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同乡会研究

时间:2022-09-11 12:42:48

高校同乡会研究

[摘要]高校同乡会是高校中客观存在的非正式社会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向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同乡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发生了改变,其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同乡会的发展背景和存在的价值,并对高校同乡会的现状作了调查和分析,建议通过坚持一个原则、关注两个群体、加强三项建设、抓住四个环节等措施来促进高校同乡会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同乡会和谐校园影响

[作者简介]胡剑虹(1966-),女,江苏江阴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副处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常州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同乡会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JB88005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39-02

一、高校同乡会的发展背景与存在价值

(一)高校同乡会的发展背景

同乡会的存在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传统的积淀和社会生活的模仿和折射。中国传统哲学的建构原则有三个,即政治原则、伦理原则和尊祖原则。尊祖寻根作为中国鲜明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动力源泉之一。霍桑试验表明,在社会组织这样的以次属人际关系为主的集体活动中,成员仍然需要而且可以保持面对面的互动关系,依然可以形成初级群体,这种群体的出现是受到特定需要驱使的,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在普遍推行的学分制改革带来班级功能的弱化、急速扩招导致了学生管理的相对滞后、高校中比例逐年提高的独生子女渐渐成为在校生主体的背景下,高校同乡会对大学生的影响日渐增强。在许多大学校园内,成立同乡会已成为一种风气。但是,高校学生同乡会的影响力一直未受到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注意,偶尔也仅仅作为非正式群体的一部分来加以约束或禁止。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在挖掘同乡会的知识传播功能、发挥同乡会的情感沟通作用、准确把握同乡会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研究甚少。事实上,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同乡会作为学生管理的一个辅助团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途径和平台,为目前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日后创建校友会,发挥校友会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倡导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校园文化活动,也日益强调多渠道的师生沟通。正确认识高校同乡会,把握其利弊,加强其引导对各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同乡会存在的价值分析

第一,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生活中的人要不断地适应环境,不断地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担任社会角色、履行社会义务等;另一方面,人又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变身边的社会环境,使其更适合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进入准社会阶段中的大学生,需要随时根据不断变化的地点、条件、对象等,综合运用自身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素质,最终选择与确定自己的行动策略,做到遵从社会规范、实现自身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循序渐进的,他们不可能直接迈入成年人的行列,而是需要有“演练”的场所,高校学生同乡会就提供了这样的“舞台”。

第二,有助于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综合素质。这是因为同乡会能满足青年人的情感交流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该群体也可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是青年人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同乡会群体对学生生活目标和价值观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对他们的社会角色认同感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有较大的影响,能增强大学生未来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二、高校同乡会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课题研究针对常州科教城6所高校已有同乡会的组织形式与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向常州大学城6所高校部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880份。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学生工作处调阅了近几年学生违纪活动情况记录,了解并借鉴了院团委学生社团的管理经验。还走访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并到公安部门了解民间社会团体的社会影响。选取了我院进行了个案研究,召集校内各县(市)同乡会会长,了解了2010年下半年各同乡会的特点、形成原因、组成情况、活动内容、存在问题等。

(一)调研基本数据与结果

第一,对于在常高校同乡会现状调查显示,有44%以上的在常高校内存在同乡会组织,约85%大学生是支持或者乐意参与举办老乡聚会的,有超过54%的大学生乐于在异乡与老乡相会。

第二,关于大学生参加同乡会目的的调查显示,最主要的目的是“收获友情和感情”,其次是“放松、娱乐自己”。认为同乡会存在“利大于弊”的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6%,“说不清”的占44%,认为“弊大于利”的只占9%左右。

第三,关于大学生参加同乡会组织的依据,调查显示主要是老乡感情,其次是同乡会举办各种活动的主题、意义,再次是参加同乡会所需费用的高低。

第四,对于同乡会的作用,有60%的大学生认为同乡会是“老乡交流的平台、拓展社会关系的平台”,24%认为同乡会是“是体现同乡团结互助精神的最佳场所”,6%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组织。认为同乡会的活动和宣传最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同乡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鼓励和支援”,其次认为同乡会可以增强“会员的向心凝聚力和积极联络”。

