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时间:2022-09-10 06:24:12

急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加强管理和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和各种制度的落实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证,通过加强管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急诊患者的治疗安全。

关键词:急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抢救患者的绿色通道,接诊患者具有病情危急、种类繁多、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急诊科工作预见性难、对护理人员要求高[1]。加强和重视急诊护理中安全隐患的预防,对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护理人员因素

1.1.1法律意识淡薄 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因护理知识和经验缺乏,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不能识别及防范。法律意识淡薄,一旦出现护理纠纷和争议,不能冷静应对。

1.1.2护患沟通缺乏技巧 在护理过程中,因缺乏沟通技巧,如言语生硬、态度冷淡等,会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易引起投诉。

1.1.3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是护理服务过程的文字反映,也是护理纠纷时的重要依据[2]。护理文件书写方面仍存在未及时全面记录,书写内容不能客观反映患者的病情动态等情况,一旦出现纠纷,易造成举证困难。

1.1.4护理专业技能不扎实 急诊护理工作涉及的病种繁多,护士对抢救仪器及专科抢救流程不熟悉,机械执行医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1.2管理因素

1.2.1护理人员的配置因素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中夜班的人员配置少于日班,且年资相对日班要低。但急诊工作强度大、节奏快、负荷重,压力大,护理人员易引起严重疲惫感,造成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增加。

1.2.2护理人员流动导致安全隐患发生 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复杂多变,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以适应各种抢救配合及处理各种应急事件,而新进或轮转护士缺乏经验,对潜在的隐患无预见性,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1.2.3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能帮助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需要护理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各项工作程序和安全护理制度[3]。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对新进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对制度掌握不深,制度的执行力不够等都会引起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1.3患者及家属因素 急诊患者多为发病突然,家属情绪容易急躁、焦虑,易对医护人员产生不满。加之在救治过程中疾病的转归很难预料,易被患者及家属误认为护理差错和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4]。

1.4环境和设备因素 急诊面对的患者年龄层次不等,且病种繁多,同时人员流动性大,常常人声嘈杂,环境杂乱。护理人员在这种环境下承担繁重的护理工作,压力倍增,如出现急躁心理,易出现护理差错的可能。急诊的抢救物品仪器较多,如器械不完好或物品不齐全,用后未及时补充,呈备用状态,会影响急救的顺利进行。

2防范措施

2.1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2.1.1增强法律意识 通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树立和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减少和杜绝差错的发生。

2.1.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障,首先要完善各项护理制度和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而监督是制度落实实施的保证[3]。根据护理质控要求,分条线在科内建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1.3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护理文件是患者病情发展、治疗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重要的法律文件[5]。护士在护理记录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及时反映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医嘱执行情况、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等。护士长对护理文件要定期检查,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

2.1.4 加强技能培训 通过每月组织理论和操作的学习,开展专科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培训。并对护士按不同层次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2.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及护理人员的年资、学历、职称及工作能力,新老搭配,合理排班。中夜班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小组长,负责护理质量及护理纠纷等的第一线处理。

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服务意识,注重沟通技巧。引导护士正确与患者沟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建立护患双方的信任,改善服务态度。在护理操作中做好告知义务,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主动接受和承担风险。

2.4针对环境和设备的管理 改善急诊的环境,保持地面干净整洁,空气流通,简化就医流程。药品、物品及仪器放置有序,专人保管。做好"五定"、及时补充使用过的药品、物品。做好抢救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呈备用状态。

3结论

急诊科作为临床高风险的科室,护理安全应贯穿在所有的护理操作和护理管理中。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要重视每个环节、细节和质量管理。针对安全隐患,通过健全制度并有效执行,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对策的落实,有效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邱葵丽.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103-104.

[2]梅申聪,徐玉芬,孔晓霞.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79-81.

[3]覃兰宁.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97-98.

[4]余新颖,马琳.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89-90.

[5]曾定芬,陈付红,杨蓉.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4):906-908.

上一篇:EB病毒DNA血清学检测在鼻咽癌中的应用 下一篇: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