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11 03:11:59

乳腺癌患者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确诊后早期心理状况,探讨运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对我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连续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常规护理,一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 乳腺癌患者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比例明显下降(P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护理;抑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的统计表明,每年全世界约有120万妇女罹患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术后外形的改变、对恶性肿瘤预后不佳的担心以及放化疗带来的痛苦往往让他们处于严重的抑郁和恐惧之中,从而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对疾病的治疗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拒绝进一步的治疗[2]。本研究入组了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2011年5月~2013年5月连续收治的98例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了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入组本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乳腺癌患者98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5.3岁,全部为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术前针吸病理或术后石蜡切片确诊为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无明显的精神病史,无智力障碍,有正常的认知能力,能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所有患者入院第1d时均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情绪的调查,按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度[3],其中79例患者SDS得分>35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79例患者随后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入组患者39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干预方式 对照组患者共39例,所有患者均行一般的乳腺癌常规护理,包括一般的知识宣教及饮食指导。经过3w的常规护理干预后,再次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抑郁情绪情况,同时观察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伴随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缓解情况。

1.2.2 综合护理干预方式

1.2.2.1心理护理干预 在综合护理干预中,心理护理干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护理过程中更需要耐心倾听,细心解释,不急不躁,直到对方听懂为止,最终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尽量使他们从思想上解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包括透析在内的治疗。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进行一般性心理支持护理[4],护士要积极主动地介绍有关乳腺癌健康教育和术后恢复等各方面的知识,做好相应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注重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个别心理护理:对于家庭或病情特殊,存在特殊困难或心理障碍的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抑郁的原因和心理要求,针对性进行有目的的心理支持,并设身处地理解患者的困难及心理抑郁情绪的来源,尽量满足其心理要求。③提倡患者之间互相治疗:患者往往能从病情相似而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身上看到希望,所以作为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患者的这种心理倾向性,鼓励患者配合治疗。④家庭和社会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患者亲属,特别是患者比较信任和亲近的亲属,讲解疾病知识,指导他们关心和帮助患者,给患者以家人的关怀往往能事半功倍。⑤肌肉放松和内心意念引导:在某些轻松的音乐背景下全身肌肉放松,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状态,让患者想像一些积极开心的画面,暗示患者病情非常平稳,身体内恶性肿瘤细胞已经被理想地控制,身体在恢复,该方法教会患者自己进行,要求至少1次/d,15~20 min/次。⑥对于潜在的心理问题,护士要及时发现、帮助患者排除:教会患者使用疏导法、暗示法、转移法、能量宣泄法、时间推移法等积极有效的方式排除不良情绪。⑦灵活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2.2 首因效应 本组患者入院后,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向其介绍医院环境、发放健教处方、住院须知及主管医生和护士,语言应诚恳亲切。一方面通过初步的接触评估患者抑郁的原因和程度,运用温和的语言向患者或家属做好入院介绍,为其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另一方面也实现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恐惧及不安的情绪,为下一步实现治疗和护理打下良好基础。

1.2.2.3 建立系统的患者心理档案 根据科室患者病期相对较长,患者群相对稳定的便利条件,建立每个患者个体化的心理档案,实施对患者心理情况的动态观察和分析,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根据每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1.2.2.4饮食护理 按照乳腺癌的治疗要求,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食鸡、瘦肉、鱼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含B族维生索丰富的食物如粗粮、蔬菜等,少吃高热量及雌激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当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时,鼓励其进食,避免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因营养缺乏使患者对常规地放化疗不能耐受。

1.2.2.5加强健康教育指导 护士要告知患者其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治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饮食注意事项及疾病的病因病理等,使其对疾病有大致的了解,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乳腺癌患者常因术后的缺失或外形的变化带来强烈的自卑感和抑郁情绪,作为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术后可以佩戴义乳或行乳腺整形手术获得较完美的外观,解决患者对再次融入社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2结果

本实验入组98例患者在护理前SDS评分,正常(70分)7例;7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抑郁情绪发生率为80.60%;干预后临床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胀等症状缓解程度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于预前后SDS评分比较,见表1。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调适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具体应要求做到: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医护人员应热情主动与患者接触,亲切地关心、体贴患者,用精湛、优雅的操作使患者放心;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高质量的服务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感到生活的美好,产生战胜疾病的勇气。医护人员应努力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患者抑郁的原因和心理要求,针对性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安慰和支持,并想方设法满足患者的心理和护理要求。详细地向患者介绍病情,及有关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和热情地为患者解答疑问,教会患者调整乐观的心理状态,正视病情,最终使患者的治疗获益。

参考文献:

[1]田富国,郭向阳,张华一.乳腺癌诊治研究新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17:8-60

[2]罾玉丹.浅谈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 (7):212-213

[3]贾守梅,冯正仪,胡雁,等.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的长期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11c):3095

[4]王从红,丛中.临床心理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75-578.

上一篇: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下一篇: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