品来表现,可以金融化、证券化,从而为不同的投资者持有,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带来重要影响,但是如果美国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那么之前整个社会体系的风险都会集中到银行系统,危机爆发时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包括整个银行系统甚至整个社会体系的瘫痪,现在美国市场主导型的金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降低了这场由银行房贷风险引发的危机的危害。

4、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金融制度向市场主导型方向演变提供了技术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自动化、电子传真以及电脑等信息技术方面的进步,一方面刺激了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得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又提高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使得各类金融市场在区域和期限上不再处于分割的状态,跨期、跨品种和跨区域的套利机制也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如果信息技术不发达,世界资本市场可能也会有所发展,但绝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而我国的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其水平完全可以支持市场主导的金融制度。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的金融制度虽然是以银行为主导,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应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参考文献】

[1] 沈铭辉:当代世界金融系统运营模式及中国的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4).

[2] 李剑:转轨中的中国金融系统分析[J].市场周刊,2004(11).

[3] 曾康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必须审时度势[J].管理世界,2008(1).

上一篇: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尤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