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探讨

时间:2022-09-10 04:12:19

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叙述了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的内容与任务;罗列了项目实施的技术依据;详细阐述了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图;文章细致分析了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最后,笔者总结了全文,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P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要求和云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各县(市)自2010年起全面启动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工作,至2011年底全面完成云南省的地籍外业调查及数据建库工作。

城镇地籍调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本着重点突出、确保质量、有所创新的原则,对城镇土地调查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全面掌握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等信息,为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五个专项用地调查提供基础依据,为城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1-2]。

1 内容与任务

1.1 调查内容

城镇土地调查包括城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是对县(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和地类等的调查。地籍测量是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其他地籍要素、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以及编制地籍图和宗地图[3]。

(1)、查清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状况,汇总有关数据。

按照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对县(市)建制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状况,以宗地为调查单元,逐宗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县(市)建制镇内部用地权属及每宗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等状况,汇总统计各级行政区的城镇各类土地面积数据。

(2)、确定土地权属关系,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

对已确权和登记发证的用地进行复核,用地现状发生变化或原调查结果存在错误的,要及时进行变更或更正。属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整的,须有关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共同指界,重新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对未确权的,按照地籍调查和土地确权有关规定办理。对历史遗留或新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要及时进行调处,调解不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进行裁决。

1.2 主要任务

(1) 建设以GIS平台为基础的集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立城镇土地调查统计、监测与数据更新机制。

(2) 建一步完善土地登记日常变更制度,开展地籍档案资料公开查询服务。充分利用农村和城镇土地调查成果,及时做好土地变更登记工作,并在建设以土地登记表、卡、册以及宗地图、地籍图为主要内容的档案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在完善日常土地变更制度的同时,开展地籍档案资料公开查询服务。

2 技术依据

(1)、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

(2)、《1:500 1:1000 1:2000 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DB33/T552-2005 );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7)、《云南土地登记办法》

(8)、《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9)、《云南城镇土地调查工程总体方案》;

(10)、《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技术规范》;

(11)、《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检查验收实施细则(城镇土地调查部分)》;

(12)、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

3工作流程图

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流程如下所示:

图1 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流程图

4 项目实施

4.1 控制测量

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测区踏勘、技术设计、技术培训、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内容。

(1) 测区踏勘:根据项目合同确定的调查范围进行实地踏勘,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概况;

(2) 制定方案:与承担单位共同制定《***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为城镇土地调查提供了作业依据;

(3) 组织培训:在项目承担单位的配合下,根据技术设计书要求及测区的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技术和政策培训,系统学习土地调查规程、规范等技术标准,规范调查程序,统一要求,为城镇土地调查工作奠定了人员基础。

(4)、收集、整理及分析资料:收集了***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地籍数据、宗地档案、建设项目征地及近期土地征、转用的有关资料、测区控制测量起算点成果等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下步工作进行指导、部署。

4.2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两部分。具体工作又分为GPS及导线选点埋石、观测,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控制成果资料整理等内容。

项目区以国家C级GPS点作为起算点,布设了一个由多个点(一般10多个)含3个起算点组成的D级GPS静态控制网,这样布置的控制网图形强度好,精度高。

4.3 地形图测量

根据控制点测量成果,采用全站仪或GPSRTK进行全野外数字化碎部点采集,采用中地公司开发的MAPSUV2009软件或其他经过国家验证的软件进行内业成图。

为保障测图精度,每星期对全站仪及基座进行检核、校正;在碎部点采集的过程中,定向完后对第三个控制点进行检核,满足相关要求后再进行碎部点采集。

4.4 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调查、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等工作。

对收集到的宗地资料进行整理,对已发证的宗地,将其界址范围套合到地形图上。对没有变化的宗地沿用已有资料,对已发生变化或者没有发证的宗地进行权属、地类调查、确定宗地范围及界址点并填写地籍调查表。按街道、街坊用EXCEL表格填写宗地属性一览表,与街坊图上标注的宗地号及权利人名称相关联,把EXCEL表格对应的属性标注在街坊图上。

4.5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包括测定宗地界址点、界址线等相关地籍要素,制作宗地图等内容。根据地籍调查确定的界址点进行外业测量,对地籍要素进行编辑、整理,形成地籍街坊图,对地籍街坊图进行拼接,按1:500标准分幅图进行分幅,形成地籍分幅图,同时根据拼接的街坊图生成宗地图。

4.6 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对经过各级检查后的调查成果,即街坊图块进行无缝拼接,即将数据库覆盖的整个区域范围作为一个存储单元,把所有的图形数据全部连接成一片存储,建立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

在建立好要素集以后便可以将前面经过数据检查后的空间数据[包括ZD、XZQ、XZQJX、JZX、JZD、ZJ等空间要素集和属性数据[包括ZD、XZQ、XZQJX、JZX、JZD、ZJ等附属属性信息及ZD相关扩展属性信息]导入到个人地理数据库中,就形成一个初步的地籍数据存储库。最后再建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对应关系[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关联操作]后便是最终的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成果。在建立对应关系的过程中,要求的关联方式为一对多原则,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分割发证宗地的要求。

4.7 成果输出

按《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成果资料进行整理装订,形成控制测量观测记录手簿、平差计算报告、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点展点图、街坊分布图、标准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地籍总图、地籍调查表等资料成果。

4 问题与措施

(1) 没有进行土地登记发证的宗地或者实地现状已发生变化的宗地,在本次权属调查中由于时间紧、群众不配合等原因,未按土地登记发证的程序进行指界。

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完善该部分宗地的指界工作,及时颁发或换发土地证书。

(2) 发证宗地中存在其坐落和四至标注不清等问题及与实地门牌号不符等情况给作业单位内业确定权属范围位置带来一定困难,部分需实地逐宗地进行核对套合。

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发证管理工作,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

(3) 街巷、坑塘、公园、广场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及其他未确定使用权的宗地,权属单位代码和坐落单位代码无法到宗地。

建议采取12位街坊号的方式,权属单位名称和坐落单位名称则填写所在的街坊名称,不给留空。

参考文献

[1] 郑伟;浅析变更地籍调查工作中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方法及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18期

[2] 陈晓倩;陈性义;席进凯;;孟家溪镇权属调查及相关问题解决办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2期

[3] 卫哲;复杂宗地变更管理模型在地籍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住宅房屋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座施工技术应用