第五,从同乡会收取会费的用途来看,用于“聚餐”的占了55%,其次是“郊游”和“其他”,而用于“舞会”“建网站”的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较小,只占5%。一般大学生同乡会的每学期会费在50元以下的最多,占42%;在50~110元为其次,占37%;110元以上的就很少有了,只占4%。这与学生自身经济未独立,没有太多经济来源有关。而能主动定期公布同乡会的财务使用情况的只占31%,可以看出目前同乡会的财务管理还是比较混乱的,38%的会员不关心同乡会的具体财务使用情况。

第六,从同乡会的活动程序来看,有明确的同乡会活动计划的只占22%,没有和不清楚的占到69%。同乡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有44%的同乡会在组织活动时明确规定“不欢迎非同乡会成员参加”,但同时同乡会又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因为有51%的同乡会在组织活动时,对于非同乡成员抱有“欢迎”和“不介意”的态度。绝大多数同乡会的会长是愿意在学生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开展活动的,明确表示反对的只有18%。大学生在开展同乡会活动时,绝大部分同学是喜欢同乡老师参加的,明确反对同乡老师参加的占17%。

第七,关于大学生对同乡会的看法的调查显示,84%的大学生认为同乡会是良性互动、健康有益的组织。在遇到同乡打架斗殴等情况时,91%的同乡会采取“通知其他同乡冷静协调”或者“迅速通知校安全部门处理”,而选择“立即帮同乡报复”的只占7%,有14%同学在发生矛盾时会想到通过相互的同乡来解决。在新生刚开学时,高年级有近1/4的同学愿意首先接待自己的同乡。毕业后同乡之间仍然经常联系的同学占被调查人数的48%,偶尔联系的也有23%。异性同学之间交往,愿意首先选择同乡交往的占16%,仅次于“没有严格界定”,高于“本班同学”和“其他院系的学生”,但是也有12%的同乡会组织经常出现聚众斗殴等不良行为,偶尔出现聚众斗殴等不良行为大学生同乡会组织大约只有2%。

第八,关于同乡会对于学校的影响,调查显示,可以“调剂校园生活、扩大人脉关系”占61%,可以“困难时寻求保护”占39%。与此相反,认为同乡会“非正式的活动影响教学秩序”占37%,认为同乡会“拉帮结派影响校园管理”占33%,认为同乡会“容易打群架破坏校园稳定”占22%。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和“偶尔”有同乡会成员以同乡的名义向同乡推销商品,且货次价高。

第九,常州各高校“明令禁止”同乡会存在的占学校总数只有约7%,对同乡会采取“放任自流”和“态度模糊”的高达53%,而对同乡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导对策”的高校只占39%,所以力度明显不够。从常州高校的同乡会规模来看,大部分相对规模较小,人数在20人以下的占54%,20~40人的占30%,40人以上的只占总数的16%。

(二)调研结果的总体分析

同乡会组织在高校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同乡会是良性互动、健康有益的组织。同乡会的存在“利大于弊”,它的存在某种意义上讲有利于学校学生工作顺利开展。同乡会在管理和活动的组织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同乡会的管理,要注意从多方面加以防范。同乡会一般不会变成“传销”或推销组织,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也要防止一些不良倾向。同乡老师在发展学生同乡会过程中也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乡会更有利于保持同学之间的友情和日后毕业建立校友会,当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或个人生活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同乡,也是一个很好解决问题的途径,同乡会的存在有利于对打架斗殴等突发的及时、正当处理。

