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时间:2022-09-11 12:54:3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原因,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以其路面坚实、平整度高、稳定性好、防水耐久、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抗冻性等特点,在现代公路交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使用里程最长的高级路面形式。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路面工程的结构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要求该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路面开裂的原因

沥青质量不好,如易老化、蜡所占比重过大;骨料的选取不合理以及骨料的级配设计不合理;由于路面过载,这容易使路面产生车痕、开裂等现象,从而导致路面可使用时间减少;路基沉降的程度不一致,也容易导致路面开裂的现象发生;施工人员没有控制好施工质量,例如,摊铺沥青混合料的时间过久,导致其内热外冷,压路机碾压时极易导致路面表层切断。

2、原材料

矿料、沥青等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原材料。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合格与否。优质的原材料是工程合格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大量工程实践表明:不合格的原材料是公路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沥青的质量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针入度是沥青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是路面耐久性的决定性指标。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起骨架与承载的作用,骨料级配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对公路路面工程质量也有重要影响[1]。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究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工作

1.1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熟悉并理解设计图纸,准确掌握施工规程、工艺及方案,并把指标要求、合同规定、招标文件等做到准确理解。

1.2做好施工工程的人员配置工作。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相互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施工的关键环节要做好人员配置工作。配置技术水平高且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1.3做好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严格按照现行有关规范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来确定矿料级配与最佳的沥青用量。在贮备原材料前把此项工作完成最好。配合比是准确确定材料各种规格与数量的有效依据。

1.4做好机械的选择及配置,选择好拌和设备、摊铺机、压实机具以及压实机械的机型,以达到合理有效组合。还要做好拌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运行。要仔细检查路面两侧路缘石是否完好,在路缘石、检查井及路沟与其它结构物的接触面应涂上一层薄沥青。

1.5沥青材料与集料的准备。在路面施工前做好沥青材料与集料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无论是材料的质量还是数量对工程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前者将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后者将影响工期。所以一定要做好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工作。并要认真检测,随机抽检,以保证进场材料达到质量技术指标规定要求[2]。

2、原材料质量控制

按照路面类型、交通条件、气候条件、路面等级等特点同时也根据施工工艺与夏季温度高、低,高温时间的长、短从而来对沥青的标号进行选用。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当高温与低温的条件之间彼此产生了矛盾的时候,那么首先要考虑高温性能的要求,沥青应做好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蒸汽进入尤其是在沥青的运输和储存的过程当中,并且应该将沥青进行分类、标号存放,这样有利于使用的方便性。同时对于沥青存储的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存储罐内的存储温度应控制在130℃-170℃范围内,如果在长时间不使用沥青的情况下,可将其放置在自然的温度下进行存储。

不可采用筛选砾石及矿渣作为粗集料,通常会采用碎石、破碎砾石等集料,选用的粗集料应该选择表面干燥、洁净、粗糙的材料。同时对采石场的生产加工也有一定的要求,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清理矿石表面的覆盖层和泥土夹层。同时也必须保证生产碎石的原石不可含有土块或杂物,生产完成后不能直接将成品堆放在泥土上面,也要保证碎石与沥青的粘附性应符合规范要求,如果不符合规范要求就应该在其中掺加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等添加物,最后使其能够达到符合标准。细集料的选用必须由具备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进行生产,同时也应该使其保证无杂质、无风化、干燥、洁净和一定的粒料级配,如果使用机制砂的话就应该由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同时还应该选用优质石料进行生产,最后也要使其满足级配的规范要求。

3、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人为因素特别是施工人员素质和责任心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场技术员、质检员、监理员要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施工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按施工规范施工,对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接缝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层层把关,并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各施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的质量意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4、沥青混合料拌和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4.1 沥青量和混合料级配的控制

为了确保混合料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应该抽取一定的沥青和混合料,检验其用量及级配,每天至少检验2次。如果拌和料的各种性能指标未达到技术要求,则调整沥青用量和混合料级配,直至其满足要求。

4.2 拌和温度控制

沥青的拌和温度应该维持在160℃以上,170℃以下。应该使矿料进料温度维持在175℃以上,190℃以下,以确保混合料的出厂温度维持在155~170℃的合适范围。这是因为矿粉是常温的,且是同时跟矿料一起混合的,会使整个混合料的温度降低。

4.3 拌和质量直观检查

在混合料搅拌过程中,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务必仔细观察混合料的状态,对于搅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倘若沥青料黝黑,则可以说明沥青含量合格。如果观察到的混合料颜色呈褐色或是异常黑亮,就说明沥青添加的过少或过多[2]。

5、沥青混合料运输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5.1 运料车在使用前后要进行清洁处理,为防止沥青与车厢的融结,要在车厢板上刷上一层隔离剂,但不能有残留积液。

5.2 从搅拌机放料时,搅拌机要卸下一斗混合料,再调整下运料车的位置,进行平衡放料,来避免粗、细集料的离析问题。

5.3 在运输沥青混合料时,要保证混合料的温度稳定、不发生离析现象,尽量使用大运输量的车辆,在车厢上配备帆布,来保证温度,还可以防雨、防止材料与外界接触。

5.4 在进行摊铺工作时,至少要准备5台车辆等待,并停放在距离摊铺机处20m左右。

5.5 由专人负责测量运料车辆中混合料的温度,逐车测量。得出的结果要符合标准要求。

6、沥青混合料摊铺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 5~10cm 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为减少施工横缝,应保证每层每天至少摊铺1.5km 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机械摊铺过程中,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在下列情况下,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更换混合料或人工摊铺。a.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或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b.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人工修整必须在现场主管人员专门指导下进行,认真调整,局部换料,仔细修补,同已铺混合料接顺,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如遇摊铺机本身原因导致严重缺陷,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整时,不允许站在热混合料上操作;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摊铺遇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在雨后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此外,沥青的摊铺温度不小于140℃,碾压温度不低于130℃,复压温度不易于120℃,终压温度不低于10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80℃。

7、施工养护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通常来说,一项工程竣工后,其后养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整个工程的质量。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也是一样的,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对路面进行适当养护。首先,要清扫沥青混凝土路面,使其整洁干净;其次,做好防水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及地下水位的升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整个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来说都有重大的影响,同样可以把这些质量控制的思想深入到一些其他的工程中去,以提升工程质量。所以,质量控制技术需要很多人为之努力,为之探讨,只有人人都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中来,才能够保证我们的工程都是“典范”。

参考文献:

[1]王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3(01):47-49.

[2]潘晶晶,徐兴男.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195.

[3]孙守迪.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22):239-240.

本文所有参考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

上一篇:论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问题 下一篇: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