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平等乃教育成功之基

时间:2022-09-11 02:05:54

师生平等乃教育成功之基

【关键词】师生平等 教育成功 民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04-01

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教师应“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师德八条》中也提出教师要“师心慈:爱护学生、诲人不倦”。“亲其师而信其道”,从一定程度上说,师生平等乃教育成功之基。没有师生的平等,就没有均衡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建设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平等成为教育教学通向成功的第一块基石。

一、树立平等理念,是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要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与学生相处时,应把每一位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这样才能形成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的良好氛围。美国教育家多尔曾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使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摒弃内心深处沉积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专制思想观念,打破教师主导课堂的惯例,鼓励学生勤学多思,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安全”、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和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亲师、近师、敬师、爱师。事实证明,学生一旦产生热爱教师的情感,并迁移到学习上,将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所追求的教育效果,自然就会实现。

二、打造平等课堂,是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环节

有了平等的教育观,关键还要看实践。从实践看,教师和学生相处最多的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作为践行师生平等理念的主战场,努力把课堂打造成为“一山可容二主”的实践平台。“一山可容二主”的意思是课堂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那么,怎样打造平等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坚持“两多两少”原则,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是师生关系平等的重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威严;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批评的“两多两少”原则,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充满信心;要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要加强教和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师生互教互学、互促互进的“学习共同体”。

2.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宽容学生

对于教学互动中产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予以包容,要让学生敢说、会说、说完,允许他们辩解,不嘲讽学生,让他们享受成熟的过程。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不歧视、不厌弃、不抛弃、不放弃,耐心帮助,诲人不倦,推动学生进步。

3.要讲究语言艺术,影响学生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对话这种师生交往最常见的形式,不断提高对话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对话要态度和蔼可亲,语气亲切委婉,让学生听得懂、能理解、愿接受,以此赢得学生的亲近;对话要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平等作风,以此增进师生理解,推动学生进步;对话要学会运用幽默的艺术,努力营造趣味横生、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断用语言艺术的正能量感染和影响学生。

三、开展平等交往,是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必要措施

开展师生间的平等交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措施。“严师出高徒”固然可赞,但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严”,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在与学生的教育交往中,教师“严”中有爱,学生才容易接受,教育教学自然水到渠成。笔者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曾经发现班上有十几个学生去过电子游戏厅,有的还不止一次。发现这一情况后,笔者及时找到这些学生进行教育。明白了电子游戏的危害之后,学生纷纷向笔者做了保证:一定要戒掉“电子游戏瘾”!照一般的做法,教师教育完学生之后应找家长沟通,但是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事先都不知道沉溺电子游戏的严重危害,只是觉得电子游戏好玩、刺激。他们认错的态度比较诚恳,改正错误的态度更是坚决。因此,笔者打消了向家长通报的念头,对他们说:“这次我首先保证,不向你们的家长报告,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相信你们能改。我把你们当作我的好友,朋友有错,当然要帮助他纠正。我希望你们能执行你们的保证,以后不再进电子游戏厅,如有再犯,我将会采取另外一种处理方式。”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在真心地帮助他们。此后,除个别有反复外,大部分学生彻底告别了电子游戏。实践证明,作为一个教师,不应以“法官”自居或过于讲究师道尊严,而是要把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并因材施教,通过心平气和、平等兼顾的教育交往,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教育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并把师生平等的原则持之以恒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育事业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责编 周翠如)

上一篇: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教学初探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