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时间:2022-09-11 03:32:02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研究性学习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尤其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弥补了传统课程的许多不足。但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和理解上的偏差,许多基层学校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操作等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深入、健康的发展。

一、重视开头结尾,轻视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要求其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能力,尤其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校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开头和结尾,即开题和结题部分。开题时,对课题的可行性部分提出的问题、如何作答等经过精心的设计;结题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图片、拍摄的照片、下载或实验获得的相关数据都被做成课件加以展示。这些资料可供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更重要的是成为扩大学校乃至指导教师影响的素材,成为验证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最有力的证明。

我们认为,课程结果的展示与交流是必要的,但是展示活动只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阶段,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结果与过程同样重要。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可事实上,很多教师对课程的指导力度不够,有些学校甚至采取放羊式的做法。在具体实施阶段,一方面教师要敢于放手,尽量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教师允许学生走弯路、犯错误,但是,为了保证研究性课程实施的质量,对整个实施必须进行过程监控,因为课程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无形的问题可能是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成果。因此,在展示成果的同时也应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学习过程,这是使其他学生得到启示的最好途径。

二、重视调查研究,轻视科学实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将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设计与实施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而,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社会调查多,人文题目多,动手实验少。每到研究性学习特定的时间,学生就欢天喜地地走出课室,到图书馆、电脑室查找资料;到街上、商场等地方发放问卷调查表,或随机访问。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实验室里几乎看不到几个学生。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人文类的题目,资料好找,报刊或者网上都有许多现成的结论,有许多成型的文章可以摘录,加上自己的一些调查及数据分析,就可以形成一篇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调查研究报告。既省了力又有了一次难得放飞自己的机会。第二,走出课堂和校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的机会,学生们喜欢这种全身心的释放,他们感受到了在课堂中体会不到的自由感觉。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并不是真正地要研究什么、学习什么,而只是想到外面去放松一下。那么,如果选择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课题,学生就要相对多地泡在实验室里,准备实验用品、按规程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稍有偏差,实验结果就不准确,而且还要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寂寞、枯燥与艰辛。所以,有些学生对严肃的科学研究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基础科研还很不发达,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科学后备力量。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科学研究中也存在浮躁现象,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总想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创辉煌。纵观古今中外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无一不是在经历千百次失败的基础上取得的。今天的学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热爱科学、不畏艰难险阻、敢于面对挫折的品质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是教育所担负的使命。要使他们真正明白“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重视课外实践,轻视课内探究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分迷信书本、迷信教师的传统。由于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其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生个性特长和才能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研究性学习实施两年多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选取的是开放性的内容作为研究主题。学生走出课堂提出问题、动手实验、调查访谈;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可是,一回到课堂,学生又和原来一样,进行着传统式的学习、听课、记忆、考试,学生又成了一台机器。虽然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中,教师也强调启发,强调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但是教师是按照预定的目的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路子上去的,课堂气氛可能很热烈,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可是学生很少问为什么。

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质疑、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等目标上是一致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了一门新的课程,而应该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如果只是把研究性学习看作是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或者是让学生体验一下研究课题的初步过程,这样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相当的高度,而应该把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看作是学习方法的一次革命。

我们不仅把研究性学习看作一门必修课,还应在课外各种活动中体验研究性学习,而且还应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多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积极大胆地思维、想象、提问、猜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重视个别发展,轻视群体参与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经常采用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由3~8人组成,他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但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能力的强弱,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个体参与的情况差别较大。活

动能力强,兴趣广泛的学生,对课题研究较为热心,他们积极查找资料,钻研深入,广泛与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在个人钻研和讨论中,不断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他们承担了课题研究的绝大部分任务,甚至包揽了全部研究任务,自然而然地成为课题的中坚力量,他们各方面能力在课题研究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而一部分性格内向、学习成绩比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对课题研究大多兴趣不浓,参与不够。如果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同学做好协调、指导、激励等工作,他们往往游离于课题研究之外,成为整个课题研究的配角或旁观者,他们自然很少享受到研究性学习中的各种乐趣,能力也很难提高。

五、重视小组合作,轻视全员参与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的现代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又能使优等生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其中,正确选择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动员全员参与合作学习是关键所在。

为了使小组合作真正体现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每个小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使人人有事可干,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有疑难共同解决,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创设问题情境“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你能把它拼成什么图形?看哪组拼的图形多?”各小组成员纷纷拿出已准备好的三角形图片进行拼图,合作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小组拼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四边形,有的拼成了菱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有的一个小组拼出好多种图形,最后小组组长展示成果。这样的合作学习,全员积极地参与、互动,真正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六、重视自主探究,轻视教师作用

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在这里,掌握学生的现实经验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创设相应水平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十分重要。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一些教学内容。尽管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也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表达交流,但学生却很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根本谈不上自觉运用,还有一些学生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束手无策。因此,在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地进行点拨、讲解,学生应充分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融会贯通。

即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师也应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对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予以重点强调。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时,从复习、导课、新知探究、方法形成、课后小结到练习讲解,都是在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问答下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固然很好。但由于学生对重点、难点把握不住,只介绍自己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对怎样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什么情况下直接设未知数、什么情况下间接设未知数、利用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其它等量关系能否列方程、列出来又怎么解答等问题都未涉及到,教师不做必要的梳理、总结、提高工作,显然会影响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只能模仿课本的例题解答习题,对于课后的延伸、拓展无所适从,而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只是做了优等生的陪衬。因此,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务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校长领导力的生成与发挥 下一篇:教师专业化培训特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