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时间:2022-09-11 03:20:58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其实质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字和它所代表的事物间的联系。字义教学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理解字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生字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选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字义教学更扎实、有效。

一、利用构字规律,理解字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朝的许慎将其构造方式总结为“六书”:“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指事字的指事性、会意字的形义结合、形声字形旁的表意性等字形特点来进行字义教学。

例如,教学《小鹰学飞》中“命”字时,出示“命”的古文字:大大的屋子内,一仆人下跪堂前,听候主人的命令,通过看图找相关部件,学生在头脑不知不觉地将字形与字义建立起了联系。又如《卧薪尝胆》中的“仆”字,教师边画古文字边解说各部件的含义:它的左边是一个人,右边下面是双手,拿着三角形平头刀割草,他们每天都要做许多这样辛苦的活儿;“奴仆”就是“奴隶”的意思,没有任何人生自由,很痛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规律后自己尝试分析理解,加强形义联系,提高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通过直观教学,理解字义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生活面窄、表象不丰富,一些汉字便可采用具体、形象、生动的释义方法。一是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来表现汉字的形与义,如《卧薪尝胆》中“舂米推磨”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仅利用语言描述或生活经验是不能够理解的,这时通过“舂米”和“推磨”的图片再配上教师的讲解便能一目了然。二是对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字可通过动作演示的方式来帮助理解。如《小鹰学飞》一课中“盘旋”一词,学生演示时只是做出展翅飞的动作,此时教师演示转着圈飞,让学生辨析,学生便轻松地掌握了字义。

三、比较辨析,理解字义

学生一般缺乏精细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对一个字的笔画安排和组合认识模糊。而形近字、同音字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作仔细观察,进行理性分析和比较。

如“渴”和“喝”,教给学生儿歌: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口。学生将儿歌熟记在心,既不会混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再如“飘”和“漂”,学生在组词和实际运用时总会混淆,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掌握形声字规律后自行识记,“飘”指被风一吹飘动起来,因此是“风”部;而“漂”指漂浮在水面,故为三点水部。低年级教材中一些转盘识字也正是利用形声字造字特点编排的,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识记多个汉字。

四、借助近反义词,理解字义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教学中,还可对近义词进行比较辨析,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例如“勤劳”“辛劳”都有“踏实、努力、爱劳动”的意思,“勤劳”重在态度勤奋,“辛劳”重在辛苦程度。通过比较辨析,明确异同点,学生的理解就会深刻,运用时就不会混淆。

五、巧列一字多义,理解字义

大多数汉字都有一字表多义的复杂性,辨析一个字在不同词语或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是低中年级学生识字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生字的多种含义来扩词,帮助学生掌握字义。如教学“端”一词,教师启发学生扩词:“端”表示动作,可以怎样组词?学生很快便能想到“端水”“端盘子”。“端”表示东西的一头,可以怎样组词?学生说出了“两端”“端点”“顶端”等词。“端”表示不歪斜时,又可以组词“端正”。当然,也可先出示词语,再选择字义。

六、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

有些字词,如果脱离了课文进行教学,很难说明它的意义,学生也难以理解。而通过结合课文具体语境,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去理解,就不难掌握了。

例如《卧薪尝胆》中“屈辱”一词的教学,可让学生找出文中勾践夫妇受尽屈辱的句子,再想一想他们还会受到哪些屈辱,并进行角色体验“换成是你,你会觉得怎样”,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角色内心,深切地体会到这种非人的待遇、这种践踏人自尊的行为、这种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生活,对于勾践夫妇来说,就是“屈辱”。接着教师追问:他们没有安全保障,受尽了各种各样的磨难。稍有反抗,稍有不顺从,就要被杀头。所以,他们所受到的是一种——并相机出示:耻辱、羞辱、侮辱等词,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理解字义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字义教学要遵循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启发他们的思维,并认真研读教材,触摸语言的温度,传递文字的冷暖,进而教给他们理解字词的方法,培养他们理解字词的能力,力求学用结合。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习作评改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优化指导过程 提升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