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人的“报喜电话”不断响起

时间:2022-10-09 01:50:19

让动人的“报喜电话”不断响起

一次批改作文,看到一位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大,便想起他近日来令人刮目相看的种种表现,情不自禁地拨通了这位学生家长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妈妈。可是,家长刚弄清是谁的电话后,还没等我说什么,就连道几声对不起,反复检讨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竟不给我讲话的机会。好不容易等她的“检讨”有个间歇,我连忙见缝插针:“您误会了,误会了!我是想告诉您,您的孩子最近进步特别大,写的作文跟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了……”“啊?!对不起,不好意思啊,我弄错了,对不起对不起……”说着说着,电话的那一边竟哽咽着一时没了声音,我几乎听到了家长那泪水滑落的声音。

哎,我怎么就弄得家长只会说“对不起”了呢?心中不禁一阵酸楚。是啊,在千千万万的家长中,也包括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曾经接到过老师主动打来的报告喜讯的电话呢?难道高度发达的电话通讯设备,只会给老师的“告状”增添更多的便利,而不能让家长们一同来分享孩子成长历程中点点滴滴进步的喜悦吗?难道这样充满喜悦的电话仅仅只是优等生的高级别享受吗?我们平时不都说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吗?所谓的“享受教育的权利”难道指的仅仅只是批评,而无表扬?想想的确如此,平日里,祸事刚刚发生,电话就可以传达到家长。难怪会有学生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

对那个“报喜的电话”进行反思后,我在班上对那一批被表扬久久遗忘了的同学做出了一次特别的承诺:只要你在某一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就在班上同学面前给家长打电话报喜讯。承诺一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看得出他们脸上所洋溢着的兴奋与热切。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班上一位最调皮捣蛋的男孩子的进步被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一节班队课上,全班同学一致评他为近日里进步最大的学生,让我给他的家长打去报喜的电话。

“喂,是何彬的爸爸吗?我是梅老师!”

“怎么啦?”听得出来,孩子父亲现在心里挺紧张的,生怕孩子又在学校里惹是生非了。

“噢,是这么回事,班里最近开展了一项活动……(介绍这个活动)您孩子近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说着,我便把手机递了出去。一下子,手机在同学们的手里传递开来,一点一滴的进步在被同学们抢说着,有的是不断地重复,那都是发自内心深处饱含真情的赞叹。我只是笑着,听着。不认真听,我真不知道他竟会在短短的时间里有如此多的进步。而在这之前持续了那么长时间的说教、批评、告状,却只会加大师生间的情绪对立。

手机重又传回我的手中,什么也不用我说了,我把手机面向全班同学高高举起,“哗哗哗……”雷鸣般的掌声如潮水般地响起,经久不患,正如孩子们所说的那样,“如此真诚而又热烈的掌声我从不曾听到过”。

再看看那位被同学们表扬的“捣蛋鬼”,从来没这么害羞过,脸红红的,使劲地抿着嘴,身子因激动而左右微微晃动,头不知道怎么摆,手不知道怎么放,眼睛不知道看哪儿才好,看着看着,眼角便闪现出一点亮晶晶的东西来,真的从没看他这么腼腆过啊。

“……这是孩子们送给他的掌声!也是他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掌声……”

“谢谢老师,我也要好好地表扬他,一定要表扬的,我马上到学校里来,我要带他去吃肯德基,我要……”家长已经语无伦次。

事后,那位“捣蛋鬼”在日记里写道:“我愿时间在那一刻永永远远地停止不前……”而其他几位调皮学生也在日记里纷纷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哪一次才能轮到我呢,我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一定要让我妈妈在办公室里,在很多同事面前接到这样的电话……我要让她忘记工作的疲劳和辛酸……”而有的学生则写道:“噢,我再也不用怕老师的电话了!”还有一位学生竟然这样写:“梅老师,对不起,上次你打电话到我家,告诉你电话打错的人就是我,因为我怕你又向我妈妈告状。请原谅我……”

这样美丽的电话从这一天开始就从没间断过,一次又一次地回响在我们班上,我和那些调皮捣蛋鬼们的关系愈来愈好,愈来愈亲密。看着他们一天天地进步起来,我真的很感谢那个“报喜的电话”,是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理念在自己身上内化为具体行动的真实情况。“赏识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发现他们的每一点滴进步,特别对差生要更呵护、关爱。这些教育理念转化为行动一一向家长打“报喜电话”,汇报孩子的表现和进步,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变化,看到新的希望,不再为孩子的学习担忧,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充满了自信与希望。

教育观念只有真正被认同,并内化为一种理念,才能外化为行动,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在通讯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报喜的电话响起一片,让这样的行为持续下去呢?我想,让这样动人的电话响起,让爱在你我周围蔓延,我相信,你、我、他,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做到。

(作者单位:浙江省衙州市新星学校)

上一篇:别让学生受了表扬的伤 下一篇:贫山种松柏 穷村出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