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领导力的生成与发挥

时间:2022-08-14 03:48:35

校长领导力的生成与发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教育的载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把学校比作一艘巨轮,那么校长就是船长,是船的灵魂。在现代科教改革浪潮的汹涌澎湃中,办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把一艘船指挥好,使其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船长发挥其强有力的魄力――熟识水性;把握船运行的每一信息;能预见前方的危险。同样,作为一校之长,要在日新月异的改革中直立潮头――办好学,同样必须具备优秀船长般的领导。校长领导力的生成与发挥是办好一方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知法懂法 依法治校

知法懂法,依法治校,是校长发挥其领导力的前提及保证。

我们的社会是法制逐步完善的社会,教育培养出的将是守法的公民,然而,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和教育面对的形势令学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校园暴力、校园伤害、教师合法权益遭侵害、乱收费……常见于报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切都预示着教育大改革势在必行。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思考着该如何给我们的教育定位,该如何给我们的学校定位,该让我们的老师扮演何种角色……但不管如何改变,如何定位,都有其不准逾越的准绳,这就是法制。作为校长,要应对这一波猛胜一波的改革浪潮,管理好学校,就须熟识法制,知法懂法,依法治校。

如前面所说,办学如逆水行舟,熟识水性的船长,能遵循水的规律,能在逆水中闲庭信步,避免激流覆舟,不熟识的则反之。反观办学其理亦然,一方面,法律为办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像一把锋利的达摩之剑悬在亵渎法律之人的头上。

学校的法制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依法管理及预防青少年犯罪这两方面。前人留下训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学校中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不良行为影响是巨大的,其波及面会由学校扩至社会,所以作为教师,不可以是法盲,而校长,却是教师的表率,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校长更应率先懂法守法。再者,校长还担负着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为教师争取合法权益的责任。也正是这一点,关系着校长的领导力能否正常发挥。而在预防青少年犯罪这方面,校长的知法懂法,依法治校,也能给教师教育青少年,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校长的领导力也能更深层地渗入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能更好地把握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难想象一个不懂法的校长,能有条不紊地管理好一个学校,更难以估计与之相应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校长要正确有效地发挥其领导力,只有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法规才能通达,管理才能得力。

二、了解教师 用人唯贤

教师是学校的顶梁柱,良好的、富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的保障,校长是这支特殊队伍的领导者,能否科学管理这支队伍,能否真正发挥队伍中每一成员的战斗力,关系到办学的成败。管理好这支队伍,是对校长领导力的考验。古语云:“上攻,首攻其心。”要“攻”教师之心,令其淋漓尽致发挥战斗力,前提便是了解每一位教师。教师是能动的个体,树立校长的权威在于用人得当,然而要令教师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情,功夫则更深了。这可从几个方面来实现。

1 关注人性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教师――受管理的人。这使得我们的教师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客观性,即人本身有客观存在的个性、愿望、需求等,因而作为校长必须主动去了解和把握教师的个性、愿望,并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二是主观性,即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可以主动地,且是能动地选择配合或怠慢甚至拒绝学校管理者对其的管理。因此,校长要尊重教师,将其当成学校一切管理措施的基础,从不同教师的特点出发,设计切实可行,更具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换言之,即管理要围绕着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进行,这样才能正真发挥出校长的领导力。

2 善于沟通

沟通的前提是信任。如果教师体会得到来自校长的信任,则信任会成为一种无形的管理,这比任何严密的监督,强制性的措施都要来得有用。当然,单是信任,管理也不够完善,还要善于沟通,美国学者雷斯认为,沟通乃是凭借分享信息、观念、或态度,使得送讯者之间产生某种程度的共同了解。校长要领导好教师,管理好学校,就必须把自己的科学办学理念准确地灌输到教师的思想中,这过程应如春分化雨,润物细无声,以足够的耐心,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多方位沟通,善当“伯乐”。最终赢得教师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发挥出校长的领导力。

3 适时放手

人不可能是全能的,校长作为一个管理者,事必躬亲算不上是优秀的。这只能给教师施加压力,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慢慢磨灭了教师的积极性、进取心。校长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时,适时地放手,给教师自己一个发挥的空间,可以培养下属的信任感。这也是建立信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人才就是放对地方的人,校长用人唯贤,找到合适的人选,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事交由其完成,这样既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增强教师的向心力,对自己领导力的发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卓有远见 勇于开拓

现在有不少名家认为:一个好的领导,他的能力的分配应该是这样的:25%的职业技术,25%的想象力,50%的自身素质。对于一个优秀的校长来说,这25%的想象力和50%的自身素质,可以通过八个字来体现:卓有远见,勇于开拓。

知识经济时代淘汰落后,青睐发展,发展必须开拓,有远见能使校长勇于开拓。这些,通过以下因素体现出来。

1 对事业的热枕

对事业的热忱能够鼓舞和激励一个人对自己的事业不断地采取积极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开拓进取,即使屡败也能屡战。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感染性,可以对周围同个工作环境中的人产生重大影响和感应。作为校长,只有怀有对教育事业的热诚,才能以校为家,以业为重,时时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勇于承受各种波折。

2 对创业的自信

拿破仑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校长的自信影响着教师的信心。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是巨大的。自信不但能帮助自己产生能力、技巧与精力这些成功所必备的条件,同时也能给下属一种身有所倚的感觉,能给他们带来一种更大的冲劲,引发出巨大的潜力,从而令校长的领导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3 对信誉的爱护

如果说热忱、自信皆发自于心,那么,对信誉的爱护,则是对集体的责任心了。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教师队伍的核心,是知识巨轮的船长,是一方教育的信心保证。信誉不立则寸步难行。信,是言而有信誉,是爱惜名誉。对信誉的爱护可以说是校长对自己思想道德行为无形的监督。对信誉的爱护,能让校长在开拓进取的同时,时时提醒自己,依法治校,不至于逾越雷池,过于激进。这是对自己热忱、自信的良好补充。

4 与时俱进

在知识经济唱主角的现在,世界在飞速发展,为了培养出顺应改革的接班人,教育也在不断发展,许多新理念逐渐被引入教育的改革中。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灵魂,作为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一方掌舵人,只有与时俱进,随之成长,不断开拓,才能引领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与时俱进也能使校长勇于开拓,而校长在开拓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也是领导力体现之一。

总而言之,学校是一个有机的集体,科学的管理能使其迅速发展,为地方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国家造就一批栋梁之材。而校长又是学校这艘在改革浪潮中逆水而行的巨轮的船长,是其灵魂的核心,校长领导力的生成与发挥对学校有着根本的影响,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但就本人观点,择要概括为以上所述三方面:知法懂法,依法治校;了解教师,用人唯贤;卓有远见,勇于开拓。

上一篇:贫山种松柏 穷村出秀才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