三、促进高校同乡会健康成长的对策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客观的,其名称多样,成员复杂,形成原因各异。非正式群体在高校影响巨大,具有两重性。为了趋利避害,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应该坚持疏导与参与并举,站在学生的立场,允许其存在并加以控制和引导,兴利除弊,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同乡会核心人物教育和学生干部培养等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高校同乡会的成长,使之服从和服务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和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第一,坚持一个原则――疏导与建设性参与并举。在对同乡会进行管理的时候也要进行疏导和建设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找到症结所在,并根据疏通结果“对症下药”。不阻止高校同乡会的成立及其活动,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高校中比例逐年提高的独生子女渐渐成为在校生主体,其独特的成长背景和教养方式导致他们独立性下降,与人交往、沟通能力欠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还很缺乏,导致行为冲动,在组织参加同乡会活动过程中其冲动性更加明显。所以,学校对同乡会的引导和管理必须站到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学生,选择自己可能和可以参与的时机和程度参与其中。学校可以运用帮助同乡会策划(而不直接参加)活动的方式,通过为其提供场所和相关的条件等途径,了解同乡会的实际运作,引导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活动,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第二,关注两个群体――大学新生群体和困难学生群体。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和新生适应心理咨询活动,帮助新生学会正确认识分析朋友类型,正确选择交往方式,结交帮助自己积极向上的朋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院把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校友宣传紧紧结合起来,反复宣讲优秀校友、全国劳模、中国技工的代表人物邓建军的先进事迹。邓建军成为名人后,对母校学子们所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是极其巨大的。说不如看的道理人人明白,新生通过学习和聆听一大批先进校友的感人事迹,感到实在、让人信服和容易接受,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向身边的优秀校友学习,勇于面对生活现实,树立信心,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对于离家较远的、家庭贫困及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老师和同学应该付出更多的温暖和关心,指引他们面对现实,正确定位,帮助自己尽快度过磨合期,并自觉地调整自己,锻炼自己,尽早地适应大学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努力学习。

第三,加强三项建设――制度建设、正式群体建设和校园环境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是教育和引导同乡会的重要组织和制度保障。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应首先遵守正式群体的纪律和要求,并首先参加正式群体组织的活动。同时,学校可划分一些专供同乡会等非正式群体活动的场所,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并成立相应的学生自律性组织予以监督和管理。正式群体包括班级、团支部、党支部(党小组)等。随着学分制的普遍实行,班级的概念开始淡化,班集体的功能开始减弱。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正式群体建设又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增强班集体建设等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大学生感受到正式群体的温暖并自觉在其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尤其应加强学生宿舍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让学生不至于因为生活条件与家庭相差悬殊而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和不满情绪,进而与集体疏远。

第四,抓住四个环节――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同乡会核心人物教育和学生干部培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开展同乡会教育引导工作的有效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正当合理的要求,而且可以增强正式群体的向心力。长期以来,我院通过开展以学习邓建军“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立建军像,铺建军路,造建军桥,设建军班,为同乡会开展活动提供了具体有益的内容和目标。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校通过调查研究,有意针对“势力”较大的同乡会的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该同乡会的成员打主力,组织他们进行地区考察、社会调查,并形成书面材料,经教师提炼后,或成为学术成果,或报送有关部门,为地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也可以以他们为主体开展“三下乡”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支援家乡建设。做好同乡会核心人物的教育工作。同乡会核心人物在群体中处于领导地位,他们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其行为影响着整个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做好了他们的工作也就做好了整个群体的工作。为此,学校应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甚至任用他们为学生干部,也便于在正式群体中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干部的积极带动作用,是教育和引导同乡会不可小看的力量。同乡会核心成员往往同时是学校的学生干部或学生社团的骨干,将来毕业后也会是成立各地校友会的得力干将,因此,在引导同乡会的价值取向时,这是一支可以用得上而且能够控制得住的力量,要通过他们来扶正同乡会的价值取向,使其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中.中国哲学的大思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王效仿.大学生同乡会的社会学思考[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1).

[3]秦波.高校同乡会现象分析与引导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2).

上一篇:对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