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时间:2022-09-10 07:20:38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摘要】 目的 探究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6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近年来,随着国人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成年人发病率高,老年人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据数据统计[1],男女发病比率约为1:2。微创保胆取石术[2]借助纤维胆道镜、胆道硬镜、腹腔镜及其它相关设备,在肋缘下行小切口入腹,切开胆囊底,在纤维胆道镜或胆道硬镜的直视下取出胆囊内结石,既保留胆囊及其功能,又取净结石,消除了临床症状,充分体现了“微小创伤”的理念。现就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64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6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2.4±7.7)岁,观察组男12例,女20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4.5±6.9)岁。临床表现: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厌油腻食物、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或反跳痛。两组患者入院前均经过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术[3],在术前准备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手术时采取全身气管插管麻醉,使用特制导管腹膜腔,注入CO2气体建立气腹,压力达到10mmHg-14mmHg之间后于腹壁戳孔置入腹腔镜及其器械,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若胆囊体积过大,可将胆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切开胆囊,吸引器吸出胆汁,或夹出结石,胆囊塌陷后即能将其取出体外。于腹腔镜操作下,小心地取下胆囊。

1.2.2 观察组 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4],借助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手术时应先用气腹针经腹部穿刺置入腹腔镜探察胆囊位置、外观及是否有粘连。穿刺后如胆囊外部正常,可在肋缘下行2cm小切口入腹,牵引胆囊,从胆囊底切开插入胆道镜,切口大小约0.5cm。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用负压吸引器吸净胆囊内胆汁,取石的时候为使视野清晰,可放入生理盐水冲冼胆囊腔。微小结石不易发现,取石结束后应用胆道镜反复检查胆囊腔内有无微小结石残留,并观察胆汁流入胆囊情况以排除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取出胆囊内结石且确认无残存结石后,用可吸收线细心将胆囊分两层缝合,最后再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5.7±18.3min,术中出血量为17.7±8.1ml,排气时间为24.2±9.3h,术后住院时间为5.6±1.8天;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8.4±15.0min,术中出血量为14.9±4.1ml,排气时间为19.4±4.4h,术后住院时间为4.2±0.8天。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成熟。其大大弥补了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缺点(创伤大、易产生并发症、针对性差、伤口愈合慢),具有出血少、恢复快、针对性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①消化不良;②引发碱性返流性胃炎;③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④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⑤肝损害;⑥功能性胆囊切除后肠肝循环和脂质代谢的变化,不能完全代偿恢复。相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保胆取石术优势更为明显:①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避免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符合现代外科微创的观点;②操作简单、安全,术中无需分离胆囊三角,避免了胆道损伤,且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这是目前任何胆囊切除手术所不能比拟的;③术后疤痕不明显,具有极强的美容效果,是治疗胆囊结石合理有效的术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国内逐渐开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所认同。因此,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EMIC)治疗胆囊结石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同时能够确保胆道的完整以及胆囊功能,值得临床借鉴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术后结石复发的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相关一手资料,还需要一定数量病历和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同时术后注意饮食习惯调整,并服用一定时期消炎利胆药,降低结石复发率,并建立门诊随访机制,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 张宝善.腹腔镜微刨保胆取石的新思维新概念[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5):337-343.

[2] 仇方信,王俊英.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138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1,7(3):91-92.

[3] 张宝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02,8(7):1-4.

[4] 彭启平,周建春,代朗月,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处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7):1207-1208.

上一篇:关于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途径的一些探索 下一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