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时间:2022-09-11 05:08:47

用心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摘要】“和谐教育”,是在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师生双方都愿接受的非强制性方式,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问题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从而把教育者的意志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其主体是教育者,其结果是使师生双方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教育和受教育的目的 。

【关键词】用心 班主任 管理 工作

惩罚性教育强调班主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其主体是班主任,其结果是班主任费精力、伤脑筋;而学生在身体上受折磨,心灵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敌对情绪。那么,如何实施和谐教育,让和谐教育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呢?

一、大度宽容,赋与爱心

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摆在社会、学校、家庭面前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下面是我班一名“问题学生”的转化实例。

他的名字叫张明。母离异,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不知去向,自己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的爷爷、奶奶由于年岁已大又要经营生意工作非常忙,常东奔西走,有时就顾不上他,加上学习上的困难。这样,他渐渐地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上课无心听讲,自习课吵闹,作业马虎,每次考试,各科成绩都不能超过30分。教他的老师,只要提到张明,个个都摇头,人人都说:“这个学生无法教。”他不但自己不学习,反而千方百计影响其他的同学学习,经常不来上早、晚自习,旷课多,上课还经常睡觉,老师关心他,有时还不领情,还和老师作对,搞得老师下不了台。针对这种情况我找他个别谈话,才知道:他的爷爷、奶奶只管他吃饭睡觉,出了家门以后就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至于是否到校学习,学习成绩怎样从不过问,他的奶奶还有一点护短,经常还拿较多的零用钱让他去花,这就给他进网吧、打游戏提供了方便,而且常常是一夜不归,或就在网吧里过夜、或在同学家过夜。有时没钱进网吧就拿家里的东西去换成钱,或拿同学的书本去卖,搞得同学没书看没本子做作业。

我了解后,与他爷爷、奶奶取得了联系,进行了一次家访长谈。从此,我经常不失时机的找他谈心,说出让学生听着顺耳顺心的话语,就可能达到批评的目的。这样的批评,像鲜艳的玫瑰,刺中带香;像治病的良药,苦中带甜,学生听了,自然心悦诚服,乐意接受了。

二、多表杨,少批评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只是二者的多寡不同,每个“问题学生”多少都蕴藏一些优点,不引人注目的优势,在某些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寻找和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这些“闪光点”,要经常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而得体地给予表扬,从而滋润他们的心田,激活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要有责任心。

又如我的班级中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都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基本信念,我们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上替学生想一想。因此我们应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去帮助他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棵幼苗都能茁壮成长。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新师生关系与教学策略的改进[J].教育参考,1997(1)

[2]闵容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教学研究2006(1)

[3]李谨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5

[4]王衍涛.试论教学的积极性情感背景原则.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3)

上一篇:如何教育低年级学生教学方法浅析 下一篇:如何合理运用“心理学”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