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

时间:2022-09-11 11:09:28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语文科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要求较少,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但却具有基础作用。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研究

小学时期是人一生学习当中的开始时期,良好学习习惯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在小学时期的学习当中,一定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对各种能力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了几条需要大家注意的条款,希望对大学以后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一、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有着丰富的插图,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非常有趣,而做好小学语文的预习工作非常重要。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研究、分析新的课本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可以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实践教学证明,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高,领会知识能力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地讲解,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可以把预习中不能理解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从而使语文学习过程更加主动,提高学习兴趣,与老师形成语文学习互动,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方法。预习形式有三种:月预习、周预习和日预习,而学习效果最好的是日预习,日预习只占有很少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天需要20―30分钟就可以了。

二、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小学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多处留意,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需要我们认真的观察,才能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感受生活中各种美的存在,培养自己丰富的情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小学生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如学生在植物园玩耍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各种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观察植物、花卉的细节特点,如花瓣数、叶子形状、颜色等,对于外形相似的植物,要提醒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仔细观察他们的不同点,如玫瑰花和月季花的区别。其次,小学语文课堂上也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认真观察的习惯,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也是需要细心的,认真体会老师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可以帮助学生及时领会老师的讲课意图。

三、读写练习习惯培养

小学阶段的读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打好语文学科的基本功,就是首先解决学生的读写能力。句子的基本组成成分是字词,只有首先解决生字生词,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才能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意思,小学生接受各种知识的速度很快,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这个阶段也很容易形成许多错误的读音。所以,小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准确掌握字词的学习方法,不受各种错误因素的干扰,及时发觉各种读写错误的字词,利用学生长期的坚持,就能有效解决小学阶段的字词学习。

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主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小学语文的学习和数学学习不同,很多内容学生可以亲身体会,而课外阅读不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精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为以后解答各种习题打好基础。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可以采用逐步深入的办法,先提供给学生一些比较简单的阅读文章,最好附带有插图和解释,以后逐渐加深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读一些名家名著,这种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语和写作常识,也可以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五、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作者,不但要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且也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许多别人无法发现的细节。小学作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也非常重要,也是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由于此阶段的学生还没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所以还不能准确构思文章的结构。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不断积累自己的语文素材,才能帮助自己写出好文章。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可以作为练笔的材料来写,如果小学生能够养成这种良好的观察习惯,则可洞悉生活中的一切内容,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随意发挥,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

六、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习惯,可以充分发挥多种身体感官的作用,加深理解能力。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首先表现在阅读方面,教给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边读边记,把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或道理用笔记下来,也可以在文章的空白处加以批注,也可以摘抄文章中的名词佳句。学生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也方便了自己以后的阅读。概括地讲,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做好笔记的习惯,在阅读前就要做好写笔记的准备,笔和本子要随身携带,看到有益的事情与有趣的事物都要认真记下来,等回到家以后再好好整理。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动笔动脑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以后的学习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与帮助工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唐秀玉. 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2]王定洪. 从细枝末节着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1)

上一篇:试论如何打造小学语文的快乐课堂 下一篇:优化教学结构 全面提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